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修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是生物学与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质量认识的提高,创伤修复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许多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推动了创伤修复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体表软组织创伤修复基础研究 主要围绕着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的细胞、分子与基因机制而开展。在细胞水平,研究了炎性细胞与组织修复细胞在修复中的作用。发现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在损伤与修复早期扮演着杀菌与促修复“双重”作用。炎性细胞作为创面生长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通过正反馈与逐级放大等方式,可调控创面炎性细胞趋化、修复细  相似文献   

2.
多个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下肢深度创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采用多个不同类型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下肢严重烧、创伤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应用20多种轴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局部筋膜皮瓣等修复236例患者271个下肢烧、创伤深度创面.结果 271个创面用332个带蒂皮瓣修复,术后除1例皮瓣完全坏死、3例边缘淤血坏死经植皮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修复后皮瓣质地柔软,外观稍显臃肿者26例(17例经再次手术削薄),其余患者肢体外形满意.68例功能部位烧、创伤患者术后肢体无挛缩,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带蒂皮瓣能满足下肢烧、创伤深度创面覆盖的需要,根据局部组织损伤程度不同,选用多个皮瓣联合移植,可修复下肢复杂创面.  相似文献   

3.
"烧创伤创面美容修复"的理念提出15年来,伴随着医学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等不断涌现,以及对烧创伤创面美容修复深入地临床研究与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烧创伤创面美容修复理念,一些陈旧的观念和原则被修正,赋予其新的内涵,并将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系统总结了从"烧创伤创面美容修复"到"创面的美容修复"的发展历程,以及从理念到技术的转变,同时,介绍了国内在创面美容修复领域的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肢体创伤后大范围感染创面,应用异种皮移植创面转化后大张自体皮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4月以来我科收治的3例创伤后肢体大范围皮肤缺损、创面感染患者,行创面分次清创,以新鲜猪皮移植做创面转化,术后5~7d异种皮成活后将其去除,采用大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3例感染创面经异种皮移植创面转化后,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片均全部成活,随访7~18个月,肢体功能和外观良好。结论分次清创、异种皮移植创面转化后大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方法,操作简便、可行、安全,经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为肢体创伤感染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创伤膏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创伤膏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换药,创面涂抹创伤膏;对照组常规换药。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症状体征、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组织学观察的差异。结果:用药4周后,总体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和抑菌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膏能够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创伤修复是医学领域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近年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创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等高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它们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使创伤修复成为了集医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材料学等诸多专业与学科为一体的边缘性学科.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是参与创伤修复的主要细胞,Lekic[1]等称FB为创伤修复的工程师、建筑者和管理员.了解与控制FB的生物学行为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和/或减少瘢痕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共识.胎儿的创面为无瘢痕愈合,而成年创面愈合有瘢痕,甚至形成瘢痕疙瘩,该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认为这种愈合差异与FB有关.本文将近年来有关FB在成年和胎儿创面愈合差异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烧创伤创面的美容修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刘毅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577-578
烧伤和整形科医生以往对烧伤、创伤后创面的处理着重于生命体征的维持和对受伤部位的对症处理、功能修复,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美学理论及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烧伤、创伤创面的修复中,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最大可能的保证受伤部位功能修复的同时,不遗留或尽量少留任何碍容性的受伤痕迹,或使伤残、畸形的部位得到美学整形修复,获得形象逼真、外形美观的修复效果,达到美学意义上的创面愈合,因而结合美学理论、采用整形美容技术修复创面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烧伤及整形医生们的青睐。为此,我刊特约本刊编委刘毅主任组织本专栏,就烧创伤创面修复的有关问题及临床应用情况予以讨论交流,欢迎有关专家、广大读者继续就这一话题积极撰文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意外伤害造成的复杂大面积创面以及各种疾病导致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往往难以修复。自体皮片或皮瓣移植是目前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方法,然而供皮区所形成的新的创面往往带来一定的功能及形态损伤。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广泛深入,如何通过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修复效果成为各外科专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曾云谦  甘辛  康皓 《骨科》2024,15(2):187-192
创伤是骨科临床常见病症,导致创伤的原因多为机械外力、基础疾病和手术等。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人工皮技术能够良好弥补皮瓣移植给病人带来的二次损伤,在创面修复中被广泛应用。不同类型的创面修复需求不一,而抗感染是其共同需求。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具有良好经济性、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的修复材料,聚氨酯(polyurethane,PU)则能够长期稳定抗菌,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二者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在创面修复中至关重要。VSD联合PVA和PU在临床中应用较广,且均取得良好疗效。在比较PVA和PU的功能和优劣势过程中,我们认为PVA是前景较好的一类人工皮,在未来精准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临床早期皮瓣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修复手背创面方法, 但具有较大手术创伤性, 术后创面愈合困难[1]。本研究选取我院行皮瓣修复的手背部创伤患者88例, 探讨HBO联合VSD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几种用于创伤修复研究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创伤是整个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创伤愈合的研究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建立符合临床发病过程和建立符合影响创面愈合主要因素的动物模型又是研究创伤愈合机理与评价创伤修复药物的基础。现根据我们自己的工作实践,并结合国外有关报道,介绍几种用于创烧伤创面修复实用的动物模型。一、急性创伤修复模型该类模型应反映出创伤发病急、有明确致伤因素、创面为急性炎症反应以及愈合快等的特点。1.皮肤切线伤模型 利用利刀切割动物皮肤,产生线状切口,可深至皮下。此类模型切口可选在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或腹部,长度以2~…  相似文献   

12.
严重创伤是全球第6大致死因素,约占世界死亡人口的10%[1-2]。其中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在16分以上、常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称之为严重创伤[3-4]。随着我国工业、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创伤患者也日益增多,同时累及皮肤、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的严重肢体创伤亦呈上升趋势[5-8]。严重肢体创伤作为严重创伤中的一部分,常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在经历抢救生命、保肢等救治过程后,常留下复杂创面需要修复[9]。由于对严重肢体创伤后创面修复理念与不断改进的修复技术掌握的程度不一致,最终导致修复的效果也参差不齐,甚至给医生和患者留下终身遗憾[10-1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jnage,VSD)在复杂创伤治疗中早期封闭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方法 对2008年4月以来临床收治的28例复杂创伤病例,无法急诊或亚急诊(1周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创面进行修复,早期采用VSD技术对创面进行覆盖,病情平稳或感染控制后,再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面.结果 28例创面早期无感染23例,感染5例.负压引流一次后进行创面修复的23例,更换一次VSD后再行创面修复的4例,更换2次后修复的1例,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均一次存活,无慢性骨髓炎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d,时间最长1例47d.结论 在复杂创伤病例的治疗过程中,VSD在早期封闭创面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该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可取代以往常规换药反复清创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热压伤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损伤, 尽管多年来逐渐积累了一些热压伤诊治经验, 但由于对热压伤创面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治疗往往不规范, 难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为规范热压伤创面治疗, 提高热压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烧创伤创面修复材料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内外热压伤诊疗现状和临床经验, 在热压伤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创面处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形成共识, 为热压伤创面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其主要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加速创面愈合。中国科学家对生长因子的基础、临床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 研发的生长因子系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烧创伤及慢性难愈合溃疡的治疗。该文从免疫、神经、脂肪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生长因子对创面修复的前沿进展, 并提出了该研究团队对生长因子调控创面修复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大网膜移植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11年1月~12月应用大网膜移植修复的慢性创面患者共5人,创面主要分布于下肢,形状不规则。患者术前做好创面清创、肠道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创面护理,遵医嘱应用扩管、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密切观察创面渗血渗液血液循环情况。结果:5例大网膜均成活良好,无并发症,3个月后随访复查外观功能良好。结论:大网膜移植修复慢性创面护理简便易行,创伤小,可塑性强,修复范围大,血运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 cm ×7 cm~52 cm ×22 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行外固定支架或简便内固定重建骨骼支架,然后采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采用不同类型的穿支皮瓣、肌皮瓣或肌瓣等游离组织瓣修复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同时行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游离组织瓣周围残留的肉芽创面. 结果 43例患者经清创、VSD技术治疗1~3次(平均1.8次)[5~21d(平均10.5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得到控制.43例患者术后获5~32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所有患者游离组织移植区及游离植皮区组织均成活,且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封闭式负压吸引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在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8例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的患者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4d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45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3例发生创面感染,多次引流后行皮瓣转移成功。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患者痛苦少,且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许静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73-76
目的 分析美容缝合修复在急诊面部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 收治的58例急诊面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急诊 清创缝合技术,观察组应用美容缝合修复,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创面愈 合时间、焦虑评分(HAMA)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 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美容缝合修复应用于面部急诊患者中可以提升创伤修复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 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创面流行病学的变化和人们对高质量创面愈合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重视对创面的系统诊疗。全国大规模的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面的主要病因学已经由创伤型转变为疾病型,需要创面治疗的人数在增加,创面的种类在增多,治疗难度也在加大。创面修复专业已向多学科协作转变,如烧伤科、骨科、显微外科、肿瘤整形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修复重建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等均参与其中。同时临床使用的修复方案、技术、设备、材料、药物等因需而生,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已成为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不断成长的一个临床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