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疗性血管新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动脉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通常的治疗方法有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搭桥及介入治疗。但对于严重的慢性下肢缺血致远端流出道不良的患肢,上述方法往往无能为力,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动脉静脉化、交感神经切除术等方法,但由于两者疗效的不确切,20世纪末有学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近年来,基于内皮祖细胞(EPC)的骨髓来源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治疗性血管新生在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及引起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增加,下肢缺血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多发病,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干细胞移植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并被认为可能是根治性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之一,内皮祖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逐渐成为治疗这一病变的新方向和新研究热点.本文着重介绍内皮祖细胞治疗肢体缺血性病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观察纳米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oly dl lactic co glycolicacid ,PLGA) ,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16 5 )基因 ,经局部肌肉注射后 ,外源基因在局部缺血组织中的转染及强度 ,以及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状况。 方法 制备VEGF16 5 真核表达质粒 ,制备包载VEGF16 5 基因的纳米粒子 ,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曲线。建立家兔后肢缺血模型 2 4只 ,其中4只为对照组 ,只行股动脉及其分支结扎切断术 ;2只为空白纳米粒子组 ,局部缺血肌肉注射空白纳米粒子 ;10只应用裸质粒VEGF16 5 转染 ,8只采用纳米技术包载VEGF16 5 转染。直接缺血部位肌肉内多点注射 ,进行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术后 14d行血管造影 ,了解缺血部位侧枝形成情况。处死兔子 ,取股二头肌 ,内收大肌 ,做病理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VEGF16 5 的表达 ,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了解VEGF16 5 在骨骼肌中的表达 ,并对不同的转染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转基因治疗 14d后 ,转染VEGF基因组血管造影可见明显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形成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VEGF16 5 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缺血肌肉血管数增多 ,纳米VEGF16 5 治疗组与裸质粒VEGF16 5 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基因治疗性血管生成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近年来关于基因治疗性血管生成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有效降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截肢率与病死率,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大量国内外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治疗性血管生成能够有效诱使下肢缺血组织内的血管新生与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此外,多种类的新型非病毒类基因递送载体的构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因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论 基因治疗性血管生成已经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果,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与策略,但是仍存有部分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皮前体细胞(EPC)移植的治疗性血管新生,成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缺血性疾病的新的治疗措施,从20世纪70年代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的概念,经过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导入的治疗性血管新生到内皮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性血管新生,对血管新生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回顾了EPC移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并对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源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的EPC移植有可能成为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所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在临床上最常见,对于血管流出道好的采用血运重建或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但对于血管流出道差的严重慢性下肢缺血上述方法 则不适用.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利用于细胞多重分化括性及高度自我更新的潜能,定向分化为具有血管活性的内皮细胞,在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中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由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 ,缺血性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 ,以增加新生血管、改善缺血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性血管形成 (therapeuti calangiogenesis)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缺血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血管形成 (angiogenesis)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脏器修复、创伤愈合和生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 ,有很多因素与之有关 ,其中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作用最为突出 ,尤…  相似文献   

8.
内皮祖细胞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中,骨髓干细胞是近几年干细胞移植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临床常用的骨髓干细胞有骨髓单个核细胞群(BM-MNC)、AC133阳性细胞群、间充质干细胞(MSC)和内皮祖细胞(EPC)等。下肢缺血性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有着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近年来,基于内皮祖细胞(EPC)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方法。本文将对EPC在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的表达与HCC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37例HCC中TSP 1阳性率为62.2%(23/37),低 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VEGF的阳性率为97.3%(36/37),高于相 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有镜下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TSP 1的表达低于无镜 下静脉浸润者,而VEGF的表达则高于无镜下静脉浸润者(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中 VEGF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33,P<0.05),而TSP 1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 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393,P<0.05)。结论 TSP 1低表达与VEGF过表达之间的 不平衡性是决定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独使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尚无满意疗效。目前已证实血管内皮前体细胞(EPC)可定向分化血管内皮细胞并能形成新生血管,其中VEGF在EPC定向分化、体内动员、体外扩增及转染EPC后定向移植治疗周围缺血性疾病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对VEGF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基因转染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手术合并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1979-2001年AAA术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经手术治疗。5例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术,3例行再次开腹探查,取栓或旁路术,肢体保存3例,因合并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死亡3例。结论 避免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和防止血栓形成是预防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关键,可提高AAA手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肢体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肌肉内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肢体缺血的可行性,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完全切除股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为明胶海绵携载法转基因组(n=18)和肌肉内注射转基因组(n=18);只注射pcDNA3为对照组(n=14).通过直接注射法及明胶海绵携载法将构建的质粒pcDNA3-VEGF121基因转入缺血肌肉内,立即测定各组肢体髂内动脉血流量,在术后2天,1、2、3和4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基因表达,术后30天通过测定缺血肢体髂内动脉血流量、动脉血管造影及组织学观察测定血管密度,评价侧支循环变化. 结果术后2天,转VEGF基因治疗的两实验组均测到基因表达,并均维持2周.术后立即测定的髂内动脉血流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0天,缺血肢体髂内动脉血流量、肢体血管造影血管数目和肌肉组织血管密度转VEGF基因的两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胶海绵携载组较直接注射组亦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肉内转VEGF基因治疗可促进急性缺血肢体侧支循环、改善血供,明胶海绵携载法较直接注射法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及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综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基础研究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广泛查阅有关VEGF的基础研究文献及其应用于组织修复实验的研究成果。结果:VEGF是对内皮细胞特异的有丝分裂原,也有提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在缺氧条件下作用尤为显著。外源性给予VEGF蛋白或互补脱氧核糖核苷酸,可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面积和生存力。结论:VEGF为组织修复重建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性血管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6例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患者.结果 42例小腿疼痛缓解,小腿冷、凉感觉消失;35例足部疼痛改善;29例足部冷、凉感消失;4例术后4周因为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截肢.42例保肢病例,干细胞移植术后3个月,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7.45±41.22)m增加到(348.52±147.24)m,下肢皮温由(28.52±0.51)℃增加到(33.56±0.62)℃,踝肱指数(ABI)由(0.48±0.06)增加到(0.75±0.07),移植前后3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优于移植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下肢动脉影像学检查显示,3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对远端动脉流出道差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可以通过血管重建或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来达到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灌注的目的。但是,当肢体的动脉流出道闭塞而无法进行上述治疗时,病人有面临截肢的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血管生长因子及其基因治疗方法来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以达到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目  相似文献   

16.
血管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疗法在重建外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新生是组织修复再生中至关重要的过程。目前发现许多生长因子都有促进血管新生的特性,通过输注外源性血管新生因子或转导其基因促进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血管新生疗法业已引起广泛重视。本旨在对血管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疗法在重建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动脉旁路手术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中远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下肢缺血的动脉旁路治疗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212例经动脉旁路治疗的慢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包括股.膝上腘动脉旁路111例,股-膝下胭动脉旁路59例,主-髂动脉旁路25例,股股转流17例.结果 术后186例(87.7%)获随访6~68个月(中位随访期18个月),股-膝上胭动脉旁路术与股-膝下胭动脉旁路术1年初次通畅率分别为69.7%、53.5%,二次累计通畅率为81.6%、6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3年通畅率分别为56.3%和2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髂股旁路与股一膝上胭动脉旁路及股股转流术近远期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52例患者行二次手术,23例行膝上或膝下截肢,保肢率为89.2%.围手术期死亡10例(4.7%),随访死亡20例,多数死于心脑血管原发疾病;人工血管感染6例.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的旁路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股-膝上腘动脉旁路中、远期通畅率高于股-膝下胭动脉旁路,两者近期通畅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对比急性动脉栓塞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4例急性下肢缺血病例,所有病例均行股动脉或胭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单纯取栓128例,Fogarty导管取栓+内膜剥脱术8例,Fogarty导管取栓+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转流术13例,Fogarty导管取栓+一期截肢术5例.按照病因将病例分为急性动脉栓塞组(99例)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55例),对比两组发病率、截肢率、病死率及截肢高危因素.结果 急性动脉栓塞组男性发病率(39.4%)低于女性(60.6%)(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男性发病率(72.7%)高于女性(27.3%)(P<0.05).所有患者的截肢率为9.7%,院内病死率为11.7%.急性动脉栓塞组截肢率(5.1%)低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18.2%)(P<0.05),急性动脉栓塞组院内病死率(11.1%)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12.7%)相当(P>0.05).两组病例截肢的共同高危因素是肢体缺血时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组截肢风险还与吸烟和糖尿病有关.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急性动脉栓塞截肢率低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比急性动脉栓塞具有更高截肢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下肢缺血(ALI)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5例ALI患者资料,对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80/95)。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病变部位为多部位病变、Rutherford分级高、溶栓时间长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外周动脉硬化性疾病及病变部位、Rutherford分级及溶栓时间可影响介入治疗ALI的疗效。对于ALI患者应该尽早诊断及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44例T1b~T4期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6~86岁,平均72岁。12例诊断前列腺癌前曾用非那雄胺(5 mg/d)3~24个月,平均9个月,设为非那雄胺组,32例未服用非那雄胺者为对照组。组织标本来自前列腺穿刺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前列腺癌组织中MVD为66.8±17.7,非那雄胺组为48.4±10.8,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那雄胺组前列腺癌组织中H IF-1α及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75%(P<0.05)。结论非那雄胺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癌H IF-1α、VEGF表达而抑制前列腺癌血管形成,这可能是非那雄胺防治前列腺癌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