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eng SY  Li LY  Shu KY  Pan M  Li HP  Luo B 《癌症》2008,27(9):942-946
背景与目的: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对于放疗联合何种方案的化疗效果最佳,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本研究中我们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以及同步放化疗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人组标准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285例,按住院序号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142例,同步放化疗组143例.同步放化疗组又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BP(博来霉素 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51例,TP(紫杉醇 卡铂)方案同步放化疗47例,FP(氟尿嘧啶 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45例.比较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同时对同步放化疗三种不同化疗方案组的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单纯放疗组Ⅲ~Ⅳ度急性毒副反应低于同步放化疗组(P<0.001),迟发性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同步放化疗组BP方案、TP方案、FP方案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4%、80%和71%,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三组Ⅲ~Ⅳ度急性及迟发性毒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在同步放化疗三种不同的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组患者3年生存率略高于其他两种化疗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射治疗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的≥65岁老年食管鳞癌初治患者共1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57例)和同步放化疗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有效率、生存率、不良反应、死亡原因。采用率和构成比对分类变量进行描述, 应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放疗有效率(68.4%∶86.9%, P=0.016)、不良反应发生率(21.1%∶50.9%, 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75.4%∶91.8%, 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年总生存率(36.8%∶42.7%, P=0.088)、5年总生存率(10.7%∶18.0%, P=0.746)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均为复发合并远处转移。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 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同步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和生存率, 但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疗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治的6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转移患者,其中行同步放化疗33例(同步放化疗组),行单纯放疗32例(单纯放疗组),全部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分次剂量1.8~2.0 Gy/次,5次/周,总剂量60~ 64 Gy;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的第1周和第4周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替吉奥40 mg/m2,早晚各1次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放疗结束后根据肿瘤消退情况两组均给予上述方案化疗2~4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近期总有效率(CR+ PR)分别为84.8%和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7%、36.3%、12.1%和40.6%、15.6%、0%,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6月和10.4月;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8%、48.5%、24.2%和46.9%、28.1%、6.3%,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5月和11.7月;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同步放化疗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疗同步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同期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食管癌的近期、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7月的150例患者,其中80例接受单纯放疗(RT),70例接受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化疗(RCT).放疗前9天开始TP方案化疗(紫杉醇70mg/m2,d1,8;奈达铂20mg/m2,d1-4),21天为一周期,放疗前后共计化疗4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7个月,同期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64.29% vs 42.5%,x2=7.11,P=0.008),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14%和73.75%(x2=4.19,P=0.04).1、2、3年局部控制率同期放化疗分别为75.71%、67.14%、37.14%;单纯放疗组为67.50%、48.75%、22.50%;两组患者2、3年局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期放化疗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57%、38.57%、31.45%,而单纯放疗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5%、32.50%、15.0%,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P=0.02).同期放化疗组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反应较单纯放疗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期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近期疗效及局部控制率较好,可提高远期生存率,但毒副反应较明显,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金阳  权丽丽 《癌症进展》2021,19(7):737-740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0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同步放化疗组(150例)和单纯放疗组(110例),单纯放疗组予以放疗,同步放化疗组在单纯放疗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135/150),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71.82%(7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SCC-Ag、CEA及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C-Ag、CEA及CA72-4水平均降低(P﹤0.05),且同步放化疗组患者SCC-Ag、CEA及CA72-4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P﹤0.01)。两组患者3~4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步放化疗相较于单纯放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术后存在中危因素子宫颈癌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1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后病理符合Sedlis标准, 依据辅助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100例)和同步放化疗组(110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2.8%、80.6%和81.5%、77.4%, 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 P=0.591);3年、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5%、86.4%和86.7%、82.6%, 两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 P=0.443)。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0%(8/100)和9.1%(10/11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 P=0.778);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1.0%(11/100)和12.7%(14/11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 P=0.699);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  相似文献   

7.
胡芝  徐律  黄一统 《肿瘤学杂志》2014,20(10):829-83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48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8例,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学治疗,同时给予放射治疗),对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放射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2.9%和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P〈0.05);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97.9%、2年生存率93.8%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3.3%和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χ2=4.36,P〈0.05);同步放化疗组局部复发率(4.2%)及远处转移率(4.2%)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5.0%和20.8%(χ2=8.36,χ2=6.10,P〈0.05);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的近期不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为主,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能够降低宫颈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根治性放疗联合双药同步化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术后辅助放疗治疗FIGO Ⅱb宫颈癌的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及妇科收治的初治FIGO Ⅱb期宫颈癌患者,共计91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①同步放化疗组49例:根治性放疗联合双药同步化疗,3周方案连续4至6周期;②新-术-放疗组42例:先予以2至3周期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辅助放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异,并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新-术-放疗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8%、74.6%,总生存分别为85.6%、81.8%,两组间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43和P=0.62).同步放化疗组随访期间6例患者(12.24%)出现死亡,新-术-放疗组7例(16.67%)患者死亡,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同步放化疗组2例(4.08%)患者出现复发和(或)转移,新-术-放疗组4例(9.52%)出现复发和(或)转移,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Ⅲ-Ⅳ级近期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出现3例(6.12%),新-术-放疗组出现2例(4.76%),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远期毒副反应中,无Ⅲ级及以上的慢性放射性反应发生,同步放化疗组4例(8.16%)患者出现放射性肠炎,新-术-放疗组同样4例(9.52%)患者出现放射性肠炎,另外2例(4.76%)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肿瘤直径大于4 cm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P均<0.05).结论: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加术后辅助放疗治疗FIGO Ⅱb期宫颈癌的复发转移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加术后辅助放疗治疗FIGO 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及远期毒性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2年生存率和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92.0%,90.0%,98.%)与对照组(88.0%,84.0%,96.0%)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和局部无进展生存率(92.0%,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6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有望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93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同步放化疗)50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R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 ~ 24个月随访期间2组患者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够显著提高近期肿瘤治疗效果,但会明显增加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远期无瘤生存率略高于单纯放疗,但还需继续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根治术后局部复发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并同步调强放疗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5年3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诊治的54例根治术后局部复发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并同步调强放疗.放疗剂量60 ~ 66 Gy/30 ~ 33次.在放疗过程中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雷替曲塞3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1天,21 d为一周期.结果 54例患者完全缓解4例(7.4%),部分缓解38例(70.4%),客观缓解率为77.8%.1、2、3年生存率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2.9%、27.5%、12.2%和18.0个月.1、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3.9%、12.6%和8.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x2=3.935,P=0.047)、复发部位(x2=11.280,P=0.001)和术后病理分期(x2=5.141,P=0.023)与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近期疗效(x2=6.044,P =0.014)、复发部位(x2=7.019,P=0.013)和术后病理分期(x2=3.404,P=0.036)足独立的预后因素.≥3级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4.1%、3.7%、13.0%.胃肠道不良反应为1~2级恶心呕吐和急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8.5%、7.4%.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7.8%、20.4%.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并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根治术后局部复发食管鳞状细胞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缓解率和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治疗后近期疗效好,单部位复发和术后病理分期早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食管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期)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1-2008年间112例N1期食管癌中60例接受3DCRT、52例接受IMRT,全组放疗总处方剂量DT56 Gy~70 Gy分28 ~ 35次5.6~7.0周完成.58例行顺铂、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其中40例同期放化疗、18例序贯放化疗.结果 全组放疗后总有效率为98.2%,其中3DCRT和IMRT的分别为96.7%和100%(x2=1.77,P=0.184).随访率为99.1%,其中随访满2、3年者分别为68、53例.全组1、3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2.5%、23.7%、17.0个月.3DCRT和IMRT的1、3年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2%、19%、12.4个月和75%、40%、17.0个月(x2=4.74,P=0.030),1、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4%、45%和72%、59%(x2=2.27,P=0.132).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65岁、颈胸上段癌、食管造影病变长度>5 cm、瘤体CT最大径≤4 cm、T4期、疗前进半流及流食者的生存率IMRT明显高于3DCRT(x2=4.63、5.56、7.19、5.08、4.43、4.48、8.25,P=0.031、0.018、0.007、0.025、0.035、0.034、0.004),而男性、>65岁、胸中下段癌、造影病变≤5 cm、CT瘤体最大直径>4 cm、T1-3期、疗前进普食、化疗(是/否)、放疗剂量(<66Gy/≥66 Gy)的生存率IMRT与3DCRT均无差别(x2=1.28、0.27、0.17、0.03、1.98、0.01、0.43、2.45、1.73、1.24、2.64,P=0.258、0.602、0.684、0.859、0.160、0.973、0.511、0.117、0.189、0.234、0.104).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9.50,P=0.002).结论 N1期食管癌IMRT较3DCRT有一定生存优势,但有待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联合放疗最佳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放疗是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在同步放化疗时代的角色未明,其疗效与预后的优劣并未达成共识,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癌的最佳治疗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0-01-31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12例初治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B和C3组,诱导及辅助化疗为TP方案,即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为顺铂单药或顺铂联合紫杉醇,A组(对照组):同步放化疗82例,B组(观察组):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98例,C组(观察组):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32例,观察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B和C组近期疗效分别为93.90%、94.90%和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总生存率(0S)第1年分别为90.24%、90.82%和87.50%;第3年分别为85.37%、87.76%和81.25%;第5年分别为82.93%、83.67%和75.00%;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局控率分别为86.58%、86.73%和87.50%,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7.07%、74.49%和6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0.73%、93.08%和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观察组3级以上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进一步比较观察组间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放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无远处转移率,有延长OS趋势;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未见明显生存获益;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并通过大样本资料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胸上段食管癌和胸中下段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食管狭窄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不同部位食管癌初治患者90例,均行同步放化疗,放疗中位剂量60 Gy,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其中,颈胸上段食管癌4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42例,比较两组近期有效率、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食管狭窄情况.结果 随访率为100%,颈胸上段食管癌组和胸中下段食管癌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1.2%、73.8%(x2=0.717,P=0.397);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3%、71.8%(x2=5.865,P=0.015);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9.0%(x2=4.580,P=0.032);中度及以上程度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5.6%、29.4%(x2 =5.360,P=0.021).两组在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颈胸上段食管癌组在1年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食管狭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胸中下段食管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胸上段食管癌疗效较胸中下段食管癌好,但颈胸上段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程度较胸中下段食管癌重.  相似文献   

15.
高立伟  李宁宁  赵克领  贾惊  王继英 《癌症进展》2014,12(2):193-198,204
目的对比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cally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LANSCLC)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加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或序贯化疗两种模式治疗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6例行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的LA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组相比,在近期有效率(72.4%vs51.4%,P=0.0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1.5个月vs10.2个月,P=0.043)、中位总生存时间(45.4个月vs18.9个月,P=0.028)方面,同步放化组均优于序贯放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采用同步放化疗模式为LA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毒副反应方面,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10.3%vs5.4%,P=0.45)和放射性食管炎(27.6%vs16.2%,P=0.26)同步放化疗组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20.7%vs5.4%,P=0.05)同步放化疗组显著增高。结论对于一般状况良好的LANSCLC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加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3D-CRT)与同步放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86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由于医疗费用或者家属要求只能采取单纯放疗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同步放化疗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5.3%,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0.9%,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期满,86例患者中共有6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其中观察组中有31例(68.89%),对照组中有35例(85.36%),2组复发和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并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3例,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分为A、B、C3组,均41例.3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步进行化疗,A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B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C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78.05%和8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65,P=0.357).3组患者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6.54±1.23)个月、(5.96±1.27)个月、(6.27±1.0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5,P=0.31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54±1.87)个月、(15.36±1.25)个月、(16.29±2.0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26,P=0.245);1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82.93%、8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4,P=0.665);2年生存率分别为48.78%、51.22%、4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54,P =0.451).C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4.39%,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4.39%,显著低于B组的31.71%、53.66%(x2=18.687,P=0.017;x2=25.336,P=0.011)及A组的41.46%、31.71%(x2=17.543,P=0.019;x2 =24.358,P=0.013).结论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和顺铂联合放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临床可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作为初治NSCLC患者的安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2005-2007年间共131例病理诊断明确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后同期化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方案为全盆腔放疗50 Gy分25次,放疗期间同期应用卡培他滨1600mg/m2,每天分2次服用,连用2周停l周.结果 同期放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随访率为93.9%,3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5.1%、96.7%和79.5%.共31例出现复发,包括5例局部区域复发和28例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低分化或中低分化、未接受辅助化疗、ⅢC期和淋巴结阳性率>30%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x2=15.49、15.85、8.80和9.76,P=0.000、0.000、0.011和0.002),ⅢC期、未接受辅助化疗和淋巴结阳性率>30%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因素(x2 =6.51、11.57和9.70,P=0.034、0.001和0.002).但未接受辅助化疗者中病理为低分化或T4期的患者更多(x2 =7.20、6.48,P=0.027、0.039).结论 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及卡培他滨同期放化疗后局部区域控制率高,远处转移是主要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霞  孔为民  陈娇  刘瑶  商若天  宋丹  焦思萌 《癌症进展》2016,14(12):1264-1267
目的:比较两种同步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同步顺铂(DDP)化疗+放疗组(75例),B组为同步DDP+5-氟尿嘧啶(5-Fu)化疗+放疗组(6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5年生存率。结果 A、B两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3%和9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7%和6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降低等3级及以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A组较B组严重,恶心、呕吐等3级及以上胃肠道不良反应B组较A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与DDP+5-Fu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相近,但DDP化疗+放疗骨髓抑制严重,DDP+5-Fu化疗+放疗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