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模型血TNF-α、IL-8的影响,探讨血TNF-α、IL-8含量与腹腔粘连级别的关系及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机理。方法: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TNF-α、IL-8含量,术后第14d记录大鼠腹腔粘连级别,并作血TNF-α、IL-8含量与粘连级别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血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TNF-α含量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存在线性正相关(r=0.424,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IL-8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降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和TNF-α含量。血TNF-α可能成为预测术后腹腔粘连严重程度有意义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和凉血活血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防治效果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 120 只随机分为 6 组,采用十二指肠钳夹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模型,分别治疗 7 d 并记录生存情况。术后 14 天时处死剖验并对粘连情况评分,取粘连组织进行 HE 染色和苦味酸 - 天狼星红染色,镜下观察并摄片,对粘连组织纤维化、炎症、血管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胶原含量进行评价。结果:4 个治疗组的生存情况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清热解毒方组术后腹腔粘连范围、强度评分,纤维化评分,血管增殖评分,Ⅰ、Ⅲ型胶原含量均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炎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凉血活血方均有良好的抗粘连效果,以清热解毒方为优;抗粘连机理可能与中药的抗炎作用,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减轻炎症渗出及纤维蛋白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1] 。此类病人大都有腹部手术史 ,为防止再次手术造成新的粘连 ,治疗上 ,几乎所有病人都把非手术疗法作为首选。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部分病人梗阻不能缓解 ,甚至发生肠绞窄、坏死等 ,必须再次手术。如何预防手术后再次粘连梗阻 ,是关系到病人能否康复的重要问题。近 10年来住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 86例中 ,有 15例再次手术 ,我们采用活血通腑中药为主要治则 ,有效地预防了粘连再梗阻的发生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病人中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8~ 6 2岁 ,…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家兔肠粘连模型,观察了通腑活血药对肠粘连的预防作用及肠粘连程度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关系。结果:①通腑活血药能预防或减轻肠粘连(P<0.05);②通腑活血药能抑制术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加(手术前后比P>0.05);③术后肠粘连程度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呈正相关。表明通腑活血药预防肠粘连的机理之一是抑制术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青霉胺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霉胺预防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均于其右侧腹膜固定乳胶片一块,按预先设计分别用青酶胺、几丁糖、透明质酸钠和右旋糖酐进行不同处理后关腹,并给予相应喂养.术后7d,14d剖腹观察粘连情况,对粘连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种实验用药对腹腔粘连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青霉胺与几丁糖疗效基本相当,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优于透明质酸钠和右旋糖酐,其中右旋糖酐的作用比较差.结论:青霉胺腹腔留置预防腹腔粘连作用持久,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甲硝唑或右旋糖酐腹腔灌注对术后腹腔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甲硝唑或右旋糖酐灌注腹腔,作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和腹腔粘连松解后粘连再形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稍唑通过抗菌消炎作用具有显著预防腹腔粘连作用(P<0.05)。6%D70具有显著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P<0.05),6%D40作用不可靠(一次P<0.05,三次P>0.05)。为腹腔内使用甲硝唑或右旋糖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S-100防粘连冲洗液预防腹腔粘连的效果及其对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模型组(A组)、透明质酸钠组(B组)、0.5%S-100组(C组)、3%S-100组(D组)、5%S-100(E组)和泰陵组(F组)。通过粘连分级、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羟脯氨酸测定观察S-100预防腹腔粘连效果的同时,测定血清TGF-β1水平。结果:B、C、D、E及F组在粘连分级、HE染色及羟脯氨酸测定方面均优于A组(P〈0.05);B、C组之间,D、E、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3组与B、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C、D、E、F组粘连组织内CollagenⅠ含量比A组低(χ2=11.098,P=0.049)。各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1,P=0.976)。结论:S-100防粘连冲洗液具有明显预防腹腔粘连形成的作用,其作用优于透明质酸钠,最佳作用浓度区间为3%~5%。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钠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38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6%右旋糖酐-40和透明质酸钠(术康林-1),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观察各组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3组粘连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光镜下见C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电镜下见C组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能力弱,间质细胞增生活跃。结论 透明质酸钠可减少术后腹腔 的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  相似文献   

9.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组织IgG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了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组织的影响,探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机理。方法:将大鼠肠粘连模型的腹腔粘连组织进行LSAB法染色,光镜观察IgG抗原的表达率、表达水平及在组织细胞的分布。结果:中药组的抗原表达率与盐水组和对照组相比抗原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阳性细胞数少于20%,同时在组织细胞上表现出少量胞膜阳性,阳性细胞反应散在。结论:IgG抗原的表达与炎症反应程度有关,腹腔浆膜损伤伴炎症反应的发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对IgG抗原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针足三里穴减轻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腹腔粘连组(n=16)、电针足三里组(n=16)。采用开腹后无菌干纱布摩擦大鼠盲肠蚓突盲端,继之损伤侧腹壁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各组于术后7d和14d各处死一半动物,参考Phillips五级分类法评估腹腔粘连程度并计分。取粘连组织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粘连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粘连组织I型胶原含量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电针足三里组腹腔粘连组织面积明显减少,7d与14d大体粘连评分均明显低于腹腔粘连组(P〈0.01)。HE染色显示,与腹腔粘连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炎症反应轻,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少;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电针足三里组累积吸光度值(29211±21334)显著低于腹腔粘连组(124189±4831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可显著减轻大鼠腹腔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链激酶(r-SK)对腹腔粘连的预防价值。方法:30只SD大鼠手术制作腹腔粘连模型后随机分3组,SK组给予r-SK、NS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灌注,另一组空白对照(N组),术后1周,2周分别处死动物,观察腹腔粘连程度,并取腹膜和网膜组织进行HE、嗜银染色和纤维蛋白、CD34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SK组中,无粘连33.3%,I度粘连61.1%,Ⅱ度粘连5.6%;NS组和N组中均有腹腔粘连,其中2/3表现为Ⅱ~Ⅳ度粘连,镜下表现,腹膜和网膜组织HE,嗜银染色和纤维蛋白,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KS组炎症反应较轻,NS组和N组均呈明显急性炎症反应。结论:r-SK腹腔灌注有减轻大量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腹腔手术后肠粘连,占各类肠梗阻的37~64%。为探讨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取大白鼠小肠浆膜镊子夹取损伤的方法制成肠粘连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三组:通腑泻热合剂灌肠组,生理盐水灌肠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连续灌肠2天,术后第6天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腑泻热合剂灌肠组与生理盐水灌肠组及对照组比较,能够明显减少肠粘连的处数(P<0.01),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5),同时提高血谷胱甘肽歧化酶(GSH-Px)的含量(P<0.05),而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够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纤维蛋白产生,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同时,提高GSH-Px的含量,减少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加强机体防御自由基损伤的第二道防线,防止炎症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及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术后腹腔粘连仍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0%〔1〕。腹腔粘连可引起腹部很多并发症。有的要接受再次开腹手术甚至多次手术〔2〕。近年来,人们对术后腹腔粘连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羟丁基壳聚糖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清洁级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3组(n=30).采用纱布摩擦盲肠浆膜面制作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后,A、B组分别于盲肠表面喷涂2 mL浓度为2%的羟丁基壳聚糖溶液及透明质酸钠凝胶,C组旷置30 s后关腹.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术后2、4剧每组各取15只大鼠,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双盲法行粘连程度分级.术后4周A、C组透射电镜观察创伤处盲肠壁的超微结构.结果 术后人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2周,A、B组腹腔粘连程度较轻,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增生较少,C组腹腔粘连较重,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根据Nair五级分级标准及组织学观察分级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粘连程度轻,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增生少,C组腹腔粘连严重,纤维结缔组织及胶原大量增生,B组介于两者之间,3组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A组成纤维细胞不活跃,胶原纤维较纤细,排列稀疏;C组成纤维细胞活跃,胶原纤维致密、紊乱.结论 羟丁基壳聚糖可显著减少大鼠腹腔术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具有长时间预防腹腔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聚乳酸凝胶预防腹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人工形成创面并切除对应的壁层腹膜建立肠粘连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均匀涂布聚乳酸凝胶,对照组创面不予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和12个月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粘连分级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12个月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为证明透明质酸钠对术后暖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将38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应用0.9%生理盐水,6%右旋糖酐-40和透明质酸钠(术康林-1)。术后14天处死动物。结果显示,三组粘连分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见透明质酸钠治疗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实验证明,透明质酸钠可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程度,其作用优于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7.
右旋糖酐预防腹腔粘连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安全有效的特异性预防方法〔1〕。本实验采用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灌注腹腔以观察术后预防腹腔粘连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和分组当地杂种犬36只,19~24月龄,体重9~12kg,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以往,术后腹腔粘连保守治疗无效时只能选择开腹手术。不仅创伤大,而且再粘连发生率增高,处理起来甚是棘手。我院2004年10月—2010年10月对64例术后腹腔粘连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术后腹腔粘连患者64例,  相似文献   

19.
腹腔粘连是腹腔、盆腔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从研究造成腹腔粘连的各种可能因素出发,评估包括药物、机械屏障以及手术方式改进在内的3种防治术后粘连措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腹腔内用药预防手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