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的有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性白内障发病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792例NIDDM病人进行眼部和血尿检测。白内障的诊断按Chylack等的晶体混浊分类系统Ⅱ进行。结果 本组患者中白内障的发生率为62.37%,白内障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但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糖尿病病程少于5年者与大于5年者之间其白内障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别血液BUN和/或Cr含量升高说明肾功能的损害,这些患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UTf)、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比色法检测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晨尿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UTf)、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mAlb、UTf、β2-MG、NA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4项指标.可以早期对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损伤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早期的诊断依据,阻止或延缓糖尿病发展至肾损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内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为监测DMAP的发生和将来可能针对此环节实施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T2DM患者以大血管病变程度进行临床分组:重度DMAP(sDMAP)组、轻度DMAP(mDMAP)组、无DMAP(Non-DMAP)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mDMAP组和sDMAP组高于Non-DMAP组(P〈0.01或〈0.05);sDMAP组高于mDM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Ⅶ、FⅧ、Fib和TG、吸烟是DM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是T2DM及DMAP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关系,以及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T2DM患者和正常糖调节(NGR)人群空腹血浆Apelin水平及T2DM患者餐后2h血浆Apelin水平,并分析了血浆Apelin水平与年龄、性别、BMI、病程、血糖、HbA1c、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1)T2DM患者空腹血浆Apelin水平明显高于NGR组(226±95 vs.190±95 pg/ml,P〈0.05)。(2)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G)、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与血浆Apelin水平呈正相关(r=0.253,r=0.319,r=0.233;均P〈0.05)。(3)性别,年龄,BMI,病程,HbA1c,TC,HDL-C,LDL-C,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症与血浆Apelin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浆Apelin水平与糖脂代谢有关,并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T2DM患者其中46例并DN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DN组的年龄、病程、平均血压(MA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血液粘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年龄和病程、高血压、高TC、高TG、低HDL-C、高LDL-C、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液粘度是T2DM患者并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及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54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查体的640例无糖尿病的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病例组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家族史.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与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并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DM并发白内障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单纯2型DM患者11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DM病程、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蛋白(TP)、清蛋白(AL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HbA1c检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DM病程、BMI、SBP、FPG、HbA1c和T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TG、TP和AL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BMI和SBP是2型DM并发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程、BMI和SBP是2型DM并发白内障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并低镁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 )并发低镁血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1 4 4例 2型DM其中并发低镁血症的 38例病人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型DM病人低镁血症的发生率为 2 6 39%。血清镁浓度与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以及DM微血管并发症积分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结论 2型DM病人有较高的低镁血症发生率 ,FBG、HbAlc以及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病人低镁血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病程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与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关系. 方法 选取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通过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按糖尿病病程分组(≤5年组、6~15年组、>15年组),同时进行视网膜血管直径测量. 结果 视网膜颞侧动、静脉血管直径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网膜颞侧静脉直径随病程延长而扩张,而动脉直径随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延长而缩窄.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与视网膜静脉直径、视网膜动脉直径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治疗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对照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6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BMI、SBP、DBP、FBG、PBG2h、HbA1C、CRP、HCY、UA和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病程、SBP、HbA1C、CRP、HCY、UA以及LDL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HbA1C、CRP、HCY水平是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和SBP、GHbA1C、CRP、HCY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9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45例和非大血管病变组45例,另选4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测所选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内脂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病变组和非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P<0.01)。两变量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WHR、BMI对内脂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SBP、内脂素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增高是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在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sitaglipti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Library,以“西格列汀”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收集以糖化血红蛋白〈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研究终点的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资料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口)。结果共25个RCT入选。Meta分析显示,西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优于安慰剂(OR=3.02,95%C/为2.48~3.67,P=0.00),逊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0.60,95%C/为0.41~0.88,P=0.01),类似于二甲双胍(OR=0.78,95%C/为0.51~1.19,P=0.25)、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OR=0.53,95%C/为0.15-1.92,P=0.34)和磺酰脲类药物(OR=0.93,95%CI为0.58—1.48,P=0.76);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于安慰剂(OR=1.11,95%C/为0.89~1.39,P=0.33),低于二甲双胍(OR=0.42,95%C/为0.32~0.55,P=0.00)、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0.65,95%C/为0.45~0.94,P=0.02)、GLP一1受体激动剂(OR=0.45,95%凹为0.24—0.83,P=0.01)、磺酰脲类药物(OR=0.38,95%CI为0.32—0.47,P=0.00)。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降糖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