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灶性脂肪肉瘤伴淋巴道转移临床上少见,本科诊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6岁。左腘窝脂肪肉瘤术后2年,瘢痕处再现4.5×4.5cm肿块2月,于1983年4月22日入院。先行术前放疗~(60)Co55GY,肿块缩小1/2。同年6月8日行肿块切除术,病理为粘液型脂肪肉瘤件放射性退变。1986年10月(术后2年4个月)出现腹块伴腰酸,同年12月5日再次入院。检查扪及左上腹11×10cm质硬肿块,原主腘窝处无特殊。再行术前放疗~(60)Co27GY,肿块缩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0岁。因左下肢活动受限,左臀部肿块5月余,于1990年9月25日入院。检查:左臀部10×12 cm肿块,边界不清,固定,质硬,表面尚光滑,并向左髂窝延续,左髂窝可触8×10cm肿块。腹部B超见腹主动脉旁及脐平面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光团融合成片。肛诊直肠推向右侧。病理报告:血管肉瘤。临床诊断臀部巨大血管肉瘤累及盆腹腔,手术无法切除。遂于10月11日在局麻下行腹壁动脉插管术,导管插入腹壁下动脉8 c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14岁。因左阴囊肿大5个月,近日被碰撞后左阴囊明显增大,发高热,于1981年8月17日入院。体检左阴囊肿大,表面光滑;质硬有压痛,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术中见阴囊内有一肿块12×8cm,有包膜。病理11×7×4.5cm肿块,包膜完整,部份表面呈结节状。切面见有出血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6岁,1983年5月因左乳内侧无痛肿块直径约2 cm,行局部手术切除、未作病检。1990年5月局部肿块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左乳纤维肉瘤。术后未行任何治疗。同年12月,手术局部坠痛,左乳晕旁原切口处触及3×4×4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轻压痛,腋下淋巴结未及。1991年1月9日行左乳切除术,病理检查为纤维肉瘤,术后2个月行放射治疗。讨论乳腺肉瘤非常罕见,占所有乳腺恶性肿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2010-01-21因"左腘窝脂肪肉瘤术后5年,复发3年"人院.患者2005-06-13行左腘窝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脂肪肉瘤,未接受放化疗.2007-10发现原手术区域肿物复发并渐增大.2009-10因觉肿物生长加速,来我院进一步治疗.专科查体,左腘窝处可见12 cm×9 cm大小质韧肿物,边界尚清,不能活动,无压痛,局部皮温高,表面可见静脉曲张.左膝关节屈曲受限,O~105°.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骨扫描未见转移.  相似文献   

6.
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49岁。于2003年5月发现左乳下方约2cm×2cm结节,质中等硬,与皮肤无粘连,局部无压痛,乳头无溢液。口服“乳癖消”治疗无效,肿块增大明显,于2003年6月4日在某医学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乳下方两枚肿块(4.0cm×3.0cm×1.0cm、4.5cm×3.0cm×2.0cm),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为恶性,遂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1)左乳腺导管浸润癌(4.5cm×3.0cm×2.0cm),ER(+)、PR(+);(2)左乳腺恶性淋巴瘤(4.0cm×3.0cm×1.0cm),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裂一无裂细胞型。腋下淋巴结转移15/16,锁骨下淋巴结转移4/4。术后患者在该院以NP方…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右乳腺发现肿块一年,无红肿、痛等症状。行单纯乳腺切除。巨检:肿块约12×12×10 cm,无乳头内陷,剖面见8×6×6 cm囊性肿物,无包膜。病理诊断:右乳腺脂肪肉瘤。脂肪肉瘤系软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大腿臀部、腹膜后等处为多见,发生于乳腺的脂肪肉瘤十分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与乳腺癌相比为1:1000。本瘤以31~60岁多见。多为单侧。本例术  相似文献   

8.
1病案摘要患者女,31岁,因“左乳腺叶状囊肉瘤4次术后,胸闷气促1月”于2005年8月入院。患者6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一核桃大小肿块,无痛,未予重视。至2003年12月肿块增至5cm×5cm大小,于2003年12月24日在当地医院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左乳腺纤维瘤。术后10月左乳内侧又出现肿块,即行左乳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左乳腺叶状囊肉瘤。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3月左内侧胸壁出现直径约3.5cm肿块,质硬,固定。再次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左乳腺叶状囊肉瘤。术后3月左胸壁再次出现4个肿块,左腋下出现1个肿块,直径1~6cm不等,质硬,并出现胸闷气促。CT检…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3岁。因下腹部隐痛1年加重3月,于1997年9月11日在外院剖腹探查:术中见左卵巢实性肿块,大小约10cm×8cm×5.5cm切除送我院病检。病理检查:灰白色结节状组织,体积 9.5cm ×8.5cm×4.5cm,表面光滑,切面灰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48岁。因舌背部肿物 1年余 ,舌背恶性混合瘤术后 2个月 ,化疗后半个月于 2 0 0 1年 2月 2 5日入院。患者 1年前 ,右舌背部出现一米粒大的肿块 ,呈进行性增大 ,半年前左颌下出现一肿块 ,于 2 0 0 0年 11月 6日入胸外科 ,查体 :左颌下区可扪及一 3cm× 3cm× 4cm大小不规则肿块 ,质硬 ,无压痛 ,活动度差 ;舌背部及舌根处右侧可见 1cm× 1cm× 2 5cm大小不规则肿块 ,表面无破溃 ,质硬 ,触痛。于 11月 9日在全麻下行左颈部肿块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 :颌下腺粘液表皮样癌 ,分化较好 ,周围脂肪中见有癌细胞浸润 ,淋…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7岁。7个月前曾在当地乡医院做“左乳房肿块切除术”,诊为乳房纤维腺瘤,术后标本未做病理检查。术后4个月又在刀口内下方发现肿块,无疼痛,生长较快,于1995年10月17日入院。检查:肿块位于乳房外下象限,约5.5cm×5cm×5cm,质韧,无明显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肿块穿刺未查到癌细胞。切除肿块活俭,术中见肿块5cm×4cm×4cm大小,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病理检查:肿块切面灰黄色,胶冻状,被灰白色狭长裂隙分隔成巨大分叶状,质脆,包膜不完整。镜下:肿瘤由腺上皮和粘液型脂肪肉瘤样的间质组成。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间…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2岁。于 1992年 5月因剧烈腹痛伴腹泻 1天。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3个月 ,发现右上腹包块。经 B超、CT检查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于1992年 9月剖腹检查 ,术中见右半肝有19× 2 0× 14cm肿物 ,并累及 段 ,冰冻切片为平滑肌肉瘤肝转移。仅作肿瘤微波固化、肝动脉置泵化疗配合免疫治疗 ,4年 1个月后死于肺转移。例 2 :男 ,6 0岁。 1996年 6月因腹部肿块伴腹痛剖腹探查作了小肠部分切除术 ,病理诊断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6个月因右上腹部隐痛 ,B超、CT示肝内占位性病变。于 1997年 1月剖腹见肿瘤位于肝 段 ,3× 4× 4cm大小 ,作肝段次全切除 ,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肝转移。术后补充化疗和免疫治疗 ,至今仍存活。例 2 :男 ,5 0岁。因腹部胀痛不适 2个月 ,伴柏油样便于 1996年 2月行剖腹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 6× 4× 3cm大小肿块 ,行回肠部分切除 ,病理诊断回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4个月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于 1996年 6月剖腹见右半肝有5个大小不等的肿物。行 、 段切除。  相似文献   

13.
膀胱癌肉瘤罕见,我院近年来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2岁、因:“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4个月,终末血尿3个月而于1983年10月24日入院。体检全身情况无特殊。双合诊时耻骨上可扪到5×5cm肿块,中等硬度,活动度小,无触痛。膀胱镜检查见左侧壁及三角区有一8×5cm肿瘤,表面有白色坏死组织附着。B超检查为膀胱肿瘤致膀胱腔明显缩小。心电图示室内传导阻滞。胸片右上肺有陈旧性结核灶。诊断为膀胱癌。于1983年11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全切及迥肠代膀胱术。切除膀胱大小为12×10×10cm,癌肿来自左侧壁占据整个膀胱腔。病理诊断为:膀胱癌肉瘤侵及肌层。术后1个月因感  相似文献   

14.
乳腺鳞状细胞癌很少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6岁,二年前发现左乳房内有一肿块,生长缓慢,无红肿及疼痛。近二个月生长加快,伴有疼痛。外科检查:左乳房内上象限扪及一肿块约4.5×3×3cm大小,活动度较好,乳头无凹陷,桔皮征阳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肿块单纯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检查:灰白色肿物一个,大小4.2 ×3.5 ×3cm,无包膜,切面灰黄色,质地中等。镜检: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个8~10/10HPF,浸润周围脂肪结缔组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吴××,男,25岁,农民。于1960年10月3日以左臀部肿块逐渐增大5个月入院。病者于该年春,无意中发现左臀部有鸡卵大肿块逐渐长大,向臀上及腘窝处发展,有麻木胀感,无痛。应用青霉素治疗无效。过去无外伤史。家族及个人史均无特异。检查:发育营养良好,体温37℃,脉搏  相似文献   

16.
例1 患者女,53岁。因左耳后黄豆大黑色肿块增大1年,于1996年8月5日行左耳大部切除术,病理诊断: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行免疫治疗。1997年2月11日因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行左颈淋巴结廓清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黑色素瘤(5/7),术后治疗同上。1999年6月16日因右股后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股后皮下触及一约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固定、轻压痛,皮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X线及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6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股后肿块切除,术中见肿块约4cm×4cm×3cm,呈暗黑色,边界尚清,基底与肌膜粘连,完整切除肿块及周边组织。病理诊断:转移性结节型恶性性黑色素瘤,血管内见瘤栓。患者拒绝治疗,仍在随访中。 例2 患者男,51岁。因左上臂肿块40年渐大1年于1997年4月24日入院。查体:左上臂6cm×4cm菜花样黑色肿块,表面破溃、出血。左腋下触及一直径约1cm肿大淋巴结,固定、无压痛。鼻、咽部无异常。胸部X线及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于1997年5月6日行左上臂肿块及左腋窝肿大淋巴结切除,病理诊断:左上臂恶性雀斑型黑色素瘤,血管内见瘤栓,淋巴结瘤转移(1/1)。出院后未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脂肪肉瘤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疗效不满意。我院曾收治3例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均行手术切除,报道如下:例1 男,62岁,一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腹部有一肿块,于1972年11月1日入院。检查左侧腹部可触及一肿块约20×15×18cm,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在腰部饱满。X钡灌肠,乙状结肠上段明显受压移位。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与 11月分别收治两例胃癌患者 ,系同卵双生的孪生兄弟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弟××× ,5 5岁 ,于 2 0 0 0年 6月 13日因呕血入院 ,作纤维胃镜示底部 3cm× 3cm肿块 ,表面有溃疡。病理报告为胃底部低分化腺癌 ,CT示肝转移 ,行胃癌姑息性切除术 ,术后 3个月胃癌复发死亡。兄××× ,5 5岁 ,于 2 0 0 0年 11月 13日因发生左锁骨上肿块来本院门诊 ,考虑转移性癌 ,作纤维胃镜检查示胃体上部后壁溃疡型肿块约 3cm× 3cm ,边界不清。病理报告为胃体低分化腺癌。CT示肝、左肾上腺转移。未行手术 ,三个月后死亡。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4岁,于1987年7月23日入院。1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下段后侧有一枣样大的肿块,无明显不适。近三年来肿块明显增大如拳,膝关节屈曲不便而求治。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好,左腘窝上方稍突起,皮肤浅静脉无怒张,可触及边界清楚,质硬,无移动和压痛的肿块,肤温正常,膝关节屈曲稍受限。X线片显示左股骨远端后侧有一8.5×4cm与骨干相连的双峰骨性突起,与骨不连,大小约6.4×4.3cm之卵圆形钙化团和17×9.4cm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增  相似文献   

20.
我院收治母亲、儿子、女儿一家三口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报告如下。先证者,母亲,39岁,农民。右乳房肿块进行性增大10个月,右上臂麻木一个月,于1990年12月19日入院。查体:右乳房外上象限扪及肿块4×3×2cm,质韧,表面不平滑,边界不清,移动度尚可.有压痛,右腋窝扪及一肿大淋巴结1.5 ×1cm。病理诊断:乳腺癌。于1990年12月24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根除术,术中见:右乳房外上有一肿块4×4×3cm,与基底无粘连,右腋窝多个淋巴结肿大,与腋窝神经、血管粘连。术后5个月随访,情况良好,仍在观察中。儿子,20岁,农民。左股、膝部隐痛2个月伴肿胀10天,于1990年12月23日入院。查体:恶病质外貌,左股中下段、膝部肿大,静脉怒张,皮肤不红,皮温高,无压痛。X线片示左股骨下段放射状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其内可见骨块影。病理诊断:左股骨骨肉瘤。于1991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