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能维持端粒长度的核糖核蛋白酶。端粒酶的激活和抑制影响到端粒长度的改变 ,进而与衰老和肿瘤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综合介绍端粒酶活性调控及与有关眼科疾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uin type1,SIRT1)是一种细胞代谢辅酶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转录调控,参与基因转录、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具有延长生物寿命和延缓多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发展的作用,在抗衰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显示SIRT1在眼科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以及眼底病等,针对SIRT1活性的促进可能成为眼科新型药物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SIRT1与眼科疾病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sirtuin type1, SIRT1)是一种细胞代谢辅酶NAD+依赖的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转录调控,参与基因转录、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具有延长生物寿命和延缓多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发展的作用,在抗衰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的研究显示SIRT1在眼科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以及眼底病等,针对SIRT1活性的促进可能成为眼科新型药物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SIRT1与眼科疾病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徐琰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8):761-763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长度为20~ 25个核苷酸、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单链RNA,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命进程,包括细胞的生长、分化、增生、凋亡和自噬.miRNA-204-5p(miR-204-5p)是由位于染色体9q21.12上的TRPM3大内含子6表达.研究发现,miR-204在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亦能够保持静止状态下血-视网膜屏障的稳定,并且在人小梁网细胞中,miR-204与细胞的凋亡、生存能力以及炎症介质的表达有着重要联系.这些研究都表明miR-204在眼部呈多维表达,提示miR-204很可能是不同眼部疾病的关键miRNA.本文从miRNA的生物合成,miR-204与糖尿病性角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人小梁网细胞、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关系,以及miR-204与自噬的相关研究等几个方面,就miR-204调控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寻眼部难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寻找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眼科多种病变均可导致相关部位的缺血缺氧甚至新生血管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在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中,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l,HIF-1)的研究成为其中的一个新兴热点,其在相关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及机制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现将HIF-1在眼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表达调控物对HXO-Rb44细胞瘤株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基因表达调控物全反式维甲酸对HXO Rb4 4 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探讨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途径。方法 将视网膜母细胞瘤株HXO Rb4 4 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分别进行体外培养 2 4、48、72h后 ,以PCR ELISA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端粒酶活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实验组的端粒酶活性与药物作用时间之间 ,呈显著负相关 (r =-0 7756,F =3 3 2 16,P <0 .0 1)。实验组细胞周期发生变动 ,即G1期比率上升 ,S期比率下降。结论 基因表达调控物全反式维甲酸可减弱HXO Rb4 4 细胞端粒酶活性 ,影响其周期变化 ,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是否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研究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LEC衰老的关系,为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兔LEC并传代。以端粒重复扩增-免疫酶标(TRAP-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各代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衰老细胞,计算衰老细胞百分数。结果兔LEC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端粒酶活性逐渐减弱,至第4代低于检测水平,活体、原代、第1、2、3代的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46±0.046,0.32±0.026,0.25±0.029,0.19±0.019,0.11±0.038;衰老细胞随细胞的传代增加,活体与原代培养的LEC未发现衰老现象,第1~9代衰老细胞百分数(%)分别为:(0.98±0.39)、(4.93±1.35)、(11.08±1.69)、(24.98±3.55)、(33.89±3.74)、(41.17±5.24)、(51.75±8.32)、(73.00±5.98)、(77.00±14.18)。结论LEC存在端粒酶活性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LEC的衰老有关,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转录因子NF—kB是一种多功能转录因子,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和细胞中,并构成核转录因子NF—kB家族,其家族的成员分别是:NF—kB1(D50)、NF—Kb2(p52、p49、p50B)、RelA(p65)、c-rel、Rel B。核转录因子NF—kB家族成员通常以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与其抑制蛋白IkBs 相似文献
10.
11.
微RNA-26b(microRNA-26b,miR-26b)是miR-26家族中的一员,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凋亡、自噬、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随着对miR-26b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认识到miR-26b稳定存在于角膜、结膜上皮、晶状体、睫状体、小梁网、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眼部组织中,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26b在眼科疾病,例如翼状胬肉、白内障、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对近年miR-26b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探讨miR-26b在眼科疾病中发挥作用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细胞凋亡与眼科疾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自杀过程。于1972年首先由Kerr等[1]首次提出了生物界的细胞凋亡的概念,并且简要描述了它的形态特征。细胞凋亡时,形态上早期细胞核固缩、染色体边集在核膜内侧呈新月形、核碎裂;细胞浆和细胞器密度增高,细胞体积变小;线粒体正常或轻微肿胀;细胞膜皱摺、卷曲,早期细胞膜的完整性未破坏;细胞膜出泡(blebbing),芽生成膜包裹的凋亡小体(apoptoticbodies),内含完整的细胞器和核碎片;在细胞组织中,凋亡小体常迅速被邻近的细胞吞噬,周围组织中无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20.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形式,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DNA甲基化研究的迅速开展、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DNA甲基化修饰已成为探究疾病发病机制及探寻新的治疗方案的重要方法; 眼科不同亚专业疾病在DNA甲基化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角膜上皮的修复、结膜上皮的细胞黏附与异常的基质重塑、眼组织纤维化与青光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细胞损伤、不同DNA甲基化水平与眼部肿瘤的关系等。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眼科疾病DNA甲基化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为眼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筛查、诊断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