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方法 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提供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 .方法 将7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0例,分别采用传统粘贴方法 和改良后的粘贴方法 .结果 观察组的胶布粘贴时间、胶布重新固定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后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 操作简单,用时短;节约材料;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减轻了拔针时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保障护理职业安全性,有效防止输液时被针头刺伤及血液污染.方法 将1 13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进行输液,输液结束针头拔出后;该型针可通过人工滑动封护针尖.结果 两组输液针污染率和隔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可防止针尖刺伤及血液污染,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提供更简单、更科学的方法。方法将72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0例.分别采用传统粘贴方法和改良后的粘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胶布粘贴时间、胶布重新固定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节约材料;更符合无菌原则;减少了重新固定率;减轻了拔针时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预防针刺伤的方法.方法 将8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均由相同10名护士进行输液操作,对照组输液时用常规胶布固定;观察组用自制防针刺泡沫胶布固定,拔取针头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泡沫内,将输液器连同泡沫胶布一同置入锐器桶或预处理桶.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适及局部反应;处理针头时对照组操作者均有恐惧心理,观察组仅1名有恐惧心理;观察组护士被针刺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拔针及处理针头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防针刺泡沫胶布能安全有效防止针刺伤,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急诊静脉输液排气环节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 将6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方法将2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填塞穿刺技术组(填塞组)各12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穿刺与固定;填塞组由操作者评估血管后采用2~4个无菌棉签头及输液贴粘构建固定平台后再穿刺及固定。结果填塞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输液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填塞穿刺技术可有效提高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8.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住院需静脉输液的惠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后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结果 观察组仅1例因自行拔针需重新注射;对照组有9例胶布滑脱、3例自行拔针需重新穿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穿刺成功后加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降低重新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惠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急诊患者输液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将自愿选取常规流程行静脉输液的2 911例急诊患者归为固定组,将选取护士流动站行静脉输液的3 763例归为流动组。固定组患者到护士站静脉输液穿刺成功后自行返回病床休息;流动组自行设计流动护士站,由护士到患者床旁进行静脉输液。结果流动组输液操作时间、输液外渗率显著少于固定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固定组(均P0.01)。结论采用流动护士站为急诊患者静脉输液,可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保障护理职业安全性,有效防止输液时被针头刺伤及血液污染。方法将113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进行输液,输液结束针头拔出后,该型针可通过人工滑动封护针尖。结果两组输液针污染率和隔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带滑动针头套静脉输液针可防止针尖刺伤及血液污染,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