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 5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 178例心绞痛患者分两组。治疗组90例 ,给予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对照组 88例 ,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1.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6 % ,组间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 6 8.9%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2 .7%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5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疗效优于硝酸异山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59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58.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为40.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天1次,连用12 d.对照组60例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天1次,连用12 d.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和心电图时照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确切,不易耐药,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安全,在长期治疗中明显优于硝酸甘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共同研制的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一种较新颖的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病人均采用上述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并通过观察心电图、心肌耗氧量的变化,评价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的疗效。方法 对12 8例AMI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分别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进行核素心肌显像及核素心室造影 ,以估测心肌缺血面积和判断左室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 3周后心肌缺血面积和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梗死后心绞痛与室壁瘤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有利于AM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症状及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心率、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选取89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仅采用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城市社区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笔者应用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控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用药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与心率保持稳定(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出现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及试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收缩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加服尼可地尔。治疗6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绞痛每天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ST段压低的总和(∑ST)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无差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滨和 《临床医学》2009,29(4):27-28
目的通过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绞痛入院时血清尿酸(UA)水平,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者比较,探讨尿酸与心绞痛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19例于本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时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UA水平。在门诊体检者中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5例和健康对照组87例。结果各组间UA水平:UAP组(357±63)μmol/L,SAP组(259±42)μmol/L,健康对照组(207±35)μmol/L。UAP组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尿酸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故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和评价病情,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亮  李建平  沈培南  叶爱添 《新医学》2000,31(5):275-276
目的:探讨静脉溶全治疗不稳定型主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严格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脉使用尿激酶20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5日;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经显效率50%,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率23%,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显效及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血发  相似文献   

14.
卢思稼 《临床医学》2011,31(2):12-13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而葛根素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病情加重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数。结果加用葛根素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两组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有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玉云  徐冬梅  聂玮 《现代护理》2006,12(20):1874-1875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消心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时配伍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用药组(n=27):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甲胺(心先安)、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静滴,每天1次,连续10d;对照组(n=30):给予常规UA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所示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消心痛、心先安、潘南金的配伍用药进行研究。结果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用药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心率较治疗前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心电图ST段下移虽有抬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3种药物没有配伍禁忌。结论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心先安和潘南金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副作用很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硝酸酯类药物、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予以上述药物外,还给予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56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28 d、56 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含量。结果对照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13例UA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对康复组患者实施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6min平均步行距离康复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便秘)康复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较传统护理方式优越,能够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13例UA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对康复组患者实施六级法早期康复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前6min平均步行距离康复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便秘)康复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肺部感染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活动较传统护理方式优越,能够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别嘌呤醇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别嘌呤醇,初始剂量为50mg/次,2次/d,每周递增50mg/次,至200 mg/次,2次/d,维持;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1MI)危险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心绞痛分级及血尿酸水平,记录治疗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ST最大压低水平、运动开始至终止时间、运动最快心率,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IMI评分(2.2±0.9)、GRACE评分(76.3±22.8)和血尿酸水平((354.6±31.3)μmol/L)低于治疗前(3.2±1.2、104.6±30.1、(477.6±26.4)μmol/L)(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2.7±1.1、88.5±23.9、(459.9±33.2)μ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分级改善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ST最大压低水平((-0.81±0.26)mV)、运动开始至终止时间((313.2±54.3)s)、运动最快心率((129.2±18.4)次/min)与对照组((-0.94±0.30)mV、(275.5±48.9)s、(116.2±15.2)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上腹部隐痛发生率(14.6%)与对照组(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纹痛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别嘌呤醇可减轻患者心肌缺血、增加患者活动耐力,改善心绞痛程度,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