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和药学其它学科的桥梁,是今后学习方剂学等各门专业课程的基础。现就中药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在不同专业中设置加以总结和深入探讨,为丰富教学方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2000年9月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招来了第一批中医美容专业学生(中专),经过一年的基础课与一年的专业课学习,在教学与认识上出现了3个误区。误区一:认为中医美容就是用中药倒模美容。误区二:认为应用比基础更重要,只要会用就行了,不讲究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误区三: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一味寻求单方、偏方,不考虑整体观念与综合治疗。笔者认为出现以上误区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1课程编排不合理这和课程编排者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有关,中医美容专业的专业课应包括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而医学美容应偏重于中医美容,因此在编排上… 相似文献
3.
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中专中药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课程特点、大纲要求、职业目标,为提高教学效果,使中药学成为易学、易懂、生动、有趣的课程,提出有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柳俊辉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8(2)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以及中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现行全日制本科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陈蔚文主编)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作用、中药的配伍、以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各论部分共收载全国各地区常用药530种,按主要功效分列21个章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药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3):3-4
中药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及药学其他学科的桥梁。探讨和总结中药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以及在不同专业中设置等问题。为改善中药学教学方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本校中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讲究语言艺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还传授学习记忆方法,如归纳比较记忆法、放射思维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通过练习增强记忆等;通过改变考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科成绩。 相似文献
8.
9.
陈晓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5(1):57-58
提高人才质量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主题.是高等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培养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学科人才,是推进中医现代化建设和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所在。《中药学》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剂学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它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和药学其它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中药学教学改革与探索关系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本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现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中药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艳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1):71-72
《中药学》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 ,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因此 ,《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 ,不仅关系到本门学科成绩的优劣 ,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方剂学和其它临床课程的顺利进行。笔者十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药学》的教学工作 ,现就本课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1 依据大纲重视“三基” 《中药学教学大纲》是《中药学》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规定了中药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与范围、学时与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同时又系统地…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中药学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中药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结合如何讲好一堂课等方面,探讨了中药教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学习中药尤其应重视其临床应用的特点,从重点讲解总论、重视中药原药材及饮片的实践认知环节、运用性能理论分析记忆中药的功效、联系临床及引入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等方面分析阐述了《临床中药学》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探讨《临床中药学》教学的临床实用性,为中医临床类专业学生运用中药知识服务临床及《临床中药学》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胡晨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2):25-25
中药学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和主干课程。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以课堂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强,综合素质欠佳,在当今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药学实践教学设计和优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探讨了美容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使美容医学生学习后能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爱精神,提高美容医德修养,增强美容伦理决策能力;有能力识别医疗美容实践中的道德问题;了解现代医学美容科技发展和医学美容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并能作出正确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鉴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收集中药数目多,讲课任务重,学生初学感到难学难记,结合《中药学》课程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望与君共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医药分家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医临床专业学生对中药饮片的辨识能力薄弱,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对中药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对原生态中药的生长习性以及中药饮片炮制前后功效的差异掌握不够,直接影响了处方所用中药的作用效果。因此,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动脑与提高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