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K细胞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杀伤(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靶细胞,通常被视为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主要通过诱导靶细胞凋亡、释放效应细胞因子、介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作用等途径杀伤肿瘤细胞.现综述近年来NK细胞在以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和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机制.方法:提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DC、NK和NKT淋巴细胞.以人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作为靶细胞,检测NK、NKT、NK+DC和NKT+DC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检测共培养上清液...  相似文献   

3.
 自然杀伤细胞(NK)溶解靶细胞的作用与其分泌溶酶体酶及可溶性杀伤因子有关[1]、[2]。但这些因素造成靶细胞损伤的确切机制不清。效应细胞在靶细胞土最先产生的损伤部位及其性质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3]、[4]。为进一步阐明NK 的杀伤机制,了解NK 杀伤靶细胞的动态和特征,我们用改进的单个细胞方法,在苯胺黑存在于培养介质的条件下观察了NK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动态,并同时与机械作用及低渗作用造成的靶细胞变性,死亡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SMMC—7721为靶细胞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以贴壁生长的癌细胞为靶细胞、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的方法。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LAK细胞对体外培养的K562、Raji、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LAK细胞对已知的NK敏感细胞K562及NK耐受细胞Raji均有明显杀伤作用,贴壁生长的SMMC-7721肝癌细胞对NK细胞不敏感,而对LAK细胞敏感,在效靶比为40:1时,LA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达90%以上,其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高而增高。结论SMMC-7721细胞可作为检测LA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以贴壁细胞作为靶细胞的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较传统的悬浮细胞如Raji作为靶细胞具有灵敏、准确、简单、可靠的优点,更适用于国内一般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Con A预刺激小鼠LAK细胞(Con A-LAK)的体外杀瘤活性,探讨膜TNF-α在其杀瘤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on A-LAK可杀伤NK敏感的YAC-1、TNF敏感的L929及H-2低/无表达的HCa-F等肿瘤靶细胞;其杀瘤作用主要是直接杀伤,而效应细胞表面配体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的非分泌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Con A-LAK表达膜TNF-α,后者参与杀伤TNF敏感的肿瘤靶细胞,可能是介导MHC非限制性、抗原非特异性杀瘤效应的重要效应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稳定的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K562靶细胞株,采用Annexin V-PE/7AAD凋亡染色标记,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NK细胞杀伤作用后,靶细胞的凋亡比例即反映出NK细胞的杀伤活性.选取43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及37例成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确诊患者进行NK细胞活性的检测,比较两者之间NK细胞活性的差异.结果 健康志愿者与HPS确诊患者性别比例(男∶女为21∶22比21∶16,)及年龄[(30.53±7.13)岁比(33.24±10.78)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9,P=0.198),HPS患者NK细胞活性低于健康志愿者[(11.79±2.73)%比(21.08±4.26)%,P< 0.001].结论 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稳定,适宜推广,可为NK细胞杀伤活性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没有抗原的刺激下,无需抗体和补体的参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杀伤瘤细胞。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必须在特异的抗体参与下,效应细胞才能对靶细胞起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 NK和ADCC活性是重要的细胞免疫反应之一。对病毒感染、肿瘤、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诊治有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家族成员KIR2DS1在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将分选的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以作为效应细胞.取初治确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法分别检测NK细胞及靶细胞的KIR基因和HLA-Cw;根据KIR2DS1表达与否将NK细胞分为KIR2DS1阳性NK细胞与KIR2DS1阴性NK细胞;用抗-KIR2DS1抗体封闭NK细胞的KIR2DS1受体,用CCK8比色法检测封闭前后KIR2DS1阳性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根据HLA-Cw将NK细胞和靶细胞分别分为C1纯合子组(表达HLA-Cw 01、03、07、08、12、14、16)、C2纯合子组(表达HLA-Cw02、04、05、06、15、17、18)和C1/C2杂合子组(既表达C1组的等位基因又表达C2组的等位基因).结果 经过富集后NK细胞的纯度为(91.2±5.94)%;不同效靶比下,KIR2DS1阳性NK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当效靶比为10:1时,KIR2DS1阳性NK细胞组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42.82±6.81)%高于KIR2DS1阴性组(28.61±5.14)%;抗-KIR2DS1封闭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减弱(t=-3.00,P<0.05);KIR2DS1阳性NK细胞C1纯合子组对靶细胞C2纯合子组的杀伤率(54.39±3.46)%明显高于靶细胞C1组(41.22±3.68)%(t=8.33,P<0.05)和C1/C2组(41.32±5.09)%(t=6.37,P< 0.05).结论 KIR2DS1阳性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力高于KIR2DS1阴性NK细胞,即KIR2DS1可以有效介导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HLA-C1纯合子的KIR2DS1阳性NK细胞对HLA-C2纯合子的靶细胞杀伤作用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DL4(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 2DL4,KIR2DL4)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NK)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ALL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KIR2DL4的表达差异;从单个核细胞中分选NK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标记的NK细胞比例,并分析NK细胞表面KIR2DL4与Molt-4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的表达水平。分别以NK细胞、KIR2DL4阻断抗体作用的NK细胞、IgG1抗体作用的NK细胞作效应细胞,Molt-4细胞为靶细胞,在不同效靶比(5:1、10:1、20:1)下,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152分子对NK细胞杀伤JEG-3细胞效应的影响。方法:在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系JEG-3细胞中分别转染pre-miR-152(实验组),Cy3标记的pre-miRNA-control(阴性对照),空白对照(NC)为未转染的JEG-3细胞。转染48h进行NK细胞的细胞毒测定,观察各组NK细胞对JEG-3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K细胞对JEG-3细胞的平均杀伤率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效靶比的增高,杀伤率也增大。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NK细胞杀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iR-152可以提高NK细胞对滋养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ULBP3基因转染对人外周血NK细胞对Saos-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RT-PCR方法从人成骨肉瘤组织中提取ULBP3基因,构建pcDNA3真核表达质粒,以Lipofectamine为载体转染人成骨肉瘤Saos-2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Saos-2细胞和转染ULBP3基因的Saos-2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体外杀伤实验,比较两组的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在效靶比为30:1时人外周血NK细胞对转染ULBP3基因的Saos-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ULBP3基因转染能提高人外周血NK细胞对人成骨肉瘤Saos-2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2.
啮齿类动物和正常人淋巴样细胞,不需任何抗原预先致敏,或抗体、补体的参与,能够在体外破坏或溶解各种靶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正常细胞)。这种现象被称为天然杀伤,参与这种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称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有人认为NK细胞在宿主发生肿瘤的免疫监管机制中可能起着第一防线的作用。最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来源的NK92细胞杀伤异种细胞的细胞模型。方法常规培养NK92细胞和猪内皮细胞(PEC),利用MTT法检测NK92细胞对PEC细胞的杀伤效应,通过β-hexosaminidase释放实验显示杀伤过程中,NK92细胞的胞吐量。结果效靶比为10:1时作用时间6h,NK92细胞的胞吐量最大,对PEC的杀伤率为100%。结论NK92细胞杀伤异种细胞的细胞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一种经济高效的人外周血NK细胞纯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并且纯化率高的人外周血NK细胞分离方法.方法:对用RosetteSepR法直接从全血分离NK细胞的方法进行改进,先从全血中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与红细胞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分离,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并且用CCK-8法检测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改进后分离每毫升血所需RosetteSep抗体复合物用量仅为直接分离法的1/50;NK细胞的纯度由纯化前的(11.02±3.15)%提高到(96.52±2.42)%,细胞回收率为(70.24±10.51)%;纯化的NK对靶细胞K562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与直接分离法比较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NK细胞,该分离方法不影响NK的杀伤活性,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分离成本.初步建立了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简便,并且纯化率高的人外周血NK细胞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快速地诱导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并比较了γδT细胞 ,NK和LAK细胞的抗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收集用不同单抗分别包被粘附的细胞 ,然后通过MACS细胞分选仪的分选 ,获取的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动力学、细胞表型、细胞杀伤活性的测定以及单抗阻断效应的分析。结果 :经MACS分离得到的γδT细胞 ,培养 2周后细胞数扩增 6 0 0~ 80 0倍 ,CD3,CD8和γδ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是 72 .2 9% ,5 8.0 2 %和 6 5 .98%。γδT细胞对NK敏感细胞K5 6 2以及NK不敏感细胞Raji和XG 7这 3种不同靶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率 ,分别为 35 .98% ,5 2 .2 7%和 6 9.0 8% ;NK细胞对此 3种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是 45 2 1% ,12 .34%和 11.94% ;LAK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 44 .0 1% ,2 9.2 7%和 2 5 .6 8%。γδT细胞对经MHC Ⅰ类单抗阻断前后的K5 6 2 ,Raji和XG 73种靶细胞的杀伤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γδT细胞、NK细胞和LAK细胞都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γδT细胞对MHC Ⅰ类单抗阻断后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无明显变化。提示γδT细胞较NK细胞和LAK细胞有更广泛的抗瘤谱  相似文献   

16.
17.
张本宁 《中国肿瘤》2011,20(2):82-84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K细胞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并可以产生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如IFN-γ等。近年来,随着广大研究者对其深入的研究,应用NK细胞在抗衰老、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及肿瘤治疗的临床工作逐步展开,文章重点阐述NK细胞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介苗细胞壁(BCG—CW)对荷瘤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及胸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脾脏NK细胞为效应细胞,以~3H—TdR标记的YAC—1细胞为靶细胞,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胸腺细胞增殖能力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结果 BCG—CW组和BCG—CW 5—Fu组荷瘤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01),而且在胸腺细胞增殖能力上也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并且与5—Fu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BCG—CW对荷瘤鼠免疫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增强荷瘤鼠NK细胞杀伤活性,促进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各国研究人员的注意.体内、体外试验均证实两种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效应,并能激活、促进DC成熟和NK细胞增殖,这些相互作用的效应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现综述NK-DC相互作用机制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最近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相互作用引起各国研究人员的注意。体内、体外试验均证实两种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效应,并能激活、促进DC成熟和NK细胞增殖.这些相互作用的效嘘在免疫反臆中起重要作用。现综述NK—DC相互作用机制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