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本文报告1982年10月5日~15日在兴宁县附城幼儿园、小学、中学(初中学生)共21间学校11,007人中进行血红蛋白病的群体普查,发现异常首证者303例‘占27.54‰。普查中发现携带异常Hb首证者54人(51户),男29人,女25人,其中HbJ组16人(15户);HbK组31人(29户);HbG组3人(3户);HbD组1人(1户);HbE组3人(3户)。异常Hb发生率为0.49%。发现异常Hb五组中以HbJ和HbK组发生率最高。其中有1例HbG复合α-地中海贫血(CAM电泳出现HbH和HbG的异常区带)。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湖北省60248人的血红蛋白病调查结果,共发现血红蛋白病160个家系。按籍贯分析,湖北省有121个家系,其中异常血红蛋白76个家系,分布于本省35个市县,检出率为0.42%;α地中海贫血4个家系,分布于本省4个市县,检出率为0.01%;β地中海贫血41个家系,分布于本省22个市县,检出率为0.24%;据30例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有9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辽宁省血红蛋白病的调查情况,普查人群12,686人,包括汉、满、蒙、回、朝鲜及锡泊族六个民族。对辽宁省血红蛋白病的人群发生率,类型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血红蛋白病是一类遗传性分子病,包括珠蛋白肽链异常(异常Hb)和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地中海贫血)二类。其主要危害是能引致溶血性贫血和有病基因可以世代遗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基因,并估计这类基因有2000多种,见于文献报道的已有350多种,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故被列为世界六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分子结构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本病遍及世界,携带此病基因约一亿多人。国内自1940年首次发现血红蛋白病以来,已发现近30种血红蛋白病,有些省已进行了较多人群的普查,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全国血红蛋白病的开展。我省地处高原,位居内陆,有否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摸清海南部份地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发生率和民族分布情况,于1980~1981年对四个国营农场12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和部分职工进行了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中小学在校学生:部分职工,幼儿园学令前儿童共7370人,汉族6812人,黎族361人,壮、回、满族207人,籍贯 相似文献
14.
15.
胡雪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1,(2)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是来回于肺和组织间运输O_2和CO_2的一种载体。由于取材、提纯、测定方便,成为生化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要研究对象。HbS的指纹术分析,证明此种血红蛋白病的本质是分子中一个氨基酸被置换,此种分子病发生的基础是基因突变,大量异常Hb的的调查分析发展了医学遗传学,也为人类学积累了资料。所以异常Hb的研究也是遗传学工作者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广东省253,267人的血红蛋白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2年夏季,广东省血液病协作组,在广东省主要的语系分布地区进行了253,267人的Hb病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协作单位:海南岛、梅县地区Hb病协作组,广东省人民医院、暨南大学、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汕头地区医院,广州市第二、一人民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湛江医学院、中山医学院附二院、海南自治州医院、陵水县岭门农场,清远县源潭公社卫生院等单位。二、调查对象:以小学生为重点,并包括农民、工人、干部及少数大、中学生。民族以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对重庆市7县26350人进行了异常血红蛋白(Hb)病普查,发现异常 Hb 病73例,检出率为0.277%。其中1例电泳迁移率相当于 HbG,化学结构分析证明其α链 N端第2位的亮氨酸被精氨酸替代,命名为 Hb 重庆(Hb Chong qing);另1例快速异常 Hb,其电泳迁移率相当于 Hbj 组,经化学结构分析证明其α链第16位赖氨酸残基被甲硫氨酸残基替代,命名为 Hb 哈尔滨(α_(16)[A_(14)]Lys→Met)。此两型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