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性眼底改变,这对糖尿病全身症状及其它微血管病变症状不明显的病人可协助诊断。因此,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探讨其易忠因素,我们对3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与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并发肺栓塞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有较高的发生率,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引起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心等组织及器官的慢性病变.近年国内外对糖尿病患者肺部病理组织学及肺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肺部微血管病变与全身微血管病变相一致,肺脏是糖尿病攻击的靶器官之一[1].血浆D-二聚体(D-dimer,D-D)为肺栓塞及DIC敏感的标志物.为此,本文对COPD合并Ⅱ型糖尿病(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进行血浆D-D的检测并观察其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糖尿病患者监测D-二聚体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家书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84-268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由于糖、脂类代谢紊乱,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血栓或广泛血栓形成。在形成血栓过程中,有凝血及纤溶改变。D-二聚体(D-D)为纤溶标志物之一,通过对D-D的监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02-38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在糖尿病早期就已出现,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可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极易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对治疗、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力  殷宗健 《检验医学》2005,20(6):601-601
糖尿病(DM)存在血管通透性、血管紧张性、血小板功能、凝血与纤溶方面的异常。糖尿病肾病(DN)引起DM患者死亡的原因是微血管病变,病变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因子Ⅷ(vWF)为血管损伤的标记物。因此,我们对56例2型DM进行TM、vWF检测,探讨它们在D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而高血糖引发的氧化应激进而激活PKC通路、多元醇通路、己糖胺通路以及AGEs形成等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氧化应激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并以其损伤机制为靶点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干预研究,以期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秀  刘文淑 《临床荟萃》1992,7(4):187-189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大中血管及微血管病变。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微血管病变的机理与代谢异常、内皮损伤、凝血功能失调,最后导致微血栓形成,血管阻塞有关。有关糖尿病抗凝血酶Ⅲ(AT—Ⅲ)、Ⅷ因子及血小板功能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凝血酶元时间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尿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由于高血糖及脂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或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微血管循环障碍、微血瘤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业已证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激活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并分析与尿白蛋白排泄的关系,了解这二种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老年Ⅱ型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Ⅱ型糖尿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一种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性在于糖类代谢障碍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使心脏、肾脏、神经、眼视网膜、脑血管、下肢血管发生难以逆转的损伤,糖尿病足就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是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Ⅱ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已成为仅次于冠心病而居第二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对减少Ⅱ型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的影响因素和无创性临床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贵  李自成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837-1838
动脉粥样硬化是使全身动脉广泛受累病变并影响全身多处血管床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血管弥漫性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小血管闭塞致使血供减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可导致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测定三组人群血流变参数及血小板参数.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中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而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结论: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静雅  黄青青 《临床荟萃》2012,27(4):358-362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凝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参与组织的凝血功能。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连锁反应,当机体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出血时,可先后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血管收缩,血小板激活、黏附、聚集于损伤血管的基底膜,并在局部引起血液凝固,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而产生止血作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  相似文献   

13.
血清脂质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使糖尿病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而由糖尿病引发的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为了探明2型糖尿病血清脂质及脂蛋白(a)代谢异常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内在影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性在于糖类代谢障碍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使心脏、肾脏、神经、眼视网膜、脑血管、下肢血管发生难以逆转的损伤,糖尿病患者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是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端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随着我国进入老年社会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已成为仅次于冠心病而居第二的糖尿病慢性并发型,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患者足部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护士进修杂志》2009,(20):1829-1829
答:DIC的主要发病原理为4方面:(1)血管内皮受损,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细菌、毒素(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缺氧、酸中毒、高热和冻伤及创伤等均可损伤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Ⅻ因子激活而触发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还使激肽系统和纤溶系统被激活;(2)组织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林  张舜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09-1010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因长期高血糖影响引起该部分微血管内皮损伤,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微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微血管瘤及微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由于微血管遍布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所以糖尿病所致的微血管病变也很广泛,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  相似文献   

17.
朱亚军  王瑞英  张松筠 《新医学》2009,40(6):412-414
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男性患者最常见且出现较早的并发症。糖尿病的血管损伤在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显示,糖尿病血管病变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均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患者伤口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时可致坏疽,甚至需要截肢等。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研究~([2])显示临床70%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与普通  相似文献   

1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继发于很多基础病变的综合征 ,以全身凝血系统激活、纤溶系统紊乱、纤维蛋白沉积、多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DIC在临床上某些高危患者 ,如脓毒症、多发伤、产科急症、颅脑损伤等疾病中有相当高的发生率 ,许多情况下 ,患者最终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衰竭 (MOF)而死亡。近年来 ,DIC特别是全身病理性纤维蛋白沉积的机制比较明了 ,并被认为是多器官衰竭发生的原因之一 ,其中许多细胞因子在凝血和纤溶紊乱中起重要作用。总结近年有关文献 ,用循证医学的观点 ,对有关 DIC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1  DIC的治…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它的发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血管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影响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