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盐酸贝那普利片和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片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影响。方法8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mg每天1次(商品名:洛丁新),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2.5mg每天1次。服药4周后,观察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均明显,血压下降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尿微量蛋白在贝那普利组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血压,但贝那普利在降压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尿微量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强度运动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122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贝那普利片10mg/d口服,治疗组在服药同时予每周4次以上的低强度运动匹配30~60min在高浓度负离子区的空气浴,4周后依血压情况调整服药剂量,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血压、血脂及服药量的差异。结果4周后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达标率67.2%vs48.4%,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在血压均控制在目标值时,治疗组服药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脂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强度运动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及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桂翔  史正山  董桂平 《当代医学》2009,15(16):58-59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83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10~20mg每天1次治疗8周,用动态血压仪记录贝那普利治疗EH患者的降压效果,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的左心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盐酸贝那普利可使24h血压平稳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慢性肾炎伴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CCr及UPE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4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或贝那普利治疗4wk,每2wk随访一次,并于服药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厄贝沙坦降压总有效率达85.0%,ABPM结果提示其对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同时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显著且平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治疗72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暂停其它降压或扩血管药物一周后,给予赖诺普利5mg/d,清晨空腹口服1次,两周后观察患者血压是否达到目标血压后,再适度增加药量,最大药量不超过10mg/d,疗程8周.观察用药前、中、后期按国际标准测量血压变化,检查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1.赖诺普利治疗有效服药量为10mg/d时,控制血压效果最理想;2.对用药前、2、6、12、24、48h进行降压观察显示,采用赖诺普利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药效时间长,但起效慢;3.经治疗两周后,血压情况符合有效标准,第4周后全部达到目标血压,第8周原发高血压患者恢复平稳正常标准.4.不良反应有7例,占9.7%.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患者采用赖诺普利可以有效降低Ⅰ级、Ⅱ级高血压,且副作用较少,降压后24小时血压平稳,降低了血压波动对心、脑、肾器官的损害,在临床上值碍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口服,CCB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在降压达标后观察6个月。分别测量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血浆BNP的浓度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值。结果治疗组血浆BNP浓度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在提高E/A值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伴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萍 《四川医学》2002,23(12):1318-1319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OEH)血压、心率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观察91例OEH患者用葛根素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用药前后血浆ET水平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用葛根素治疗后OEH患者心率、血压及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具有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类β受体阻滞剂作用和ET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治疗清晨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对清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比索洛尔组(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40例,培哚普利组(服用培哚普利)32例,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心率及生化值变化。结果两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较好控制清晨高血压,它们的降压谷/峰比值都超过65%,但对照组清晨6~10时平均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均为安全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比索洛尔控制清晨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服用缬沙坦80mg/d,降压不明显者加至160mg/d。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2、4、8周的坐位血压,以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心率,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8周末降压有效率为73.1%,服药后2周坐位血压已明显下降,继续服药直至8周,降压效果维持良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尿蛋白显著减少(P〈0.0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变化;服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轻微,无患者退出治疗。结论: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贝爽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9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别用合贝爽、福辛普利、合贝爽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尿仅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要显著高于福辛普利组和合贝爽组。治疗后,三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合贝爽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P〈0.05);而与福辛普利组比较,脉压差也获显著改善(P〈0.05),但收缩压改善程度无差异(P〉0.05)。三组的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福辛普利组和合贝爽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尿α1-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贝爽联合福辛普利在控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尿理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后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贝那普利(或)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87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服药4周及服药3个月后测量高血压患者的baPWV、血压和动态血压,用欧姆龙PWV/ABI分析仪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baPWV与年龄、24hSBP、24hSSD、24hDSD有关(P〈0.05),与24hDBP无关(P〉0.05);服用贝那普利4周后有76%的患者血压达标,血压达标的患者服药4周与服药前的baPWV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未达标患者服药4周与服药前的baPWV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后,所有病人血压均达标,原来血压达标组的baPWV与原来未达标组的ba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来血压达标组进一步改善。两组治疗前后baPWV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WV与24h平均收缩压及血压变异性有关。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有影响,积极降压治疗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持续平稳降血压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和贝那普利治疗轻、中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1例,观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交叉前):A组采用咪达普利治疗,B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用量为5~10 mg,1次/d,治疗6周,结束第一阶段观察,服安慰剂1周,进行第二阶段观察,A组服贝那普利,B组服咪达普利,用量、用法、疗程同第一阶段,测定血压,记录咳嗽等不良反应,测肝功、肾功等。结果:(1)血压变化:干预后两组血压平行下降,时间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25.384,P=0.000)。分组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一阶段A组和B组咳嗽分别是6例(5.13%)和17例(14.78%),字2=6.053,P=0.014,第二阶段分别是15例(13.16%)和5例(4.46%),字2=5.293,P=0.02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咪达普利和贝那普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主要不良反应是咳嗽,但咪达普利咳嗽发生率低于贝那普利,应用其他ACEI治疗高血压产生咳嗽时可改用咪达普利。  相似文献   

14.
郭文东 《广西医学》2011,33(9):1140-1142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及左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9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厄贝沙坦观察组52例及贝那普利对照组46例,对比服药前后血压变化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及心室重量(LVMI)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及91.30%,两组降压效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DD、LVDST、LVDPWT和LVMI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厄贝沙坦可在平稳降压的基础上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福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 (Fusinpril)对高血压 (EH )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测定 5 2例EH患者口服福辛普利前后和 3 0例健康者的血浆ET含量 ,动态观察福辛普利对EH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EH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高血压组中 ,ET随着血压水平程度的增高 ,而增高 ,轻、中、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福辛普利在EH患者产生降压作用的同时降低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对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0d,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及血脂水平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脑心通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赵秉清 《中外医疗》2012,31(22):93-9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两药联合应用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方法 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25例,盐酸贝那普利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300ug/d,联合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20mg/d加厄贝沙坦150~300ug/d。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各组在治疗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的治疗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单药降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降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收治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观察其血压、心率及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8、6.53、3.42,P均〈0.05)。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后,患者的LVD、IVST、LVPWT和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E/A比值则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1、3.49、3.18、3.54、5.42、2.71、2.18、4.22,P均〈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逆转LVH.明显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对收缩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降压操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将74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本研究失访4例。最终纳入患者共70例,其中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和健康指导,试验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穴位降压操治疗。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率、血脂及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收缩压、心率、晨峰血压、血脂(TG、TC、HDL-C、LDL-C)、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头痛、头如裹、失眠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降压操可以辅助降低痰湿壅盛证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晨峰血压、血脂及眩晕、头痛、头如裹、失眠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口服苯那普利6个月,同时选择健康成人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观察患者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P〈0.05),血清-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较低(P〈0.05),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高(P〈0.05)。经苯那普利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增加(P〈0.05),血清NO水平升高(P〈0.05),ET、TNF—α、IL-1和IL-6水平降低(P〈0.05)。同时,苯那普利可有效降低血压(P〈0.05),并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苯那普利可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是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