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善峰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6(3):43-43
蛲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并易传染。在治疗上大都用龙胆紫、驱虫药等,但疗程较长,疗效不理想.因而病人不男接受.我们采用下列两方治疗此病,获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笔者于 6年前偶得一治蛲虫病的验方 ,经临床试验屡用屡效 ,介绍于下。1 药物组成炮山甲、槟榔、五加皮各 9g。2 用法焙干 ,研细末 ,过筛 ,晚睡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 ,每日 1次。3 典型病例赵某某 ,男 ,13岁 ,学生 ,1996年 4月 2 2日初诊。颜面少华 ,消瘦疲乏 ,厌食 ,常感腹中隐痛 ,食后欲厕 ,夜卧磨齿 ,肛门奇痒 ,偶见大便中有寸白小虫蠕动。以蛲虫治之 ,授上方 1剂如法使用。 3个月后偶遇 ,其面华有精神 ,上述症状悉除 ,体重增加 1公斤。4 体会槟榔为驱虫要药 ,曾单味使用 ,不甚效验。该方五加皮燥湿强壮 ;炮山甲性味咸微寒 ,归肝胃经 ,… 相似文献
4.
5.
1996~ 1999年 ,我们用蛲虫栓治疗蛲虫病 2 0 0例 ,并与用蛲虫膏治疗的 10 0例进行对照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第二辑 .北京 :1995∶41)中蛲虫病的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标准的 30 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 0 0例 ,男 130例 ,女 70例 ;年龄 7个月~ 14岁 ,平均 7 5岁 ;病程 1~ 6个月 ,平均 5 7天。对照组 10 0例 ,男 6 8例 ,女 32例 ;年龄 7个月~ 14岁 ,平均 7 5岁 ;病程 1~ 6个月 ,平均 5 9 4天。中医辨证分为两型 :治疗组湿热内蕴型 172…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验方一处方:紫苏子(炒)40g.红糖20g。制法:将紫苏子压细加入红糖,混匀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5~7岁.30g/次,2次/d,早晚服。验方二处方:生杏仁3~5个。制法:取生杏仁带皮捣烂.加香油调合,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功能与主治:驱虫,止痒。用于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外用。睡前将纱布包塞入肛门内。验方三处方;玉米根适量。制法:取1棵玉米根,洗去泥沙,切碎。置锅内,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加入红糖适量即得。功能与主治:用于绕虫病。用法与用量:口服。250ml/次,1次/d,小儿酌减。治蛲虫验方三则@亓翠菊$山东省莱芜市人… 相似文献
11.
12.
笔者采用六神丸纳肛内法治疗9例蛲虫病患者。其中儿童6例,成人3例;男性7例,女性2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51岁;痊愈6例,好转1例,无效2例。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典型病例(包括施药法)摘要报告如下。陈××,男,5岁,1984年6月10日诊。其母代诉患儿发病已有月余,不发热。每晚入睡哭闹不得安卧,常用手搔抓肛门,解大便时粪中见到有细小蠕动的白色小虫。处方:六神丸2支(30粒装1支,下同)。待晚间小儿入睡清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8-45岁之间,其中男25例,女10例,病程5个月-3年。临床表现:肛门发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犹如虫咬、虫爬,有时肛门周围可见到细小蠕动白色小虫,肛周皮肤局部有抓痕、皮炎、湿疹,患处皮肤变厚灰白,呈苔癣样变化。 相似文献
17.
蛲虫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尤以儿童最易传染。《史记·仓公列传》曾记载:“病蛲得之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化,为虫。”《扁鹊心书》中也有关于蛲虫的记载。可见我国医家对此病的认识甚早。蛲虫在儿童之间传播,以14岁以下儿童感染率最高。我们鉴于部份患者曾经用西药枸橼酸(?)哔或灌肠治疗未获满意効果,遂于1959—1962年试以中药治疗蛲虫,四年来经过门诊治疗78例,具有良好疗効?瘟频幕颊?都有半年以上三年以内的病史。一般来说,成人服药3 相似文献
18.
19.
20.
笔者自1987年以来应用中药使君子、百部保留灌肠,治疗门诊蛲虫病患儿4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药物组成及配制:使君子10g、百部30g 加水500ml,煎至100ml,冷至38℃左右,装入保温瓶中备用。2 治疗方法:患儿于临睡前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右腿屈曲向前,左腿伸直,垫高臀部约10cm,插入中号肛管18cm 左右,缓慢灌入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