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服用土三七所致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HVOD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水、腹部胀痛、肝肿大,并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受损,CT检查示肝脏淤血表现。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结论:中药土三七的肝脏毒性不应被忽视。如患者应用土三七应警惕HVO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肝窦内皮细胞及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肝窦流出道受阻,从而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临床上较少见.现总结报道1例因服用土三七致SOS临床资料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龙  樊艳华 《临床荟萃》2010,25(3):213-217,F0002
目的 通过对土三七引起的肝小静脉闭塞病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检索2000~2008年国内发表有关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文献14篇、总计病例73例,结合我院消化内科2005~2009年收治的3例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痛例.对76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全部病例发病前均服用土三七,在3个月之内出现临床症状体征者占94.7%(72/76).②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胀(76/76)、腹痛(60/76)、移动性浊音阳性(66/76)、肝脏肿大(38/76).③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不同程度升高,腹水多为漏出液,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④腹部超声提示腹水(76/76)、肝脏肿大(41/76).腹部CT提示肝脏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静脉期造影荆充盈呈斑片状、地图状(39/43).⑤76例中根据临床资料诊断者占51.3%(39/76),通过肝穿刺活检确诊者占48.7%(37/76),组织学主要表现为中央静脉周围肝窦高度扩张瘀血、肝细胞坏死消失,中央静脉周围轻度纤维化,未见明确血栓及炎症.⑥除保肝、利尿、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外,还使用肝素、糖皮质激素、肝移植等治疗.⑦70例提供预后资料,痊愈和有效占91.4%(64/70),其中使用肝素55例、糖皮质激素4例,仅保肝利尿治疗3例,肝移植2例.肝素治疗57例,痊愈和有效占96.5%(55/57).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痊愈和有效占80.0%(4/5).结论 ①不当使用土三七可短期内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病.②询问病史一定要仔细,完善常规检查后对于以腹水、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仍不能明确病因时,应及早创造条件进行肝脏穿喇活检.③对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尽早应用肝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黄桂梅  何雅明 《新医学》1989,20(5):247-248
本文对164例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并发症及预后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住院的16例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12例有明确的土三七服用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水、肝肿大等。所有患者均有肝功能受损,大部分患者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低白蛋白血症,腹水均为漏出液。CT强化造影有较特征性改变。改善微循环和抗凝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诱发严重感染。1例患者成功实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1例患者转入外科行肝移植术。本组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期间病情缓解3例,顽固性腹水1例,死亡9例,2例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土三七是本组病例HVOD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相当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结核误诊为肝肿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曾误诊为肝肿瘤的肝结核3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2例因上腹部胀痛伴发热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就诊。1例有结核性胸膜炎病史。3例行腹部超声、CT或PET-CT等均考虑肝肿瘤,其中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加肝门淋巴结清扫术。然后,3例经超声引导下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等确诊肝结核,皆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肝结核临床少见、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仔细询问结核相关病史,尽早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病灶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或可减少或避免其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aroli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例Caroli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例中6例表现为右上腹痛,伴发热、巩膜黄染、腹胀等,1例为体检发现异常者.超声检查6例,其中1例提示Caroli病可能,余5例误诊为肝囊肿;行CT平扫检查5例,其中l例提示Caroli病可能(与超声提示Caroli病非同一病例),余4例误诊为肝囊肿.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4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2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检查1例均明确诊断为Caroli病,其中4例同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Caroli病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发生误诊.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本病临床表现尤其各种影像征象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肝小静脉闭塞病二例报告并超声声像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鄂辉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35-436,I0001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 occlusive, disc seoftheliver, VOD)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对2例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的VO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胀痛伴呕吐,腹部彩超检查:肝脏弥漫性增大,右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外形变细、内径变窄.经介入超声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VOD.结论 彩超检查对VOD诊断及治疗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指肝窦内皮细胞损害致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临床少见,国外报道多发生于骨髓移植术后,近年来国内屡见报道土三七引起SOS,其诊断方法尚未统一,易发生误诊误治。现对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二维及三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无阴道出血表现,其中1例轻度腹痛,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为双子宫,右侧子宫内妊娠;4例患者无明显腹痛,其中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为异位妊娠,子宫外包块;其余3例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成像检查显示子宫均呈“单角状”,子宫外包块提示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5例患者均行残角子宫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残角子宫妊娠.结论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结合三维超声检查可提高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的准确性,从而预防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及出血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超声影像对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超声影像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HSOS患者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中3例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病例特征性超声表现为肝静脉壁增厚并回声增强,肝静脉周围带状肝回声减低;其他有肝静脉狭窄及流速减慢、门静脉血流缓慢及肝实质受损征象。2例超声造影提示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延长。结论HSOS具有多种超声表现,其中肝静脉及其周围肝实质回声改变具有特异性,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渡越时间延长提示HSOS肝内微循环血液回流受阻,证实其病理改变基础。因此,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的诊治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NRH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自身免疫相关抗体谱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治疗方法及预后生存等资料。结果 22例NRH中有16例表现为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轻度受损,6例表现为肝脏单发、多发占位;8例考虑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各1例,考虑结缔组织病但不能明确具体诊断5例;4例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例合并消化系统肿瘤。所有患者均行肝楔形活检病理确诊。病理示肝实质弥漫分布增生性小结节,门静脉小分支狭窄或闭塞。术后门静脉高压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NRH临床最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并可伴发免疫、血液等系统性疾病,偶可表现为肝脏占位,诊断依靠肝活检,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基础病和门静脉高压,手术对门静脉高压疗效确切,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肝小静脉闭塞病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梅梅 《临床荟萃》2007,22(24):1781-1782
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VOD)非常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治疗无良策,病死率高。容易与布-加(Budd-Chiari)综合征混淆。我国民间常应用“土三七”治疗跌打损伤、出血等,但时有引起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及腹水者。笔者总结了经病理证实因口服”土三七”引起VOD6例,以期引起医生的重视。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确诊为VOD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7~68岁。6例均有明确服用中药”土三七”病史,服药总剂量300~700g,服药时间1周至1年,无放疗及化疗病史。用法:4例为新鲜“土三七”水煎服(1例用药1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病理确诊的肝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42.6岁.无临床症状患者6例.腺瘤在肝左叶6例,右叶4例.10例均行超声检查.6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1例行肝动脉造影.10例均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随访5个月~9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综合各项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是最有效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CT及术中超声、术中触诊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一致性.方法 分析70例肝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术前CT检查、术中超声以及术中触诊结果,对四种检查结果与病理及随访结果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超声与病理及随访结果诊断肝肿瘤良恶性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63),术中触诊与病理及随访结果的诊断一致性较低(Kappa值0.38),CT以及术中超声检查与病理及随访结果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分别为0.71及0.89),而术中超声与CT检查之间诊断一致性也较高(Kappa值为0.53).而术前超声与术中超声以及术前超声与术中触诊之间诊断一致性均较低(Kappa值均为0.23).结论 在肝肿瘤诊断评价中,CT与术中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一致性,虽然术前超声与术中触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低,但在临床工作中依然不可或缺,而若能将四者结合应用,将有助于肝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肝豆状核变性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豆状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及首次误诊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神经、精神异常者44例,肝炎、肝硬化36例,关节痛5例。K—F环阳性占94.29%,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占91.80%,血尿酸降低占67.27%。头颅CT或MRI异常占85.41%。常被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肾炎、精神疾患、关节炎、微量元素缺乏、类风湿、癫痫等,误诊率达52.33%。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少年,神经系统及肝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肾脏损害,K—F角膜环是重要阳性体征,头颅CT或MRI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本病易被误诊误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对具有上述易被误诊疾病症者,应及早通过角膜K—F环及铜代谢等检查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土三七(吡咯烷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分析肝脏病变区域体积与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0年3月临床确诊的45例土三七相关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经病理确诊。应用CT兴趣体积法定量测定CT图像中肝脏病变区域体积,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比较HSOS肝脏病变区域体积与临床严重程度关系,Kaplan-Merier方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 45例HSOS患者,临床表现以腹胀(100%)、腹腔积液(93.3%)、黄疸(71.1%)为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不同程度肿胀伴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92.1%)与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期肝实质斑片状和/或"地图状"强化(100%)是HSOS最重要的CT影像学表现。病变区域体积、病变体积与肝脏体积的比值(Ratio)与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患者1年生存率为72.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Ratio(P=0.012)和总胆红素水平(P=0.005)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吡咯烷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肝脏病变区域体积与临床严重程度正相关,病变区域体积与肝脏体积的比值和总胆红素水平是患者生存的可靠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在超声、CT及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证实的40例肝血管瘤病人,均进行超声,CT及MRI检查.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及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对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CT及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92.5%、95%,特异性为68.4%、89.5%、94.7%,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0.005),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高于超声及CT.结论超声可做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采用螺旋CT或/和MRI在定性方面上加以证实,不同方法之间的联合运用,可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例初诊为肝囊肿,后续治疗中发现巨大肝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囊肿与肝囊腺癌间的关系及肝囊腺癌的诊治。方法:分析上海瑞金医院1例初诊为肝囊肿的肝囊腺癌病例及1986年至2013年间文献报道的共42例肝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囊腺癌的诊治和鉴别。结果:初诊为"肝囊肿",最后确诊为"肝囊腺癌"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和腹胀。较常出现水平增高的肿瘤指标为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和癌胚抗原(CEA)。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多囊分隔、囊壁乳头状结节伴钙化等特征时则高度提示为囊腺癌。结论:易与单纯性肝囊肿混淆的肝囊腺癌可借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早期诊断。对于确诊为肝囊腺癌的患者,在肿瘤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例肝脏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治及预后资料。本组6例患者年龄49~72岁,平均59岁;男5例,女1例;有肝炎病史者4例,无肝炎病史者2例;6例患者影像学均提示肝脏占位,2例伴胆管癌栓。术前诊断均为原发性肝癌。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确诊均为肝脏原发癌肉瘤。4例合并肝炎者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癌肉瘤,2例不伴肝炎患者病理检查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肉瘤。6例患者有5例在术后行介入辅助治疗;随诊结果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肝脏原发癌肉瘤非常罕见,术前与原发性肝癌很难鉴别,诊断依靠术后病理。虽经手术切除,预后仍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