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经方都存在着主治多样和一方多证的问题,不过在小柴胡汤的运用中表现更为突出。言小柴胡证,当分广狭之义、当有主次兼变之剐。如从狭义的主要证型而论,当属少阳无疑,但从广义的可用证型而论,则诸证之中,属少阳有之,兼少阳有之,非少阳者也有之。言用和解法,当分正治权变之义、当有隔一隔二之别、如从狭义的和解少阳而论,当以疏气转枢为先,但从广义的和解矛盾而论,则诸法之中,分消表里者属之,调和寒热者属之,兼顾虚实者也属之故对待经方“一方多证”的问题,若分证有主次之别、论病有常变之议、言方有主方与变方之用、论法有正治与权变之分,议药亦有加减与化裁之例、诚如是,则在运用经方时,达到广而不滥、活而不乱,并与时方各知其长、互补其短,使临床选方加减真正能够圆机活法,以应万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张锡纯对《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和麻黄汤的灵活化裁应用,探讨张氏运用经方的变方思想。针对经方病机大多单纯,而临证之时又多遇兼症的情况,张氏用仲景之法而不泥于仲景之方,通过加减变化将经方适用范围极大地扩充,对当今活用经方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祝光礼认为《伤寒杂病论》体现了病证分类与病机的重要性,经方的现代应用关键是把握病机。心气虚水停为心衰的病因病机,主要临证表现有水饮射肺、水气凌心、阳虚水泛瘀血停滞等证象。五苓散、葶苈子大枣泻肺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类方、桂枝茯苓丸等经方适用于祛湿、化痰、祛瘀等祛邪为主,结合良方加味生脉散则有扶正之功。学好用活经方,掌握经方加减应用的思路与方法,懂得合方的组方技巧,临证之时要因人、因证、因时而异,灵活加减方药,以活用经方,古方今用。  相似文献   

4.
经方新用之仝小林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医案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传《伤寒杂病论》于世,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其方简,其意明,其在临床运用之博大,非只言片语可尽,仝小林教授善用经方,以及经方之法,经方之理,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又创症、证、病辨治理论,并以此来指导经方的临床运用,同时配合剂量之变化,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以仝小林教授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为例,分析其经方新用的思路以及症、证、病结合的诊疗思路,并体现其处方计量灵变之魅力,飨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范蕊  辜炳锐  李冀 《天津中医药》2017,34(7):458-460
小柴胡汤乃《伤寒论》少阳证之代表方,刘完素崇尚张仲景之说,临证变守经方之法,据证遣药,加减更选,获效良多。现对其运用小柴胡汤化裁之法治妇人产后诸证变方的配伍特点进行解析,以示名家运用经方权变之要妙,再现"方之精,变也"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总结葛金文教授基于“分经论治”理论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葛教授结合偏头痛部位、性质、证候特点,确定病变所属经络并发现偏头痛责之太阳、少阳、阳明三经,故以“分经论治”理论为指导,因经遣药,经证结合,临床上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偏头痛。其巧妙之处有:一则三经分治,重用引经药;二则多用风药,头居高位,风药轻清上扬,辛散之性可达病所,调和气血,通利关窍,开散郁遏之经气;三则随证化裁,根据各种兼证的偏重加减专药,临床上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医圣张仲景之方称为经方。经方组方严谨,药少力专,主治明确,以其确切的疗效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广泛。然而临床上病症纷繁,病情复杂多变,用单一经方已经不能切中复合的病机时,则要使用经方合方,以使方证相符而获佳效。经方合方即将两首或者两首以上的经方相合为用。方证相合、病机相合、病证相合、体质相合是经方合方的使用原则。经方合方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不良反应。通过列举经方合方验案说明经方合方的确切疗效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导师袁红霞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经典著作的临床与教学研究,临床擅用经方治疗脾胃病及各科杂病,一直遵循"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之理念,临床善用经方,法经方又不拘泥于经方,根据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形成了经方与时方合用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杂症的特色与优势,临床疗效卓著。今笔者录导师临床病案3则,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9.
经方之诞生,为中医临证用药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方组方特色是药精方简,剂型多样;经方制剂有大小峻缓之别,方药煎煮与服法有严格要求与区别;经方运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立方,用药规范严格,合理得当,且随证加减变化又极为灵活,有些用药方法已超越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给治疗复杂疾病指出了思路;经方药物组成与治法有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基本贯穿了方从法立,法从方出,法方一体的精神;经方最大特点是方证对应,临证强调随证治之,随机用药,故一方能治多病、一病能用多方。后世临床医家根据仲景论治疾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精神,临证有用经方原方治病者,也有用经方加味或经方加时方治病者,或根据仲景辨证思维思想与经方所包含的治法而自立新方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秦宝明  刘菊  袁红霞 《河南中医》2014,(7):1229-1230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有和解少阳,泻下阳明之功,原书中用于少阳阳明舍病。袁红霞教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肝硬化。这三种病病机均为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证同则治同,故皆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后世辨证论治之先河.仲景之方,后世谓之经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力专效宏.精研仲景之法,不断扩大经方运用范围,可解决诸多疑难杂症,此为经方无穷魅力之所在.现录经方治疗痛经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袁红霞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胃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痞,方用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以补虚和中,降逆消痞;治疗反酸,方用旋覆代赭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以健脾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结果:上述脾胃病经经方加减治疗后均获满意效果.结论:经方治疗脾胃病效佳.  相似文献   

13.
余观今之业医者选方遣药,随证加减化裁者甚众。不少经方,一经加减变通,几乎失其原意,面貌全非。然医者却津津乐道,某方治病,有桴鼓之验,云云,更有甚者,尚有诡计之人,既不宗经,又无师授,专欲圆利,随意拣药,托名古方,欺世惑众,全然不顾及经方之精义,有损国医之声誉,有碍中医之振兴。古人用药立方,有先陈列病证。后云某方主之;有云某病而某方主之,某方亦主之。若病证有变,则有加减之法附于方  相似文献   

14.
周学平 《新中医》2022,54(6):22-26
《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是久经临床重复验证的效方,经方的变通应用,当以准确把握病机为前提,不能执方不变。抵当汤者,瘀热互结之病机为其应用的依据;半夏厚朴汤者,其病机在气滞痰凝;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凡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者,皆可辨证灵活运用。故抵当汤治抗磷脂综合征、半夏厚朴汤治干燥综合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产后风湿,均为“谨守病机,辨机论治”而用经方之明证。古方今用,活法在人,或用其方,或师其法,或取其意,辨机施治,加减有度,不拘古今之病名,开辟新用途,可提高复杂难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万晓刚教授立足于中医经典著作和理论,对仲景学说研究颇深,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病症,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现摘录万晓刚教授运用经方加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小儿腹泻及低热4则,并予分析,虽不能完全涵盖万晓刚教授运用经方之全貌,但尚可管窥其运用经方的思路,从而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文章详述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口苦、咽痛、口干、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之证,故用四逆散合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干咳案以讲话或进食时干咳为主要表现,伴精神疲倦、怕冷、打喷嚏、咽痒、纳差腹胀、时有紧张等症,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尺脉沉弱,属于阳虚外感夹饮,兼肝郁脾虚之证,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柔肝缓急,兼补脾气。结合文献分析,明确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血、补脾气和缓肝急,凡此三者异常所致疾病,均可单用或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谨守病机、合方治病思想对活用经方、发展经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方治验4则     
郑桂玲 《河北中医》2014,(2):222-223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经典古籍,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其所用之方来源于临床实践,证之于临床,被奉为经典。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遵经方之义,临证加减治疗各种外感病及内伤杂病多效如桴鼓,兹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方即是指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喻昌称经方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药精方简,配伍严谨,力专效宏,效如桴鼓,久用不衰.本人在临床深刻体会到经方如果方证对应,灵活加减,奥妙无穷.现举验案3例,以现经方魅力.  相似文献   

19.
经方精简而疗效卓越,故备受医家推崇。笔者于临证中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常收立竿见影之效,现撷选医案3则,以示其用。  相似文献   

20.
从《金匮要略》的诊疗思维体系出发,探讨肿瘤恶病质的中医诊治思路。肿瘤恶病质可按"虚劳病"论治,治疗上立足"虚劳"的处理原则,运用形气神同调、病证症同治的思维方法,注重气血津液精的整体提升,提倡以炙甘草汤为主方,同时随证处方,据症加减,为构建肿瘤恶病质的经方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