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辅助下,行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CD为14例手术患者经颞窗检测,观察在阻断患侧颈动脉后双侧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变化和Willis环开放情况.结果:通过颈动脉压迫训练,DSA(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和TCD检测发现9例病人(64.3%,9/14)Willis环代偿能力不良,在接受颈动脉压迫训练2~6周后,TCD检测其开放状态和脑侧枝循环建立良好,患侧ACA、MCA血流速度基本达到阻断前水平,颈动脉压迫训练前、后患侧颈动脉阻断时TCD检测对照ACA t=19.278,P<0.05;MCA t=22.278,P<0.05,ACA和MCA训练前后颈动脉阻断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符合颈动脉切除术标准.14例随访1年以上未见肿瘤复发,无1例手术死亡或脑血管并发症.结论:TCD是-种无创伤,重复性好,安全可靠,易被接受的脑血流监测评估手段,对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支循环途径.方法 对67例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者组)和60例无颅内及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对照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CWD)检测.结果 35例狭窄患者中.15例(43%)栓出CCA局限性严重狭窄血流.32例闭塞患者未探及到病变侧CCA血流信号.患者组病变远端的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波形异常,表现为收缩峰圆钝、峰时延长.其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D和CWD检测显示,患者组中79%的患者椎动脉-颈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91%的患者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均未见眼动脉侧支开放的血流表现.结论 TCD和CWD有助于了解CCA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途径,为临床确定诊断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支架成形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2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重度达70%以上),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支架成形术的治疗方式,并利用TCD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TCD检测数据,患者患侧的大脑中动脉Vs、Vm、Vd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PSV、EDV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将TCD用于检测CS患者的脑血流参数值,可有效分析支架成形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数据知,CAS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临床病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支架成形术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2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狭窄重度达70%以上),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支架成形术的治疗方式,并利用 TCD 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后TCD 检测数据,患者患侧的大脑中动脉 Vs、Vm、Vd 均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 PSV、EDV 均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将 TCD用于检测 CS 患者的脑血流参数值,可有效分析支架成形术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数据知,CAS 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临床病状。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综合评价单侧颈动脉阻断脑耐受性的方法。方法 颈动脉临时或永久阻断前 ,常规行临时球囊阻断试验 (TBO)。在临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的同时还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显像、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及经颅多普勒 (TCD)和颈动脉残端压 (SP)监测。结果 DSA显示所有 11例受试者Willis环沟通均良好。仅 1例未通过TBO ,其SPECT相对对称指数 (rS)为 74.5 % ,SP为 6 .8kPa(1kPa =7.5mmHg) (5 5 .0 % )。其余都通过了 45minTBO ,rS为 (97.8± 3.8) % (91.2 %~ 10 2 .5 % ) (P =0 .0 0 2 ) ;SP为(8.6± 1.7)kPa (4 .4~ 11kPa) ,相对SP为 (72 .3± 11.3) % ;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下降率为 (16 .3±6 .9) %。阻断颈总动脉 (CCA) 3例 ,测得颈内动脉 (ICA)血流方向逆转 ,系统血压升高。 1例因置管引起ICA闭塞。结论 本耐受性试验较合理、实用 ,可作为处理颈动脉前的常规准备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6.
Zhang J  Fan XM  Song GW  Yin HH  Gan XZ  Li H  Qian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0):872-876
目的 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体外膜肺(ECMO)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评价体外循环时使用TCD仪进行监护的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Medsonics CDS TCD仪监护系统对14只健康绵羊ECMO灌流全过程CBFV进行连续监测,对ECMO后2周绵羊一般情况和CBFV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其中9只绵羊行脑形态学检查。结果 (1)麻醉对CBFV影响不大;结扎颈动脉后CBFV频谱形态轻度改变,Vs和PI下降,Vm,Vd无显著变化,提示结扎后脑血管处于较前扩张状态,以维持足够的脑血流供应;ECMO灌流对脑血流频谱影响最大,呈非搏动性改变,且CBFV明显降低,主要与MABP及PaCO2低有关,提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但仍对CO2存在反应。(2)ECMO前及ECMO后2周每天测定的绵羊左右两侧CBFV差值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3)ECMO后2周,绵羊一般情况良好,9只绵羊脑组织大体解剖无异常。光镜检查:4只绵羊除有散在小片状软化灶外,双侧脑组织结构正常。结论 ECMO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但对CO2的反应性尚存在,当ECMO操作顺利,是安全的。TCD具有适时、迅速,能长时间连续监测等优越性,TCD脑血流监测对提高体外循环操作和管理水平,以维持ECMO时CBFV相对稳定、减少脑损害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和TCD结合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TIA患者在本次发作后24h内行TCD检测后适时做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60例TIA患者中诊断动脉供血不足者22例,颈动脉系供血不足者38例,伴颈动脉硬化斑块者36例,椎动脉系、颈动脉系均供血不足者37例。结论颈内动脉和TCD结合能较全面地提供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治熟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表现,入院后均完成CTA、CT灌注扫描(CTP)检查,分析CTA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组患者额叶、颞叶、基底节区CBF低于对照组,CBV、MTT、TTP均高于对照组(P0.05);CTA检出正常43支,轻度狭窄9支,中度狭窄12支,重度狭窄23支,闭塞13支,与TCD结果一致性较高(P0.05)。结论 CTA配合CTP检查有助于综合评估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75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0 d入院.查体:神志清晰,左上、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阴性.彩色多谱勒超声(CDUS)检查显示右颈内动脉起始段低回声斑块,面积狭窄率达76.8%.DSA检查发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充盈缺损,直径狭窄率达70%.MRI示脑内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全麻下行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中试阻断右颈总动脉(CCA)和颈外动脉(ECA),经颅多谱勒(TCD)经颞窗监测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FV)示阻断前60 cm/s,阻断后降至0 cm/s.术中在颈总和颈内动脉(ICA)间建立临时转流(shunt),MCAFV恢复至55 cm/s,顺利完成内膜切除和动脉切口缝合.患者麻醉苏醒后对答正确,口齿清晰,肢体肌力同术前.术后1 w颈动脉CDUS复查显示颈动脉内膜光滑,管腔无狭窄,血流通畅.术后1、3、6、12个月复查无脑缺血发作,CDUS检查未见颈动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ΔmV%)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ΔmV%和ΔSP%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TCD结合TBO在CAO后脑对缺血耐受性预测中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氯胺酮对脑血流的作用和影响,我们采用经颅 超声多普勒诊断仪(TCD)监测氯胺酮对小儿脑血流流速的 影响,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ASA Ⅰ级1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例, 女5例,年龄3-7岁,体重14-24kg。术前均行TCD检查, 并与正常儿童40例,年龄3-6岁,进行脑血流流速比较分 析,同时对10例患儿进行氯胺酮麻醉过程中、后的脑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期为麻醉和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成颅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手术组(B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TCD)对术前、麻醉、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六个时程连续监测脑血流速度.结果麻醉后脑血流速度显著下降,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下降22.78%和22.85%,搏动指数无显著性变化;TCD可监测手术对颅内压的影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颅高压和脑血管痉挛.结论TCD可监测麻醉及手术对脑血流的影响,并可监测颅内压.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在小儿体外循环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在小儿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脑血流监测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对13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进行多时间点采样检测,并在CPB开始到主动脉阻断及主动脉开放到停CPB两个时间段进行持续监测,直观地显示CPB过程中的脑血流参数变化及频谱变化。结果以麻醉诱导后的脑血流频谱为对照,CPB开始、主动脉阻断、转流15 min、主动脉开放各时间段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m)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P〈0.01、P〈0.05),而CPB过程中各时间段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独比较麻醉诱导和关胸结束,CBFVm无明显差异(P=0.3652),CPB后血管脉动指数(PI)明显增高(P=0.0112)。结论TCD安全、简便、直观,可实时监测CPB过程中的脑血流参数变化及频谱变化,较准确地反映CPB过程中的脑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次研究是为明确脑积水患者经颅多普勒(TCD)监测结果与患者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3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纳入患者组,在术中行分流前测定患者颅内压,在术前1d和术后5d分别行大脑中动脉( MC As)的TCD监测;选择27例门诊体检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行大脑中动脉TCD监测,监测结果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 患者组行分流术前TCD监测脑血流速度(CBFV)提示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和阻抗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RI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呈正相关(r=0.701,P<0.01);PI与脑积水患者颅内压呈相关性(r =0.426,P=0.015).脑积水患者分流术后颅内压降到正常水平,PI和RI值下降,脑血流速度上升.有1例患者术后第9天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复查CT提示脑室尺寸扩大,TCD检查出现脑血流下降,PI和RI值升高,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再通术后复查CT及TCD,结果均恢复至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可作为评价脑积水患者颅内高压的有效手段,RI和PI值是判断颅内压升高的有效指征.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全程脑保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脑保护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意义。方法2002年1月~2005年8月在全程脑保护概念指导下对30例患者行CEA手术。术前29例患者均行颈部彩色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仅1例行颈动脉造影检查。全身麻醉、选择性颈动脉转流、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脑血流监测、精心而规范的操作是CEA术中脑保护的重要手段。术后脑保护方法是保留气管插管、脑冰帽,维持血压平稳,在TCD指导下应用脱水药物。结果30例患者中有10例行颈动脉转流,转流率为33%。17例(57%)做补片成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全程脑保护概念应用于CEA手术能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家兔脑血流减少对外周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切断双侧窦神经的条件下,阻断单侧或双侧颈动脉血流可致SBP和DBP升高;在同时用六甲双铵处理的条件下,阻断颈动脉血流也可使SBP和DBP升高,且双侧阻断颈动脉血流对SBP和DBP的影响较阻断单侧的明显。这提示脑血流减少所致的血压升高可能还有神经反射外的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实时监测技术在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血管+支架置入(CAS)治疗的37例症状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采用TCD实时监测技术分别对治疗侧大脑中动脉(MCA)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血流生理参数和微栓子信号(MES)进行监测。结果 CAS术后治疗侧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峰值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血管阻力指数(RI)较术前降低(P>0.05)。术中无低灌注状态出现,8例过度灌注现象,通过积极调控血压,均未导致严重的并发症。37例CAS围手术期均可见MES信号出现(7例术前,37例术中,6例术后),其中球囊预扩及支架植入阶段TCD所监测的MES信号尤为显著,占MES总数的68.13%。监测到的MES均未导致临床症状出现。结论 TCD实时监测技术在CAS围手术期,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关于局部脑血流变化和微栓子的实时、动态信息,提示与手术过程有关的卒中事件的可能发病机制,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CD联合CTA及CT灌注成像在评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94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志愿者均采用TCD联合CTA及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与对照组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两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61.09±18.37)c m/s、(5 5.2 6±1 8.6 1)c m/s、(47.28±15.96)cm/s、(41.75±16.22)cm/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42±21.55)cm/s(P0.05)。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达峰时间分别为(8.24±2.39)s、(9.36±2.54)s、(10.17±2.92)s、(10.94±2.75)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12)s(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管开放情况、脑灌注参数等密切相关,TCD联合CTA及CT灌注成像可以综合评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检测预测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缺血事件的价值。方法选择168例TCD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50.0%,但无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首次TCD监测微栓子结果,随访2年分析不同患者脑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68例患者中首次TCD监测有28例(16.7%)发现微栓子,140例(83.3%)未发现微栓子。随访2年内微栓子组有6例(21.4%)发生脑缺血事件,高于无微栓子组12例(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未发现两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TCD监测有微栓子患者脑缺血事件发病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实际中需引起重视,及时给予药物或相应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和TCD结合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TIA患者在本次发作后24h内行TCD检测后适时做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60例TIA患者中诊断动脉供血不足者22侧,颈动脉系供血不足者38例,伴颈动脉硬化斑块者36例,椎动脉系、颈动脉系均供血不足者37例。结论颈内动脉和TCD结合能较全面地提供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治热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