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是海战中的一类特殊战伤,该类伤员的救治是我军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海上及登陆作战的环境特殊,使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员受海水浸泡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伤情复杂[1]。近几年,相关致伤机理和临床救治方面作了不少研究,本文对此简要综述。1动物实验现状与不足1.1现状:国内外均以兔作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实验动物,海水通过直接取自沿海或根据海水理化性质用海盐配制,创面局部予海水浸泡或持续冲洗。研究内容包括:(1)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脑组织的病理变化[2];(2)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女性会阴部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31例海水浸泡女性会阴部严重开放性损伤伤员采用海水浸泡伤综合治疗法,包括早期用淡水或生理盐水对伤口、腹腔、盆腔、脏器的反复冲洗,抗休克、多发伤的手术、早期纠正高渗透压、高钠血症、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复温。观察伤口感染情况、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31例伤员中,伤口感染率为29%,全身感染率为16%;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优良率52%,中度昏迷率16%,重度昏迷率13%,死亡率19%。结论海水浸泡女性会阴部严重开放性损伤临床主要特点是伤因多、创伤机制复杂、严重的多发伤、感染重、海水浸泡伤临床表现突出,海水浸泡所致伤口周围组织与重要器官严重的继发性损伤,全身感染率高且预后差。釆用综合治疗法可提高海水浸泡女性会阴部严重开放性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军事武器的发展使高威力精确制导炸弹成为了海战主要杀伤武器,使腹部炸伤成为海战伤高发伤情。同时,武器威力增大使伤员极易发生海水浸泡状况,发生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本文将分析腹部开放性海水浸泡伤伤情特点,提出针对此种伤情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救治策略,并对该救治策略的未来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鼻-鼻窦恶性肿瘤在头颈肿瘤外科中较常见,由于鼻-鼻窦解剖部位深在,管腔狭窄,解剖精细,构造复杂,故开放性传统手术对鼻-鼻窦损伤和破坏性较大,并发症多且重,而鼻内镜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可以克服传统手术的这些缺点。本文就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优点、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方法及效果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海水浸泡后的伤口清创缝合与青霉素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浸泡后的伤口治疗,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报道。为对平时和战时落水伤员的伤口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年3—5月在我国南海远海区进行了海水浸泡伤口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群体伤员伤情的发生、分类、急救人员的调动、分工、以及整个急救过程进程探讨,急救原则: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优先分出危重伤员,分类处理,危重休克伤员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鼻导管吸入氧气,迅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对颅脑损伤者应有效保护脑,防止脑缺氧;对开放性损伤、四肢骨折、内脏出血等需紧急手术,并对清醒伤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预防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陈肖松 《安徽医学》2011,(10):1781-1783
海水浸泡开放性创伤的研究多与海洋军事科学相关,海上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在海战及登陆作战中,创伤不可避免,由于特殊的作战环境,海水接触战伤创面的情况会经常发生。此外,随着物质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逐渐深入,海事活动频繁,因事故落入海水的人员也可能遭受到开放性创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威胁。我们对于既往海水浸泡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的疗效选择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陆地组 2 0 0例 ,用常规治疗 ;海水浸泡组 35例 ,除常规治疗外 ,还采用高频喷射通气、尼莫通等治疗。结果 :陆地组生存率为 97% ,海水浸泡组为 94 %。海水浸泡组与陆地组相比疗效较差 (P <0 .0 1)。结论 :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的生存率虽不如陆地组 ,但与有关报告相比明显提高。因此认为采用高频通气和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海水浸泡开放性颅脑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开放性颅脑外伤海水浸泡动物模型,研究其伤情特点.方法 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轻型颅脑外伤海水浸泡组、中型颅脑外伤海水浸泡组、重型颅脑外伤海水浸泡组和重型颅脑外伤生理盐水浸泡组.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外伤,致伤后将大鼠局部损伤的脑组织浸泡在人工海水或生理盐水中,构建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病理学、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等变化.结果 建立的动物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遭海水浸泡的开放性颅脑外伤伤情特点.随脑外伤程度的加重,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脑组织病理学、脑含水量、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逐渐加重;同等伤情下海水浸泡组脑组织坏死和出血等病理改变较生理盐水浸泡组明显加重;浸泡后24 h,同等伤情下海水浸泡组较生理盐水浸泡组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等均有显著加重.结论 制作的大鼠模型可模拟不同程度开放性颅脑外伤遭海水浸泡后的伤情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海水浸泡腹部开放性损伤对大鼠体液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了解腹部开放性损伤的大鼠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机体体液代谢的变化。方法:观察雄性Wistar大鼠腹部开放性损伤条件下,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大鼠血浆的水、电解质、晶体渗透浓度、红细胞体积分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变化,并设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作为对照。结果:与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相比,高渗海水进入腹腔后1h,大鼠血浆Na^+,K^+,Cl^-浓度即显著升高,HCO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子宫损伤的临床特点,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37例海水浸泡子宫损伤伤员采用海水浸泡伤综合治疗法,包括早期用淡水或生理盐水对伤口、腹腔、盆腔、脏器的反复冲洗,抗休克、手术、早期纠正高渗透压、高钠血症、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复温。观察伤口感染情况、临床治疗结果和子宫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7例伤员中,伤口感染率为11%,全身感染率为8%;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优良率为62%,死亡率为14%;32例存活病人中,12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结论海水浸泡子宫损伤临床主要特点是创伤因素多、严重的多发伤,海水浸泡所致伤口周围组织与重要器官严重的继发性损伤,伤口与全身感染率高且预后差。釆用综合治疗法可提高海水浸泡子宫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海水浸泡结肠创伤一期手术经肛双管引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战及登陆作战中,常见开放性结肠创伤并海水浸泡。探讨经肛吻合修补口上下腔内双管引流在海水浸泡结肠创伤一期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战伤的救治水平。本实验在南海某海域以狗乙状结肠火器伤、刀刺伤并海水浸泡为实验模型,探讨结肠创伤并海水浸泡后,经肛吻合修补口上、下置管腔内引流结肠切结除一期吻合或修补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兔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min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干预结束后0、3、8h在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在干预结束后3h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干预结束后8h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干预结束后8h才出现明显的水肿,但水肿呈现进一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高峰的出现,但发生的创伤性脑水肿重于单纯创伤。  相似文献   

14.
海水浸泡严重开放性颌面部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观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海水浸泡颌面部创伤伤员采用海水浸泡伤综合治疗法,包括早期用淡水或生理盐水对伤口的反复冲洗,抗休克、手术,早期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酸中毒,抗感染、复温。观察伤口感染情况、临床治疗结果和功能恢复结果。结果 127例伤员中,伤口感染率为3%;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优良率为86%,死亡率为2%,均死于颅脑伤;12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91%。结论海水浸泡口腔颌面部创伤,临床主要特点是伤口周围组织和主要器官损伤严重,伤口感染率高及预后差,综合治疗法可提高创伤疗效。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基本病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海战中随着武器效能的不断提高 ,以及海事活动的日益频繁 ,海上烧伤伤员逐年增加 ,伤后接触海水或沉船落水极易发生。烧伤伤员被海水浸泡后对伤情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航海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将重点讨论烧伤后海水浸泡对机体基本病理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1 海水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 ,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镁、钙、钾盐等。其中Na ,Cl- 的浓度约为血浆的 4~ 5倍 ,K 的浓度约为血浆的 2~ 3倍。海水偏碱性 ,pH 8 0~ 8 2 1[1] ,其渗透压可达 130 0mOsm/kgH2 O ,约为血浆的 5~ 6倍[1] …  相似文献   

16.
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海水浸泡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利用改进的兔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min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干预结束后0、3、8h在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在干预结束后3h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干预结束后8h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干预结束后8h才出现明显的水肿,但水肿呈现进一步加重趋势。结论 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高峰的出现,但发生的创伤性脑水肿重于单纯创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对犬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12只犬作腹部开放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普通治疗组经海水浸泡后,给予一般急救处理;双嘧达莫组经海水浸泡后给予一般急救处理,同时输注双嘧达莫。检测两组血液5-HT水平、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腹部伤犬海水浸泡后,与普通治疗组比较,双嘧达莫组血液5-HT水平更高,但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结论双嘧达莫治疗腹部伤合并海水浸泡犬,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但不能降低血液5-HT水平。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海损事故中,女性伤员达到了26%,随着女兵进入大型舰船服役,演练时将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的女性伤员[1]。有关海水浸泡女性创伤伤员的临床特点与现场救援特点报告较少[2],本研究对2008-01-02/2013-01-12月海上灾害事故救援和收治海水浸泡女性创伤伤员2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海难的发生特点、女性伤员的致伤特点、临床特点、救护特点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和处理此类骨折的主要目标,强调做好急救处理的重要性。文中分别介绍了现场急救和医院急救处理。现场急救包括伤口包扎、止血、临时固定和安全运送等措施。伤员到达医院后,要尽快对伤情作出估计和制定初步急救方案,要把抢救伤员生命放在首位,待全身情况平稳后尽早进行彻底清创,将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性骨折,防止伤口感染,并对骨折作适当固定,争取骨折早日愈合,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平时海上灾害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提高海上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 对56例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患者进行现场和院内综合急救,现场急救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抗休克,早期纠正高渗、高钠、高氯血症,纠正酸中毒,抗感染,复温,己酮可可碱(PTX)的应用,院内急救包括手术、胸腔冲洗和有效的术后处理.结果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