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江浙地区两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与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K-B法检测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方法检测4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qacE△1-sul1、mer、tnpA、tnpU).结果 两所医院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阿米卡星药物敏感性尚好,对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极高,PAE检出qacE△1-sul1基因(48.6%、45.0%)和merA(11.4%、5.0%),tnpA、tnpU未检出.结论 PAE连续分离株携带qacE△1-sull、merA基因是细菌呈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病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病人所分离的该菌,并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结果 3年间分离出37株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32.4%(12/37)、感染科(呼吸科)18.9%(7/37)、骨科16.2%(6/37)、普外科16.2%(6/37)、内-科(神经、消化、血液、肿瘤、综合)10.8%(4/37)、其他科5.4%(2/37)。其中痰标本51.4%(19/37)、咽拭子21.6%(8/37)、分泌物16.2%(6/37)、血液5.4%(2/37)、其他5.4%(2/37)。该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7%、16.2%、32.4%、32.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分别为56.8%、51.4%、51.4%。结论我院住院病人该菌监测结果显示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的敏感性,β-内酰胺酶类头孢抗生素耐药性呈升高的趋势,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耐药性,探讨其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为烧伤患者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对26株分离于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型整合子检测;用K—B纸片法检测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分析1型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关系。结果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携带1型整合子16(61.5%);整合子阳性菌株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93.8%)、环丙沙星(87.5%)、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62.5%)、阿米卡星(56.2%)、安典南(50.0%)、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43.8%)、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37.5%)。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耐4种以上抗生素)为61:5%(16/26),其中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占93.8%(15/16),阴性菌株多重耐率为10%(1/10),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株(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阳性携带率较高,并与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毕爱芬 《现代保健》2013,(16):134-137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现况与其耐药基因携带率,并分析与亚胺培南耐药关系。为预防临床感染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方法:临床收集2010—2012年患者标本并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检测,而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在2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测出80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占37.03%,其IMP与VIM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8.75%(23/80)与11.25%(9/80),其中9株携带VIM基因的菌株都对亚胺培南抗生素耐药,而类整合子检出率高达82.5%(66/80),其中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中整合子阳性率占85.71%(48/56)。结论: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医院内广泛传播,需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及管理,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的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86株,其中痰及咽拭子共分离出243株,其构成比为62.95%,同时分布最多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与呼吸科.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其中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钠、替卡西林、头孢呋辛的敏感率较低,其敏感率分别为:7.25%、33.16%、38.86%、42.7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感染及耐药性已十分突出,临床用药应在药敏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敏感性好的抗菌药物进行合理用药,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茵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科室按标准方法采集送检标本,采用美国BDBBLCrystal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执行。结果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9.4%;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1.3%;其余被检测抗茵药物的耐药率在12.9%~50.8%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级医院应严格贯彻抗茵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于干诊三病房(53.9%),主要以痰液分离最多(91.3%);其耐药率分别为:复方新诺明(100%)、头孢噻肟(83.94%)、庆大霉素(53.42%)、头孢他啶(51.83%)、氨曲南(50.55%)、头孢西林(50.27%)、环丙沙星(48.62%)、左氧氟沙星(44.95%)、妥布霉素(43.38%)、头孢毗肟(42.66%)、阿米卡星(26.3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7%)、美罗培南(16.90%)、亚胺培南(14.3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我院分离出的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调查,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素产生不同的耐药性.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特点,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与耐药性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12月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K-B法对4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差异将其分成普通组23株(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和泛耐药组17株,对40株细菌利用PCR法扩增耐药相关基因,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普通组23株占57.5%,泛耐药组17株占42.5%,普通组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8.7%、0、8.7%、4.3%,泛耐药组耐药率分别为94.1%、52.9%、100.0%、100.0%、100.0%,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VIM、aac(6′)-Ⅰb、aac(6′)-Ⅱ、ant(2′)-Ⅰ基因检出率分别为0、100.0%、100.0%、52.2%,泛耐药组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7.1%、70.6%、70.6%、100.0%,两组基因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机制之一,OprD2表达缺失与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不是细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决定性因素;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季铵类、双胍类消毒剂耐药。  相似文献   

10.
周燕  马凯  刘娟 《中国保健》2010,(7):42-43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6~2009年分离出的14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ATB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茵对多粘菌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其次是氨基糖甙类和头孢3、4代,耐药性较高的是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既具高度抗菌活性,又具低耐药可能性的药物才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分离自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aF、trbC)、转座子遗传标记(tnsA/Tn7、tnpA/Tn21、ISCR1、ISCR3/14、IS1133、IS26、ISpa7、ISkpa6、ISkpn7)、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intⅠ2、intⅠ3),共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tnpA/Tn21、IS26、ISpa7、intⅠ1等4种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0%)、2株(10.0%)、7株(35.0%)、11株(55.0%),其余11种基因未检出;只有8株(40.0%)未检出所进行检测的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但12株(60.0%)携带了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阳性检出基因可分为6种构成模式,其中(tnpA/Tn21+ISpa7+intⅠ1)模式检出率最高,为6株(30.0%)。结论 20株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但检出的3种转座子和1种整合子遗传标记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呈多耐药的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β-内酰胺类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并探讨产AmpC酶基因对其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EDTA协同试验检测β-内酰胺类酶,PCR扩增β-内酰胺类酶耐药基因及其序列测定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11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β-内酰胺类酶菌85株(75.9%),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35.3%;耐药基因TEM、SHV、OXAI、MP-1、AmpC、VIM-2阳性率分别为53.57%、10.17%、2.71%、4.46%、46.43%、16.96%,且有42.85%的菌株表现为多基因耐药。结论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耐药基因以产TEM、AmpC为主,少部分产SHV、OXA、IMP-1、VIM-2,产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血液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携带情况,并分析整合子与其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2008年自血液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42株,仪器法鉴定,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简并引物PCR法扩增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对阳性PCR产物采用HinfⅠ内切酶作限制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4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耐药率显示,有54.8%的菌株表现出对12种抗菌药物耐受,45.2%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Ⅰ类整合子,PCR-RFLP结果显示,均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血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检出率逐年上升;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及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PAE)中,Ⅰ类整合子及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ICU分离33株PAE,采用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和qacE△1-sul1基因)及22种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结果33株PAE中,oprD基因均存在缺失突变,其他23种基因intⅠ1、qacE△1-sul1、blaIMP、blaVIM、blaTEM、blaSHV、blaOXA-10群、blaCARB、blaPER、blaVEB、blaGES、blaDHA、blaOXA-1群、blaOXA-2群、blaBEL-1、blaCTX-M-1群、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catB和cml1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PAE中不存在Ⅰ类整合子、oprD基因缺失突变率很高,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及菌株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药敏试验用PhoenixTM-100鉴定药敏系统检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修饰酶基因和消毒剂抗性基因,采用PCR检测并用DNA测序仪证实。结果19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8.9%、59.5%、45.8%、77.4%、34.2%、38.4%、15.3%、6.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5.3%、21.0%;2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blaVEB、blaGES和blaCARB阳性率分别为9.5%、9.5%和57.1%,oprD2基因缺失率达95.2%;TEM、SHV、OXA、PERI、MP、VIM、SPM、GIM和DHA编码基因均阴性;aac(6′)-Ⅰ、aac(6′)-Ⅱ和ant(2″)-Ⅰ,在2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61.9%和66.7%,qacE△1-sul1基因的阳性率为66.7%。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已携带多种耐药基因,oprD2基因缺失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耐受亚胺培南重要原因,聚类分析表明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进行判读;血清分型采用日本生研株氏会社分型血清;用SPSS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卡方分析。结果 405株PAE分型率为92.1%;以G、F、E、B、I型为主,共占76.8%;主要血清型PAE对临床常用的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PIP 13.7%~66.7%、TIM 29.3%~68.3%、TZP 13.7%~61.7%、ATM 18.3%~43.1%、CAZ 8.3%~23.5%、FEP 10.0%~18.5%、IMP 8.3%~21.6%、GEN 19.6%~66.7%、CIP 13.7%~60.0%、AMK 9.8%~17.6%、SXT 90.2%~98.2%,经X^2检验,各主要血清型对ATM、CAZ、FEP、IMP、AMK、SXT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IP、TIM、TZP、GEN、CIP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E血清型以G、F、E、B、I为主,不同血清型的PAE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有差异,临床应合理谨慎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株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7.
绍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对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4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IMP、VIM和oprD2基因等3种基因检测和测序.结果 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均检出VIM基因,经比对分析为VIM-2型;无IMP基因检出,oprD2基因均无缺失.结论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由VIM-2型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HAI) is effect on patients for the time of staying in the hospital.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ncluding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re the most dangerous biological agents in nosocomial infections.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3 classes of integrons carrying to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P. aeruginosa strains collected from Nemazee hospital.Methods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clinical P. aeruginosa isolates were collected from Nemazee hospital.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solates was performed by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s.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ing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disk diffusion method against imipenem and meropenem. The int1, int2 and int3 genes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esultsSeventy-five clinical isolates of P. aeruginosa were recovered from various clinical infections. A carbapenem-resistant phenotype was detected in 42.7% (imipenem) and 29.3% (meropenem) of isolates. As the PCR results, 48 (64%) and 15 (20%)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being positive for class 1 and class 2 integrons, respectively. Class 3 integrons were not found among the studied isolates.ConclusionsOur data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lass 1 and 2 integrons in carbapenem resistant P. aeruginosa strains. Therefore, integr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quisi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genes among these pathogens, so, manage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policies and the 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 is essential for control the spreading of 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19.
6014份痰液标本中检出32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为PAE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09年1~9月PAE感染情况,对分离的329株PAE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活性最好的依次是多黏菌素B、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32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90.0%;对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头孢噻肟耐药率也达到73.9%。结论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应严格控制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相似文献   

20.
5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学分型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4年8月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血清学分型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对各种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到的59株PAE用日本生研公司的分型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 结果 59株PAE中可分型的有56株,分离率为94.9%,对PAE保持较高抗菌活性且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巴唑等;不同血清型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所不同. 结论 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不同血清型的耐药率有差异,对PAE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分析,有助于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