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胆管汇合异常(PB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指胰管与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PBM因其与众多胆胰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被广泛关注。笔者就其分型、病理及病理生理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MRCP) 和内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realjunction,PBM)病例的检出率有较大幅度提高,PBM与胆胰部疾病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概念首先由Kozumi和Kodama于1916年提出,他们是从先天性胆管囊肿的病例中发现胰胆管汇合的异常。直到1969年,Babbitt等从病因学方面报道了PBM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相关性后,PBM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无论其是否合并有胆管囊肿。随后的研究也表明,PBM不仅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关,还与胆道结石、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最近许多研究者发现PBM与胆胰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2,3],这为研究胆胰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类型,始动因素是胆道疾病阻塞胆胰共同通道导致胆胰管同时梗阻,因此,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构型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胆胰管汇合方式可分为无合流、正常合流和异常合流(PBM)。无合流(U型)不会引起胆源性胰腺炎。正常合流中,V型可因结石压迫胰管引起胰管开口进行性水肿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短Y型易同时阻塞胆胰管导致胆源性胰腺炎;长Y型若结石小未堵塞胰管开口,胰液能流入胆管缓冲了胰管压力而不易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异常合流中,C-P型若结石排出时阻塞胰管或P-C型若结石长径过长阻塞胰管均将导致胆源性胰腺炎。因此,应依据胆胰肠结合部不同的解剖学分型防治胆源性胰腺炎,对于V型和短Y型病人应及时治疗胆道结石。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和精准的影像学评估,胆胰肠结合部的解剖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生及防治的关系仍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胰胆管汇合异常(PBM)为胰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先天性疾病。PBM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往往被一系列的胆胰疾病所掩盖;PBM也因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胆管结石等胆胰疾病及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而逐渐被关注。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创新发展, 内镜微创治疗手段或许可以为PB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有望达到内镜微创介入纠正胰胆管汇合部结构异常的目标。本文就PBM的定义、内镜诊断、发病机制及内镜治疗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BM)与胆胰疾病发生的关系,评估应用内镜诊疗PBM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接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疗的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筛选出31例PBM患者(良性组23例,恶性组8例)。又据胆管直径将其分为胆管扩张型和胆管未扩张型2...  相似文献   

6.
汪健  郭万亮 《肝胆外科杂志》2012,20(6):470-471,478
胰胆管合流异常(PBM)是由于胆管和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提前汇合、共同通道过长致使十二指肠乳头部Oddi括约肌不能控制和调节胰胆管汇合部,从而引起胰液、胆汁反流[1],最终产生一系列胆道和胰腺疾病。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胰、胆胚胎形成时  相似文献   

7.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PBM)致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1例经B超诊断为胆总管囊肿患者行ERCP检查,检查时经选择性胆管插管抽取胆汁检测其中淀粉酶(AMS)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21例PBM均合并CCC,其中13例为胆管合流型(C-P型),8例为胰管合流型(P-C型) PBM。21例胆汁中AMS及C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P型较P-C型升高更明显(P<0.05)。 结论:PBM可能是CCC形成的解剖学基础,胰液返流至胆管,被激活的高浓度胰酶破坏胆管壁,则可能是CCC形成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的诊治过程。方法 对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经生化检查、胆胰管水成像(MRCP)、上腹部CT等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低位胆管梗阻。采取开腹胆道探查、胆道镜检查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缩小,与周围大网膜膜性粘连,肝十二指肠韧带水肿,胆总管扩张呈充盈状态。胆道镜下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壁炎性水肿较重,大量纤维素附着;胆总管末端通畅,可见胰管开口,进而诊断为胆胰合流异常。以胆道镜从胆总管内取出1枚结石,约2.0 cm×1.5 cm× 1.0 cm大,质硬,表面光滑;另取出1枚胆管铸型,约3.5 cm×0.3 cm×0.3 cm大,质脆易碎,表面粗糙。该患者的手术顺利,切除胆囊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慢性胆囊炎改变。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胆汁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复查上腹部CT提示无结石复发,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 非肝移植胆管铸型较少见,胆胰合流异常是非肝移植胆管铸型和胆管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胆道镜是清除胆管铸型和观察胆管内结构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胰胆管合流异常( 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合流,通常明显伴有一个长的共同通道.由于胰胆汇合部失去Oddi括约肌的控制,胰液和胆汁的逆流持续发生,导致胆道和胰腺的各种病理变化.PBM和胆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的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的病因学关系仍然不清楚.另外,PBM被认为是导致胆道肿瘤的高危因素.虽然共同管长度和胆汁淀粉酶是诊断PBM的重要依据,并且完全胆囊、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这一术式已被广泛采用,但仍存有争议.现就PBM与CC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胰胆管汇合异常是指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的一种少见的解剖异常 ,可引起许多胆胰系统疾病。我院 2 8例术后胆道造影患者中 ,有 8例出现主胰管显影 ,其中 3例清晰显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 ,现对其作一报道。病历摘要例 1:男 ,5 7岁。无痛性黄疸 10d以“肝门部胆管癌”住院。术中见 :肿瘤位于肝门部 ,直径 4cm ,固定。以胆道探子扩张右肝管 ,置入 6cm长镍钛记忆合金胆道支架 ,胆总管内置 1根引流管 ,肿瘤表面以钛夹标志。术后 10d经胆管引流管行胆道造影 ,见胆总管直径 0 .8cm ,肝内胆管直径 1.0cm ,主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