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道复苏联合大承气汤在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道复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肠功能评分,PCT、CRP、TNF-α、IL-1、IL-6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两组的肠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的PCT、CRP、TNF-α、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TNF-α、IL-1、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复苏联合大承气汤可促进危重症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交互作用及肠道微生态调整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0例危重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治疗。依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将患者进行危重症分级,并检测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凝血功能(APTT、Fib、D-D)及肠道屏障功能(NO、DAO、D-乳酸)水平,分析危重症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交互作用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肠道菌群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显示,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肠道屏障功能NO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肠道菌群肠球菌、凝血功能APT、Fib和D-D、肠道屏障功能DAO和D-乳酸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肠道菌群肠球菌、凝血功能(APTT、Fib、D-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时机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内营养时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进入ICU 48 h内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入住ICU 3 d后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评分与血清PCT、CRP、前白蛋白(PA)、清蛋白(Alb)水平,入ICU后7 d,统计两组患者完全肠内营养例数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胃肠道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的PCT、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A与Al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低于对照组,PA与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18例患者完全肠内营养,对照组7例完全肠内营养,8例完全肠外营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门诊的产后抑郁患者120例,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自愿者为健康组,产后抑郁患者给予连续8周针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入组时比较,针灸组治疗4、8周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8周时EPDS、HAMD、PSQI评分低于治疗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针灸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健康组,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4周和8周时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升高,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8周时肠道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肠球菌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有效改善产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其可能通过脑肠轴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崔路佳  王裕宣 《海南医学》2014,(20):3014-30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并按照入组时疾病状态分为活动期组62例和缓解期组32例,与同期健康查体对照组50例进行大便菌群结构和细菌数量比较,同时检查三组人群中的内毒素、TNF-α、IL-6、IL-10、IL-4水平并分析这些炎性指标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发作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数量明显较少,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菌群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酵母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组的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而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及TNF-α与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呈正相关;IL-6与乳酸杆菌、真杆菌呈负相关,与肠球菌呈正相关;IL-4与小梭菌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呈正相关;IL-10与消化球菌呈正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体内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抑炎因子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CHB患者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予替诺福韦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对照组予替诺福韦口服。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粪便标本中菌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LT、AST、TBIL、GG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GGT下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作为治疗CHB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方嗜酸乳杆菌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粪便隐血试验阴性率、Hp转阴率、肠道粪菌培养结果、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粪便隐血试验阴性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B/E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和B/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酵母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I...  相似文献   

8.
刘巧云 《大家健康》2016,(3):105-106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41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疗程4 w,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83%,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21%,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且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241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疗程4 w,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83%,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21%,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且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平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平溃汤治疗。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基础上采用扶正平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提高肠道菌群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