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T-MRI)对预测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偏头痛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DT-MRI检查两组胼胝体,比较两组胼胝体各部分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比较观察组中有效病例和无效病例的胼胝体各部分的FA和ADC值,分析胼胝体各部分FA值对预测针刺疗效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为89例,无效27例;有效患者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FA值明显高于无效患者(P<0.05);有效和无效患者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FA值...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其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意义。 方法:选取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测量患者不同部位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对患者的神经缺损、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各个部位的 FA 值均高于康复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训练后 1 个月、训练后 2 个月和训练后 3 个月的 FM 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患者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对评估其康复训练效果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受损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DTI技术三维重建20例脑卒中患者病变侧CST,分析CST受损情况与针灸治疗前后患者Brunnstrom肢体评分的关系。结果:针灸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CST损伤程度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相关,脑卒中患者CST受损部分越少,早期针灸治疗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越好。结论:DTI显示的CST受损情况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相符,有助于病情的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5.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发展和深化,目前主要用于脑部尤其对脑白质的观察、追踪,脑发育和脑认知功能的研究,脑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脑部手术的术前术后评估,以及放射性脑损伤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视放射为后视路中较易受到累及的部位,视放射病变引起的视功能改变是神经眼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的影像手段对视放射纤维束的成像缺乏特异性,因此该类疾病易被漏诊和误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er imaging,DTI)。它可以显示常规磁共振技术(MRI)所不能显示的神经纤维的细微解剖结构变化,并可通过三维重建图清晰地勾划出脑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和分布,是目前唯一无创性活体研究脑白质结构及白质束形态的检查技术。DTI技术为研究视觉通路纤维束提供了可能,也为神经眼科特别是后视路疾病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预测疗效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偏头痛患者120例,根据住院病号末位数的奇偶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予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量表(MSQ)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DTI参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S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的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有效106例,无效14例;有效患者胼胝体体部、内囊前肢和皮质脊髓束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均高于无效患者(P<0.05);有效患者胼胝体膝部平均扩散率(MD)低于无效患者(P<0.05);胼胝体体部、内囊前肢和皮质脊髓束FA值、胼胝体膝部MD值预测治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679、0...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预后康复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 至 2020 年 10 月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收治的 96 例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组,
治愈的 52 例患者分为甲组,病情改善的 32 例患者分为乙组,病情无明显改善的 12 例患者分为丙组。三组患者皆接受 DTI
技术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患者患侧 DTI 技术检查结果比较,在平均扩散系数(DCavg)与衰减指数
(Exat)上,甲组低于乙组、丙组,乙组优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部分各向异性(FA)与容积
比各向异性(VRA)上,甲组高于乙组、丙组,乙组优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健侧的所
有 DTI 技术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TI 技术用于脑梗死亚急性期的检测效果理想,能
够准确评估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 MRI 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丰顺县人民
医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38 例轻度 CSM 患者为观察组,选取 36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
象进行 3.0T MRI 扫描,对其 DTI 进行分析,观察其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观察
组研究对象 ADC 值比对照组高,FA 值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 C3 ~ C4 水平颈
椎 ADC 图像呈蓝绿色均匀信号,脑脊液呈橘红色信号。FA 图像中,C3 ~ C4 水平颈椎信号为红色均匀信号,脑脊液为蓝绿
色信号。观察组研究对象 ADC 信号为不均匀的绿色信号,ADC 值也较正常值显著升高,说明其扩散能力变强。而由于脊
髓受到压迫,其 FA 图像会转变成不均匀的淡红色,甚至变为黄色斑片状信号区。结论:采用 MRI DTI 对轻度 CSM 患者进
行临床诊断,能够通过其信号变化和 ADC 及 FA 值的定量分析,评估脊髓神经受损程度和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12 月期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脑转移瘤患者 50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放射治疗,共有病灶 79 个。利用 DTI 和常规 MRI 增强对放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在放射治疗前 1 周、放射治疗后 1 个月和放射治疗后 6 个月分别进行检查,共选择病灶 64 个,对放射治疗前后所有病灶的 FA 值和 ADC 值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放射治疗后,病灶的 ADC 值随时间增长呈上升趋势;与放射治疗前相比,放射治疗后 1 个月、放射治疗后 6 个月,病灶 ADC 值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治疗前后不同时期 FA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后,利用 DTI 对病灶实施监测,FA 值变化不明显,而 ADC 值可以早期反应放射治疗后的微观病理学变化,可对放射治疗效果进行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针刺康复并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住院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对照组只配合针刺治疗,评定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治疗2个疗程,15例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5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1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日本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日本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 <0. 05)。[结论]穴位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对缺血性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3例)接受电针治疗,对照组(18例)接受康复训练配合穴位经皮电刺激疗法,安慰针刺组(25例)接受康复训练配合穴位安慰针刺治疗。3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疗程20次。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变化。 结果 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安慰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4.0%,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患者总体情况、进食持续时间、身体不适发生的频率、情绪变化、进食的愿望、社交功能、疲劳及睡眠、精神健康等方面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 针刺能够提高缺血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lsy),患者吞咽功能重塑的干预效应.方法:将72例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ld,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共治疗42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项针能够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将63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才藤荣一7级评价法为观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研究针刺时机(A因素,A1为1~10 d,A2为11~20 d,A3为21~40 d)、选穴配伍(B因素,B1为项穴,B2为项穴+舌咽穴,B3为项穴+舌咽穴+辨证取穴)、针刺深度(C因素,C1为浅刺,C2为中刺,C3为深刺)、疗程(D因素,D1为治疗2个疗程,D2为4个疗程,D3为6个疗程)4因素3水平的不同搭配组合方案,对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初步确定脑梗死吞咽障碍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结果 4因素3水平的最佳水平及搭配方案(直观分析)为A1(或A2)B3C3D2,即在病程20 d内,选用颈项部、舌咽部穴位,配合辨证选穴,采用深刺法,治疗4个疗程能取得最好的效果。4因素的作用主次比较(方差分析)显示,因素A、C为显著因素(P0.05),因素B、D为不显著因素(P0.05)。显著因素A、C不同水平间的优劣比较(多重比较)显示,A1或A2优于A3(P0.05),C3优于C2、C1(P0.05),C2优于C1(P0.05)。结论对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病程1~20 d内(A1或A2),采用项部穴(B1)为主,或结合舌咽穴(B2),或配合辨证取穴(B3),行深刺法(C3),治疗4~6个疗程(D3),为脑梗死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针刺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