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实验表明,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冰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冰片的包封率和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最佳工艺,并包合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冰片的最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在一般温度下β-环糊精与冰片的配比为8:1,包合时间为45 min,冷藏时间12h.结论:该包合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包合率与包合物收率高,适用于研制伤益凝胶.  相似文献   

3.
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冰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经薄层色谱、X线衍射、相溶解度曲线、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冰片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冰片,使冰片在水中溶解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冰片的最佳工艺,提高其主要有效成分龙脑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龙脑包合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胶体磨法包合的最佳工艺;对包合物进行薄层色谱(TLC)鉴定;采用热重分析(TG)对冰片的β-CD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采用胶体磨法进行包合的最佳工艺为冰片与β-环糊精比例为1∶10,碾磨时间为20 min,加水量为1.5倍;TLC检验说明冰片经包合形成了包合物,TG分析冰片与β-环糊精之间确实已形成了包合物,并且被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加。结论优选工艺所得龙脑包合率为98.1%,且β-CD包合可有效增加冰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作用,减少其在生产和贮存中的挥发.方法 应用正交设计法,以2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结果 包合率可以达到98.00%.结论 该工艺适合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冰片的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方法:冰片分别用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研磨包合,采用气相色谱考察了包合物中冰片的稳定性。结果:冰片采用环糊精包合后可显著提高其稳定性,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更好。结论:冰片经环糊精包合后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且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澄明度优于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菊黄上清含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含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冰片环糊精包含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温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冰片,且在制剂中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吓,包合物中冰片含理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实验表明,冰片β-环瑚民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成于单纯冰片。  相似文献   

9.
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搅拌法制备吡罗昔康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制备包合物的最佳搅拌时间为5.5h;3批包合物含量均为22~23%;包合物的主、客分子比为1:1。样品用X -射线衍射法及NMR法測定证明炎痛喜康与β-CD确己形成包合物,炎痛喜康的笨环部分被包入β-CD空腔内。  相似文献   

10.
酮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应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酮康唑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混合搅拌法制备酮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经薄层色谱、X-衍射及差热分析图谱等鉴定,确证为包合物。结果 制备包合物的最佳主客分子摩尔比为1∶1,最佳搅拌时间为5 h,6批包合物包合率在71.59%~73.63%之间。结论 酮康唑β-环糊精包合物可提高酮康唑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孜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孜然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使用红外光谱法、差示热扫描量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进行表征,考察其稳定性,并测定包合常数。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孜然油与β-CD投料比为1∶8,包合物温度40℃,β-CD与水的体积比1∶10,包合时间2 h。红外光谱法、差示热扫描量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均显示形成了包合物。包合物且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包合比为1∶1。结论孜然挥发油包合工艺重复性好,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活血止痛胶囊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胶囊中胶体磨包合冰片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包合物中龙脑的含量、龙脑的利用率和综合评分为指标,研究物料比例、碾磨时间及加水量对使用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物料比例(mol∶mol)1∶1,碾磨时间40 m in,加水2倍量。结论:经实验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包合率,并且包合时间短、能耗低,使用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薄荷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结果: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为:薄荷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薄荷油无需稀释,挥发油包合率为86.O%。结论:该法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β-环糊精(β-CD)包合茱萸和胃止痛胶囊中冰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建立包合物中冰片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用包合物收率和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色谱条件以PEG-20M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10%,3m×φ3mm,柱温14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水杨酸甲酯为内标,样品用甲醇超声处理。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冰片与β-CD重量比为1:6,β-CD与加水量比为1:10,包合超声时间30min,包合温度30℃。冰片在0.7146-4.2878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1.97%,RSD为1.77%。结论:3批验证性试验表明冰片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冰片含量测定的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刚  许建华  李魏娜  宁春玲 《中药材》2004,27(12):946-948
目的:制备了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以增加难溶性药物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包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荧光光谱法、薄层色谱法、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验证.结果:制备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条件为姜黄素与β-环糊精投料摩尔比为1: 1,乙醇浓度为40%,包合温度50℃,反应时间2 h.结论:该工艺制备的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溶解度比姜黄素的溶解度增大了10倍,本工艺适用于制备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喇万英  韩刚  韩淑英  李魏娜 《中成药》2005,27(8):966-968
姜黄素是从中药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并被认为是姜黄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痒化、抗肿瘤、利胆的药理作用[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染料木素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及稳定性。方法 通过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出染料木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加以鉴定。结果 建立了一种制备染料木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结论 β-环糊精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单体染料木素。  相似文献   

18.
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以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为主要质控指标,以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为辅助质控指标,综合评价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并采用扫描紫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质量检查。结果: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平均值22.57%,RSD 1.752%;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平均值84.04%,RSD 0.157 4%。结论:上述3批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成功包合且包合前后砂仁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基本一致;乙酸龙脑酯-β-环糊精包合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收得率较高,成功地建立了砂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对八角油的包合作用。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应用3因素6水平的均匀设计法,筛选出八角油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温度、研磨时间、样品与β-CD的比例。结果实验得出最佳条件:当温度为35.0℃,研磨时间为4.0h,八角茴香油与β-CD的比例1:13.0(ml:g)时,包合率为81.4%;红外测定包合作用是否完全。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结果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进行鉴定。结果: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2∶1,平均包药量为12.41%±0.15%,平均收率75.8%±3.8%。结论:盐酸雷尼替丁-β-环糊精包合物可掩盖其不良嗅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