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黄秀练 《护理研究》2004,18(4):309-309
冠状动脉造影是指向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 ,注入造影剂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向和病变 ,是目前能在活体显示其解剖结构的惟一方法[1] 。该方法已成为诊断冠心病 ,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重要方法 ,为估计病人预后 ,决定药物及介入性治疗提供更为确切的指标[2 ] 。但由于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 ,病人常产生恐惧心理 ,许多病人术后还会出现尿潴留、便秘、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了术前教育和术后康复护理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11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2%,桡动脉痉挛3例,伤口渗血2例,上肢肿胀1例,无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病人。[结论]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仇永秀  花梅 《全科护理》2013,(25):2357-2358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60例冠心病病人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治愈47例,好转13例。[结论]加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将1 00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病人按照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洁瑜  谭颖媚 《全科护理》2011,9(13):1138-113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对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病人均行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镇静、营养脑神经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加强舒适护理及安全管理。[结果]本组病人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均好转并转回普通病房。[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分析8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时间、术后观察方法、宣教及指导等.[结果]8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术中发生心律失常1例,2例病人发生穿刺局部血肿,2例病人拔管时发生拔管综合征.[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士熟练的专业、专科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心导管技术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1]。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我科2000年9月-2002年12月共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216例。现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穿刺侧肢体制动的最佳时间。[方法]将200例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并无严重并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砂袋压迫穿刺点4h~6h,6h后穿刺侧肢体可以左右旋转.小腿自由屈伸或取对侧卧位。如果病人不习惯平卧位排尿可以变换体位甚至下床排尿,12h后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结果]两组病人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睡眠障碍、腰酸背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术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减少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覃淑英 《全科护理》2011,(7):608-60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2例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术后出现局部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其余病人均顺利手术,病情好转,达到预期目标出院。[结论]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50年代至60年代末Sones及Judkins成功地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临床[1,2]。该方法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明确冠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重要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人性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3]。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此方法,但由于该方法为创伤性检查,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因此做好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保证手术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进展综述如下。适应证和禁忌证1.1适应证:[5]a.有或无心肌梗塞史…  相似文献   

11.
梁玉婷 《全科护理》2009,7(27):2447-2449
[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前后预防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病人实施术前、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式,对比分析手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施术前、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的干预组病人康复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病人进行术前和术后预防性康复护理,在消除病人心理负担、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促使病人出院的社会康复及功能康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11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2%,桡动脉痉挛3例,伤口渗血2例,上肢肿胀1例,无心脏事件、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病人。[结论]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方艺潭  金娜 《全科护理》2011,(29):2649-2650
[目的]探讨脑卒中瘫痪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脑卒中瘫痪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护理措施,即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进行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意识状态及引流监测,同时做好脑卒中瘫痪部位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结果]1例病人术后严重心排出血量减少,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后好转,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脑卒中瘫痪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风险大,术后护理难度高,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术侧肢体制动5h后给予被动翻身,被动活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各关节,24h后按程序开始康复运动,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绝对卧床24h,1周后下床活动,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于手术后1周时评价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自尊、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症状及促进病人的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荣  黎凤群  杨丽娟  杨敏静 《护理研究》2009,23(9):2455-245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围术期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5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行介入治疗的围术期不适症状。[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围术期存在的中重度不适主要有:与术前心绞痛相关的不适、与饮食排泄相关的不适、与术后术侧肢体限制活动的相关不适及与围术期情绪抑郁的不适,抑郁组(抑郁严重度指数≥0.5)有高血压比例高于非抑郁组(抑郁严重度指数〈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围术期可通过加强监护和有效护理干预等减轻病人不适。  相似文献   

16.
朱姣 《全科护理》2013,(24):2229-2230
[目的]探讨降低老年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防措施及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75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腰背部酸痛发生率为20.00%(15/75)、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发生率为14.67%(11/75)、尿潴留发生率为6.67%(5/75)、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00%(3/75)、低血压发生率为2.67%(2/75)、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1.33%(1/75)。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后,及时对这些病人行护理干预,所有病人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病人术后采取一定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调查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相关评定量表,对36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病人造影剂肾病的护理。[方法]对556例病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给予健康宣教及危险因素评价,术前6h至术后12h均给予水化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结果]24例出现造影剂肾病,经积极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术后加强水化治疗可预防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屠燕 《护理研究》2006,20(11):2954-295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病人,经冠状动脉植入从自体骨髓液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6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均提示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相关护理指标,为PCI治疗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复查造影的282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入院时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问卷调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析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护理指标。[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对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再狭窄与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成正相关,其比值比(OR)分别为2.423、2.175、1.792;与术后运动、服药依从性佳成负相关,其比值比分别为0.820和0.918。[结论]冠状动脉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较为复杂,为预防再狭窄,护理人员应提高病人的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定期随访,加强对病人服药及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从行为改变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