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浸润性导管癌(IDC)超声表现的差异,探讨超声对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45个穿刺病理为DCIS的病例,其中88个得到术后病理证实,57个为IDC伴DCIS;抽取同一时间段300个IDC病例,比较三类病变声像图差异,分析DCIS病理分级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结果三组平均最大径、后方回声、伴微小钙化及乳导管扩张的比例有显著差异,IDC与DCIS组差异较大,而穿刺病理低估组的超声表现介于二者之间。DCIS组表现为结构紊乱区26个(29.5%)、占位性病变62个(70.5%)。高级别DCIS平均最大径及伴微小钙化的比例更高。结论 DCIS由低到高级别、由原位癌进展为浸润癌在超声表现中是递进的。近1/3的DCIS没有占位效应,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对高级别与中低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乳腺手术、经病理确诊为DCIS且术前超声及钼靶影像资料完整的患者161例,共计196个病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高级别D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VABB)在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就诊的90例乳腺患者90个病灶,以开放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按照活检方式分为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组与VABB组,分析VABB在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病灶均经病理学诊断为DCIS。VABB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NB组(97.56%vs. 80.85%,P=0.033),组织学低估率明显低于CNB组(2.44%vs. 17.02%,P=0.048)。VABB组对直径<3 cm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NB组(100.00%vs. 78.72%,P=0.002),对直径≥3 cm病灶诊断符合率与CN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6.67%vs. 50.00%,P=0.709)。结论 超声引导下VABB可用于DCIS的诊断,与CNB相比,VABB的诊断符合率更高,是3 cm以下乳腺导管原位癌可靠活检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与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疑似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98例患者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超声“萤火虫”技术及X线钼靶检查,统计两种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情况,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  结果  98例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均为单发病灶,良性病变59例,恶性病变39例。超声“萤火虫”技术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诊断的敏感度较X线钼靶高(71.8% vs 61.5%),特异性较X线钼靶低(66.1% vs 76.3%),但两者对乳腺DCIS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超声“萤火虫”技术联合X线钼靶对乳腺DCI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1.5%及91.8%,均高于单纯超声“萤火虫”技术诊断(71.8%、66.1%、68.4%)和单纯X线钼靶(61.5%、76.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超声“萤火虫”技术联合X线钼靶摄影在诊断乳腺DCIS时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有助于提高乳腺DCIS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早期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的接受超声检查的5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率为51.79%,其中肿块型16例(28.57%),增生型21例(37.50%),导管型15例(26.79%),单纯微钙化型4例(7.14%)。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且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的重要手段,在早期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价值较高,但易与乳腺良性疾病混淆,需结合多种方式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内癌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早期乳腺癌,早期发现可完全治愈。高频超声对DCI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45例DCIS的病例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DCIS的高频超声表现,以提高DCIS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 (DCIS) 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不同类型DCI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结合X线钼钯比对检查并经超声提示可能恶性乳腺肿块,最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DCIS患者52例,分析DCIS的超声表现.结果 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特征可分为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单纯低回声结节、混合回声、无特殊超声表现或局部导管轻微扩张型4种类型,其中以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型和单纯低回声结节型为主,分别占46.15%和30.77%.结论 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和单纯低回声结节是乳腺导管内癌的主要超声声像图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及钼靶特征,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二者联合对诊断DCIS的准确性。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DCIS的超声和钼靶特征,并利用BI-RADS第4版分别进行评估。结果超声表现为Ⅰ型结节肿块型9例,Ⅱ型导管扩张填充型15例,Ⅲ型结构紊乱型3例,Ⅳ型囊实性混合回声型1例,V型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2例。钼靶表现为钙化者23例,表现为局部密度增高或等密度肿块者11例,表现为结构紊乱者13例,未见明确占位病变1例。超声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66.6%,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8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0<χ02.05,1,P>0.05),二者联合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0%,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钼靶和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χ02.05,1,P<0.05)。结论超声和钼靶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US)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77例DCIS的US和MMG图像。按照是否检出钙化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677例US检出钙化460例(68.0%),其中病灶区钙化454例(67.1%)。MMG检出钙化537例(79.3%),其中病灶区钙化392例(57.9%)。MMG与US同时发现钙化389例(57.5%),同时发现病灶区钙化287例(42.4%)。US发现的460例钙化中,细点状钙化最多见,包括肿块内细点状钙化339例(50.1%),单纯腺体内细点状钙化41例(6.1%),导管扩张内实质样低回声伴细点状钙化40例(5.9%)。结论高频超声对DCIS钙化有很高诊断价值。US结合MMG可提高DCIS钙化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