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患者,男,70岁.因进行性加重的腹胀3月余,合并黄疽半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开始上腹胀,餐后明显,伴嗳气,无腹痛、反酸,无恶心、呕吐,未行诊治,症状逐渐加重,波及全腹,同时伴乏力、纳差、消瘦,自觉腹部日见膨大,无发热,腹泻无明显浮肿,不尿,曾于外院查B超提示腹水,胆囊癌伴肝转移,进一步查螺旋CT支持B超诊断,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效,于入院前半个月,病人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但无陶土便,收住我院消化科.  相似文献   

2.
吴成光 《华夏医学》2007,20(4):654-65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农民,已婚离异27年.因阴茎不规则肿大20年,排尿困难伴尿道流血2d于2006年4月17日入院. 入院时查体:体温38℃,心肺正常,膀胱区稍膨胀,压痛,耻骨联合上水肿,暗红,阴茎不规则肿大,呈马铃薯样改变,大小约12cm×10cm×8cm,暗红色,质地中等,包皮呈苍白色,与海绵体粘连成硬结,表面有多处不规则突起,多个部位有分泌物溢出,尿道口呈十字形改变,龟头苍白,阴囊略水肿,睾丸正常.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入院前10d双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轻微头痛,曾就诊于其他医院,经眼科常规检查及眼部B超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用药不详,因治疗效果不佳,于2002年10月18日来本院就诊.入院时自诉头痛明显,全身状况不佳,视力:右眼指数/1 m,左眼指数/1 m,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后可见细小点状沉着物,房水闪辉阳性,瞳孔呈药物性散大,直径5.5 mm,晶体不混浊,玻璃体可见条状混浊,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4.
Submission Guid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JIM)is an international,peer-reviewed,Pub Med-indexed journal,publishing papers on all aspects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uch as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yurvedic medicine,herbal medicine,homeopathy,nutrition,chiropractic,mind-body medicine,Taichi,Qigong,meditation,and any other modalities  相似文献   

5.
陈秀英  陈玉英 《四川医学》2008,29(3):331-331
患者,女,49岁.因中上腹胀,厌油6d,尿黄2d,于2006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胀,与进食无关,略感厌油,无腹痛、腹泻,无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畏寒、发热.2d前,患者出现尿色变黄,并发现皮肤、眼睛发黄,嗳气,无皮肤瘙痒及皮疹,无胸痛、腹痛、畏寒、发热,无鼻NB024和牙龈出血,无关节红肿及疼痛,大便色黄.  相似文献   

6.
"肠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历史沿革与释义之争 "肠覃"二字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肠覃何如?岐伯日: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石瘕何如?岐伯日: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相似文献   

7.
原文: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游,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漏,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相似文献   

8.
1病例患者,女,49岁。10日前出现中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并开始出现尿量减少,全身浮肿,四肢无力,双手不能持物,双下肢不能站立,当时无咖啡样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0岁,煤矿职工。因发热、气喘、咳嗽2天,在村卫生所治疗未果,而前来卫生院就诊。患者面色苍白,发热恶寒,无汗,头不痛而重,微微气急,咳嗽响亮,咳痰,量少色白,口渴喜热饮。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44岁,头晕、头痛、乏力,因长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并伴有失眠、多梦等症状,而住院治疗.治疗采取舒肝理气,养心安神,补气升阳的方法.给予5%葡萄糖液体250ml中加入20ml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大约10min后,病人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畏寒,体温达39.8℃,随后出现意识不清、皮肤荨麻疹、面部肿胀,心率达120次/min.立即停止用药,给予10 mg地塞米松滴壶滴入,20min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继而大汗淋漓,醒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加重。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杭州市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的患病率、新发率、转归率变化情况,为保障居民健康、实现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数据库中,获取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闸弄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免费体检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体检资料(包括物理检查、病史询问、特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运用Excel软件计算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居民总体、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50~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居民“三高”患病率、新发率及转归率。结果 杭州市闸弄口街道2018年50~90岁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与2018年体检人群的总体人数和分布相近,因此,本次体检人群能代表该社区中老年人群。2010、2012、2014、2016、2018年参与体检的人数依次为9 609人、19 727人、13 610人、13 941人、10 801人,其中2010年、2012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5 578人,2012年、2014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7 185人,2014年、2016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10 968人,2016年、2018年均参与体检人数为8 580人。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依次为39.95%、38.81%、36.96%、34.33%,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7.04%、41.45%、42.94%、38.85%;2010-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患病率依次为22.65%、22.40%、26.99%、23.74%、29.01%,总胆固醇增高患病率依次为7.96%、13.76%、4.90%、9.64%、16.05%。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依次为37.78%、36.19%、10.47%,高血压新发率依次为29.72%、26.94%、23.71%;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0.84%、13.64%、8.42%、13.82%,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依次为13.22%、12.27%、17.34%、11.57%。2014-2018年,偶数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转归率依次为13.32%、17.83%、21.69%,高血压转归率依次为31.25%、31.51%、38.90%;2012-2018年,偶数年居民空腹血糖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2.87%、26.36%、32.44%、19.05%,总胆固醇增高转归率依次为39.86%、34.61%、39.33%、36.91%。2014年、2018年男性血压正常高值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高血压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高于女性(P<0.05);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男性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低于女性(P<0.05)。2014-2018年,偶数年50~59岁、60~6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上升,而70~79岁、80~89岁年龄段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新发率逐年下降。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6.33%增长到19.22%,而80~89岁年龄段居民空腹血糖增高新发率由21.77%下降到8.21%,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2012-2018年,偶数年50~5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6.82%增长到19.18%,而70~79岁年龄段居民总胆固醇增高新发率由20.34%下降到11.62%,其余各年龄段变化不大。结论 2010-2018年居民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总胆固醇增高患病情况不容乐观,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新发率降低,转归率增高,但仍需加强对“三高”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联合检测SLE患者的多种自身抗体,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免疫印迹法检测120例SLE患者AnuA、抗Sm、抗SSA、抗SSB、抗Rib,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ds-DNA和ANA,6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组.结果 SLE患者ANA、抗ds-DNA、AunA、抗Sm、抗SSA、抗SSB和抗Rib阳性率分别为69.2%、70.8%、74.2%、35.0%、42.5%、11.7%和26.7%.活动期ANA、抗ds-DNA和AunA阳性率分别为90.7%、98.1%和83.3%,非活动期分别为51.5%、48.5%和66.7%,三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和P<0.05). 60例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联合检测SLE多种自身抗体在提高SLE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APF,AKA,RA33和CCp 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PF和AKA,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RA33,ELISA方法检测CCP.结果APF在RA中的敏感性为58.9%,特异性为83.9%,AKA在RA中的敏感性为53.0%,特异性为81.5%,RA33在RA中的敏感性为32.1%,特异性为92.9%,CCP在RA中的敏感性为76.1%,特异性为92.3%,APF和AK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9.3%,特异性为87.5%,APF和AKA和RA3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29.1%,特异性97%,APF,AKA和CC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47.0%,特异性为96.4%,APF,AKA,RA33和CCP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28.4%,特异性为98.2%.结论APF,AKA,RA33和CCP都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特异性,但降低其敏感性,单独检测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检测的首选指标,可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4.
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元时期针灸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对针灸学关注,如设置“校正医书局”校勘针灸著作、“太医局”注重针灸教育、组织编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经络学说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使经穴理论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提倡针灸并举,总结针刺手法与开穴规律;创立实验针灸教学方法;诸多学说与学术流派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蒜、燕麦及其复合物对大鼠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大鼠60只,随机 分为5组,分别用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大蒜、燕麦及大蒜燕麦复合物干预8周,测定血脂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用大 蒜、燕麦及大蒜燕麦复合物对高脂大鼠饲喂8周后,LGF、HGF和GOCF组的TC、TG、VLDL、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 全血低、中、高切粘度、血浆粘度、HCT显著降低;饲喂高脂饲料组的大鼠则TC、TG、VLDL、LDL则进一步升高,HDL明显降 低。结论 大蒜和燕麦均具有降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而用低剂量的大蒜素和燕麦组合的复合饲料进行营养干 预,具有更加理想的降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 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干式荧光发光传染病四联检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性能。 方法 基于免疫层析和荧光发光平台,采用夹心法原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国家参考品进行评估,并与酶联免疫法平行检测临床样本,比较该技术的检测性能。 结果 干式荧光发光法传染病四联检技术符合国家参考品的标准要求。在临床性能评价中,对四项指标的检测灵敏度均大于95%,特异性HBsAg、抗-HIV和抗-TP大于95%,抗-HCV检测特异性为91%。四项检测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接近于1。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相比较,四项检测指标的总符合率均在94%以上,Kappa指数均在0.9~1.0之间。 结论 建立的干式荧光发光传染病四联检技术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一种具有很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现场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能够满足临床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8.
The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CCB) i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gram where biomedical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clinicians work jointly to combine moder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to perform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studies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hysi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CCB has developed a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built around the Manifold Atlas, 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computing environment that enables statistical inference on biological manifolds. These manifolds model biological structures, features, shapes, and flows, and support sophisticated morphometric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Manifold Atlas includes tools, workflows, and services for multimodal population-based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nifolds. The broad spectrum of biomedical topics explored by CCB investigators include the study of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brain development, maturation and aging, discovery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neuroimaging and genetic biomarkers, and the modeling,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biological shape, form, and size. CCB supports a wide range 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ollaborations with outside investigators, which drive the center's comput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focus the valid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CB resources to new areas and scientific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用于临床的青蒿素衍生物包括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和蒿乙醚等。上海药物研究所在青蒿素基础上研发出了SM735、SM905、SM934等青蒿素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同样具有低毒、高生物利用度和潜在的免疫抑制效应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除具有良好的抗疟作用外,也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致病性T细胞的活化、抑制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的产生、增加调节性T细胞表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可通过调节哺乳动物免疫T细胞从而调节肿瘤免疫、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在乳腺癌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抗癌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仍在探索青蒿素衍生物的未知生物活性。在本综述中,我们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干扰肿瘤浸润和转移、调节肿瘤信号通路等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青蒿素类药物的推广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背景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药敏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对反复发生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少见。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不同严重程度分级中病原菌分布特点,为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提供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52例,对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实验,并对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感染严重程度与病原菌分布的关系。结果 52例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19例,中度感染20例,重度感染13例。轻度感染患者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4/19)及单一感染(17/19)为主;重度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5/28)及混合感染(6/13)为主。52例糖尿病足复发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4株(48.6%),革兰阴性杆菌29株(41.4%),真菌7株(10.0%)。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链球菌等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较为敏感,耐药性较低,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低,对三代头孢类等耐药性较为严重;真菌对氟康唑耐药性较高,对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较为敏感。结论 随着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程度加重,病原菌由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下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升高。感染程度越重,混合感染机会越高。重度复发感染患者对常规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上需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