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梅花  刘艳清  刘宏 《护理研究》2004,18(21):1921-1922
[目的 ]明确注射器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 [方法 ]随机抽取10个临床科室用于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与非抗生素药液注射器10 0具 ,每隔 1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鉴定。 [结果 ]启封后配制抗生素药液的注射器 5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为 95 .42 %;配制非抗生素类药液注射器 4h内无细菌生长 ,7h内样本合格率为81.43 %。 [结论 ]配药注射器使用有效时间为 4h。但要注意配药环境、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灭菌棉签启封后的有效使用时间.作报告了该院15个科室的45包棉签在启封后静置不用与随身携带使用后每隔2h采样培养做微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启封后在静置情况下,8h内无菌生长,12h内样本合格率85.71%,未检出致病菌.仅检出条件致病菌3种9株,占81.82%;在随身携带与使用的情况下,4h内无菌生长,12h内样本合格率65.24%,检出致病菌1种3株占4.62%.条件致病菌7种54株占83.08%。提示:灭菌棉签启封后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与启封时间和使用频率成正比.启封后静置不用有效时间为8h,在病房中使用有效时间定为4h内为最低要求。同时提出了加强棉签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百级层流条件下一次性注射器(20 ml)配置药物的有效使用时间,为合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提供依据。方法由专业配置人员配置药液,在使用过程的不同时间段采样各50副,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3 h内一次性注射器样本未见细菌生长,样本合格率100%,4 h的样本显示1样本细菌培养阳性,样本合格率98%。结论百级层流条件下一次性注射器配置药物的有效使用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药液吸引器替代传统注射器配药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YXQ-AI药液吸引器配药与传统注射器配药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药液吸引器配药法比注射器配药法节约43.8%-50.2%的时间。两组配药时间具有显性差异(P<0.0001)。结论 药液吸引器配药可简化配药程序,减少污染,降低劳动强度和医疗成本,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晓萍  吴伟元 《护理研究》2005,19(5):808-809
[目的]研究风扇形活塞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与使用后放置时间与细菌污染的相关性,探讨一种既省力、省时、省材又更适合于临床大量配制输液的非传统吸药法的安全性。[方法]用20mL风扇形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和传统吸药法连续配制相同液体A、B、C、D、E五组,分别对能量合剂、灯盏细芯、银杏达莫配制液进行细菌培养各90组,对连续配制五组液体后的注射器取即刻及放置1h、2h、3h各组的45个活塞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耗时对比。[结果]配制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连续抽吸20次内的注射器放置2h内其活塞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非传统吸药法比传统吸药法省时。[结论]采取非传统吸药法配制液体后,风扇形活塞注射器在短时间内连续抽吸一定的次数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王晓萍  吴伟元 《护理研究》2005,19(9):808-809
[目的]研究风扇形活塞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与使用后放置时间与细菌污染的相关性,探讨一种既省力、省时、省材又更适合于临床大量配制输液的非传统吸药法的安全性。[方法]用2 0mL风扇形注射器行非传统吸药法和传统吸药法连续配制相同液体A、B、C、D、E五组,分别对能量合剂、灯盏细芯、银杏达莫配制液进行细菌培养各90组,对连续配制五组液体后的注射器取即刻及放置1h、2h、3h各组的45个活塞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耗时对比。[结果]配制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 ,连续抽吸2 0次内的注射器放置2h内其活塞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 ,非传统吸药法比传统吸药法省时。[结论]采取非传统吸药法配制液体后,风扇形活塞注射器在短时间内连续抽吸一定的次数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陈香娟 《护理研究》2003,17(21):1243-1243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药 ,按护理教科书的要求 ,操作者为避免药液污染 ,需一手固定安瓿和注射器 ,另一手拉动活塞柄 ,双手均不可触及活塞[1] 。此种方法费时费力 ,不易推广。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护士操作不规范 ,即用单手握注射器活塞抽吸药液 ,不仅污染了活塞 ,同时也污染了药液[2 ] ,增加了医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机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院内感染 ,研制了一种一次性配药器。1 配药器的构成  配药器由带有直管型腔体与椭圆形或圆球形气囊的软性塑料构成 ,其中直管形腔体的一端为连接注射针头的乳头。直管形腔体上标有容量…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配药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信平 《现代护理》2001,7(7):64-65
目的 设计和研制一次性配药器,以弥补用注射器配制药物的不足。方法 通过配药针内的空气和液体出入腔使液体瓶和药物瓶之间相互贯通,达到药物溶解或稀释后,再回流到液体瓶(袋)内,完成药液配制。结果 用注射器与配药器两种配药方法相比较,在减少操作环节、杜绝污染等方面,二者有较大差异。结论 配药器配药明显优于注射器配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配制过程中减少泡沫及残留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瓶人血白蛋白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瓶,实验组用改良法配制药液,对照组用常规法配制药液.观察两组配制方法白蛋白瓶内泡沫产生率、抽进注射器内泡沫产生率及注入生理盐水瓶内泡沫产生率;平均残余药液总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蛋白瓶和盐水瓶泡沫产生率明显降低,平均残余药液总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抽进注射器内泡沫产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法配制人血白蛋白能有效减少泡沫产生,减少药液残留量.从而减少药液浪费,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雾化液配制后的有效使用时间.方法 于雾化液配制后24,48,72,96 h分别取0.1 ml直接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分别取8 ml加入无菌小瓶送药剂科进行药物稳定性分析.结果 雾化液配制后72 h内无细菌生长、药物稳定性良好.结论 雾化液配制后的有效使用时间为≤72 h.  相似文献   

11.
陈香娟 《护理研究》2005,19(1):36-36
临床护士为病人输液配制药液时常规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药物,现行操作手法烦琐,费时费力。实用新型一次性配药器(专利号:ZL02213530.8)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现将一次性配药器和注射器抽吸药液效果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抽注空气配制的药液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方法]分别在普通治疗室和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液体,监测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结果]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在普通治疗室与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不同直径的微粒数均为前者高于后者(P〈0.01);在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微粒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所配液体随时间的延长细菌检出率不断增高。[结论]在普通治疗室配制药液尽量避免抽注空气,提倡在超净环境下配制药液。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较难溶解,而有的抗生素用量大,如氧哌嗪青霉素一次用量在10支以上,1天2次,为节约配药时间,我们研究了一种快速溶解难溶性抗生素的方法,即用注射器注入适量液体于小药瓶内,同时将小药瓶内的等量空气吸入针管,无需拔出针头(用粗短塑料针头最宜),右手持针管,左手固定注射器的乳头,轻敲桌面约15s,待小药瓶内药物全部溶解后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依次冲完所需药物,最后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入液体。本法优点是:1.节约时间,配完10支氧哌嗪青霉素从开始配药到将药物注入液体约4.5mi…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注射器活塞污染、加药时药液外漏、药液抽吸不干净、外界空气与药液混合、胶塞微粒污染药液、护士加药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方法]设计了一次性全密闭单瓶多瓶加药针,选择60袋100mL生理盐水、青霉素120支,每袋生理盐水中加2支青霉素,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使用注射器加药,B组使用一次性全密闭双瓶加药针加药(一次加2支)。[结果]B组无活塞污染、无空气与药液混合;B组每袋药液配制时间(25s±5s)短于A组(50s±5s)。[结论]一次性全密闭单瓶多瓶加药针提高了护士加药工作效率,解决了注射器活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儿童抗生素使用前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到2014年12月在湖南长沙、湘潭、岳阳、常德、衡阳、邵阳以及郴州等12个哨点单位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且未使用抗生素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6例细菌检测样本中培养阳性188例(21.22%),其中以肺炎链球菌(8.24%)、卡他莫拉菌(3.05%)、流感嗜血杆菌(2.60%)多见.不同年龄组中,≤6个月组细菌检出率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春季检出率最高,夏季最低.样本送检时间对细菌培养阳性率有一定影响,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湖南地区儿童抗生素使用前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细菌为肺炎链球菌,其次为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各种细菌在不同年龄、季节阳性检出率有差异.样本送检时间对细菌检出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2种配药方法致密封瓶瓶塞碎屑脱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密封瓶内吸取药物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操作中我们会遇到针头堵塞或瓶塞碎屑脱落到注射器针筒内。韩芳的 2种配药方法比较中 ,传统的垂直配药方法针头堵塞率为 16 .0 4 % ,斜面法为 5 .2 5 % ,王丽霞等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致针头堵塞率为 1.11% [1 ] 。张碧淦等采用垂直插入法致瓶塞碎屑发生率为 19.33% ,侧插入法为 7.33% ,斜面背侧加压法为 1.33% [2 ] 。注射器针筒内混有瓶塞碎屑的药液 ,如果不加检查就会注入到输液瓶内 ,或造成药液的浪费 ;或当病人或家属看到输液瓶内有异物时 ,必将造成病人或家属的紧张、恐惧 ,甚至…  相似文献   

17.
护士在配制药剂过程中,如果抽吸药液操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污染,如细菌污染、微粒污染等。被污染的药液注入患者体内则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如炎症反应、热源反应、过敏反应、局部组织硬结,更严重会造成栓塞、肺部肉芽肿、肝脏损坏、肿瘤等[1~4]。近10多年来国内同行为避免药液污染,对握持注射器手法、安瓿的割锯与消毒法、抽吸药液法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报道如下。操作方法与细菌污染按教科书规定:抽吸药液时操作者的手不能触及注射器的活塞,污染的针栓不能触及安瓿口,以免细菌污染液体[5]。1.双手法。所谓双手法是指操作者需双手握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次性配药针头改良后在抽吸药液中的效果.方法 20名护士组成10组,2人一组抽吸药液,其中1人操作、1人观察及记录.先将20 ml注射器连接30 mm 16号侧孔无斜面针头,自5ml密封瓶内抽吸药液,再使用改良的针梗长度为15mm的一次性配药针头和20 ml注射器连接抽吸药液,应用每种针头抽吸药液各300瓶....  相似文献   

19.
消毒剂的科学配制、合理使用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解消毒剂在乡级医疗单位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情况,笔者于1995年5月对本市12所乡卫生院使用的6种化学消毒液做了细菌污染检验,结果如下;1样本检验检验消毒液样本504份,合格354份(细菌总数<250个/毫升为合格),合格率70.24%。6种消毒液的合格率是:84消毒液为100%、0.3%过氧乙酸为90.91%、2%碘配为84.6%、75%酒精为70.59%、0.2%新洁尔灭为65.69%、3%来苏儿为66.7%。2菌株鉴定取检出的细菌47株作进一步鉴定,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7株(葡萄球菌、八叠球…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无菌保存期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检测启封后普通型胰岛素注射液的无菌保存期,指导临床或病人使用胰岛素期限。方法 将胰岛素启封后随机分为A和B组,A组每天用不同注射器反复穿刺3和12次,每天抽取0.3nll进行细菌学检测;B组隔天用不同注射器反复穿刺3和12次,并抽取0.3n11进行细菌学检测。检测60天内的无菌保存期。结果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两组胰岛素注射液在启封后60天内均能保持无菌,与穿刺次数无关。结论 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用1ml注射器抽吸胰岛素注射液,启封后60天内能保持无菌,与穿刺次数无关,所以家庭患者或医院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时,在药物有效期内启封后60天内使用是安全的,可避免药液的浪费和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