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1996年1~6月,用脂必妥片对45例老年非脂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高脂血症病人,进行治疗。其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1980年WH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45例老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病人,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60~74岁,给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停用其他降脂药。2周内采血2次,如2次胆固醇均>5·98mmol/L(230ms/dl)或甘油三酯>l·81mmol/L(16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04mmol/L(40mg/dl)、女性<1·17mmol/L(45ms/dl)者作为人选对象。除外半年内曾患…  相似文献   

2.
国际糖尿病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建议,为了更好的有利于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提议下调妊娠期诊断糖尿病的阈值,只要空腹血糖≥92mg/dl(约5.1mmol/L),或OGTT1h≥180mg/dl(10mmol/L)2h≥153mg/dl(8.5mmol/L),对于由阈值下调的轻症患者,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  相似文献   

3.
80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口服格列美脲片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甘精胰岛素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格列美脲,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FPG(6.4±1.5)mmol/L,2hPG(8.8±1.5)mmol/L,HbA1c(6.8±0.7)%;B组治疗后FPG(6.4±1.1)mmol/L,2hPG(8.9±1.3)mmol/L,HbA1c(6.7±0.8)%,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叭);但A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P〈0.01);且A组治疗后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可能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4.
2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13)和预混胰岛素组(n=13)。原口服药不变,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若餐后血糖高,加用阿卡波糖片用量(150mg/d)。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6.8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良好下降,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背景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范围目前仍无定论。方法将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3d或更长时间持续治疗的患者在进入ICU的24h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强化血糖控制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81-108mg/dl(4.5-6.0mmol/L),另一组接受传统血糖控制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为180mg/dl(10.0mml/L)或略低。  相似文献   

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液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4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血糖和尿白蛋白(ALB)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ALB均值为14.6±10.6μg/mm,NIDDM组均值为89.6±68.6μg/mg,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DM者血糖控制水平与ALB关系显示,血糖水平<7.84mmol/L组ALB为59.45±24.2μg/mg,血糖7.84~11.1mmol/L组ALB为64.7±33.8,血糖>11.1mmol/L组ALB为144.6±147.8。其ALB异常例数分别占22.1%、33.8%和46.8%。表明DM者血糖控制水平与ALB升高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评估卡维地洛治疗高危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或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9例和不伴有高危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4例接受卡维地洛治疗。结果:卡维地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危组空腹血糖从6.13mmol/L下降至5.80mmol/L(P〈0.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从5.37、2.29和3.04mmol/L下降至5.11、2.05和2.87mmol/L(P〈0.001),普通组总胆固醇在治疗后从4.73mmol/L下降至4.69mmol/L(P〈0.01)。卡维地洛在高危组和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5%和98.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高危高血压和治疗普通原发性高血压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48岁的徐先生是一名私企老板,因“多饮多尿伴消瘦一个月”来医院就诊。门诊化验空腹血糖为13.6mmol/L,餐后血糖为2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8%,尿糖(+++),酮体(+)。医生建议住院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但徐先生因工作繁忙,没时间住院也不方便注射胰岛素,要求门诊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患者经6周筛选后符合LDL—C≥4.14mmol/L(160mg/dl),〈6.50mmol/L(250mg/dl)、TG〈4.52mmol/L(400mg/dl)者以2:1随机接受瑞舒伐他汀10mg/d或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LDL-C未达到ATPⅢ治疗目标者,予瑞舒伐他汀20mg延续治疗8周。结果304例进入随机治疗阶段,瑞舒伐他汀10mg/d组201例,阿托伐他汀10mg/d组103例。意向治疗人群290例,符合方案人群263例。瑞舒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血LDL—C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45.6%,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组的39.0%(P〈0.001)。瑞舒伐他汀组患者LDL—C达标率也较阿托伐他汀组(78.0%比72.7%)有增高趋势,且在高危人群中优势更为明显(56.5%比35.0%),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降低TG(-22.8%)以及升高HDL-C(+6.6%)和ApoA-1(+12.5%)的幅度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6%。+4.3%和+9.8%)。29例患者接受20mg/d瑞舒伐他汀延续治疗,22例完成治疗患者中10例(45.5%)LDL—C达标。研究中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本组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10mg降低LDL-C的疗效优于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安全性与之类似。  相似文献   

10.
“高TG(〉150mg/dl或1.7mmol/L)很普遍,影响着50%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患者a在美国,大约2/3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控制LDL—C水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患者伴有低HDL—C水平(男性〈1.0mmol/L或40mg/d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的105例门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氯沙坦钾50~100mg/d,口服,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并达到目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1),血压无明显波动,至第8周时总有效率达88.6%,对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影响;此外至治疗结束时,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9.8±3.9)mmol/L和(12.5±2.7)mmol/L,P〈0.053,胰岛素敏感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敏感性指数分别为-(4.42±0.35)和-(4.11±0.26),P〈0.05],仅5例(4.8%)出现轻微头昏、咳嗽。结论:氯沙坦钾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而且还可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卡维地洛治疗高危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估卡维地洛治疗高危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79例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或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64例不伴有高危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卡维地洛治疗。结果卡维地洛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危组空腹血糖从6.13mmol/L下降至5.80mmol/L,(P〈0.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从5.37、2.29和3.04mmol/L下降至5.11、2.05和2.87mmol/L(P〈0.001),普通组总胆固醇在治疗后从4.73mmol/L下降至4.69mmol/L(P〈0.01)。卡维地洛在高危组和普通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5%和98.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高危高血压和治疗普通原发性高血压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文摘     
008强化胰岛素治疗在重症病患者中的应用犤英犦/VandenbergheG···//NEnglJMed.-2001,345.-1359~1367高血糖合并胰岛素抵抗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这些患者甚至可能先前没有糖尿病史。此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能否减少重症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对象和方法1548例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成年人,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783)只有当血糖水平大于11.9mmol/L时,才开始连续胰岛素输注(诺和灵R),并且使血糖维持在10~11.1mmol/L。强化…  相似文献   

14.
分析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初诊T2DM36例,以同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初诊T2DM47例为对照。按初诊时空腹血糖(FBG)浓度分为A组FBG〈13.9mmol/L,B组FBG13.9-15.6mmol/L,C组FBG〉15.6mmol/L。观察2~3月后各组FBG、P2hBG、HbA1c变化情况。结果:B组和C组胰岛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BG≥13.9mmol/L有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5.
分析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初诊T2DM36例,以同期口服药物治疗的初诊T2DM47例为对照。按初诊时空腹血糖(FBG)浓度分为A组FBG〈13.9mmol/L,B组FBG13.9-15.6mmol/L,C组FBG〉15.6mmol/L。观察2~3月后各组FBG、P2hBG、HbA1c变化情况。结果:B组和C组胰岛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BG≥13.9mmol/L有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6.
选择空腹高血糖≥10mmol/L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美吡达和二甲双胍日三次用药;联合组为美吡达和二甲双胍日二次用药,晚前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2月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脂变化。结果: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口服降糖药应用效果欠佳时,及时联合胰岛素治疗.可达到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且晚前一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易于接受,与口服药联用又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对胰岛素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Wu YF  Zhao D  Zhou BF  Wang W  Li X  Liu J  Li Y  Sun JY  Zhao LC  Wu ZS  Zhu JR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428-433
目的为配合制订《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疾病和危险因素特点的血脂异常诊断界值和以血脂异常为基础的危险分层方案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方法汇总“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和“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资料(基线入组共计40719人,年龄35—64岁,男女约各半,随访总计345140.5人年),用统一的分析方案分析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I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相对危险的估计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并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采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危险因素组合时一个50岁的人今后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用于确定危险分层方案。结果两队列均呈现如下规律:(1)TC和LDL-C水平与ICVD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拐点;(2)LDL—C〈3.37mmol/L(130mg/dl)与TC〈5.18mmol/L(200mg/dl)的发病率(绝对危险)基本接近,而LDL—C〈4.14mmol/L(160mg/dl)与TC〈6.22mmol/L(240mg/dl)的发病率基本接近;(3)TC〈5.18mmol/L(200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高于理想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时的绝对危险,TC≥6.22mmol/L(240mg/dl)时的绝对危险略低于高血压1级的绝对危险;(4)随着HDL—C水平的降低,ICVD发病危险增加;(5)TG与ICVD发病危险间未见显著关联;(6)在任一TC水平,仅合并高血压时ICVD发病的绝对危险已高于合并3个其他危险因素时ICVD发病的绝对危险。结论我国人群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可准确定为:TC〈5.18mmol/L(200mg/dl)或LDL—C〈3.37mmol/L(130mg/dl)为合适范围,TC5.18—6.19mmol/L(200~239mg/dl)或LDL.C3.37~4.12mmol/L(130~159mg/dl)为边缘升高,TC≥6.22mmol/L(240mg/dl)或LDL-C≥4.14mmol/L(160ms/dl)为升高。HDL—C〈1.04mmol/L(40mg/dl)为减低,1.04~1.53mmol/L(40~59mg/dl)为正常,≥1.55mmol/L(60mg/dl)为理想水平。此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一致。在危险分层方案中高血压的作用相当于其他任意3个危险因素的作用之和。  相似文献   

18.
睡前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54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仍难以控制血糖的患者予以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观察。方法54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格列哌嗪5—10mg tid,中效胰岛素(NPH)每日睡前(22:00)皮下注射。B组使用二甲双胍0.5gtid,半效胰岛素(NPH),每13睡前(22:00)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监测5次末梢指尖血糖谱(空腹,三餐后2h,睡前)每周2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个月1次,使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结果2组治疗后FPH,2hPG,HbA1C均显著性下降。2组治疗前后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睡前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02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与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对照组)比较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LDL-C、FBG、LP(a)、UA、Hcy高于对照组。冠心组:LDL-C(2.49±0.65)mmol/L,FBG(5.91±1.30)mmol/L,Lp(a)(34.67±4.08)mg/dl,UA(374.11±9.87)μmol/L,Hcy(18.71±4.07)μmol/L。对照组:LDL-C(2.32±0.58)mmol/L,FBG(4.46±0.69)mmol/L,Lp(a)(24.07±3.95)mg/dl,UA(325.79±12.96)μmol/L,Hcy(11.05±2.84)μmol/L。两组间TC、LDL-C、FBG、LP(a)、UA、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高UA、高HCY血症的老年患者应及早应用降低血UA、HCY的药物,降低LDL或提升HDL/LDL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曦  陈小雯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0):704-706
目的观察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选取90例空腹血糖(FPG)≥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以甘精胰岛素为基础治疗,配合餐前用药,经半个月的调整用药,使FPG≤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9mmol/L,记录治疗3个月结束时胰岛素剂量、血糖改善、胰岛素依从性及低血糖情况。结果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剂量0.19~0.23IU/kg,与基线FPG及2hPG、病程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治疗结束患者血糖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低,单种口服药与甘精胰岛素配伍依从性高。结论甘精胰岛素的使用需兼顾疗效和依从性,提倡血糖失控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即开始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