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肺结核患者同时合并乙型肝炎感染较为常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和持续治疗时间长 ,是肺结核化疗的特点。为了解联合用药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epatitisBVivusMarker ,HBVM)阳性病人肝功能损害情况 ,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肺结核病人化疗后对肝功能损害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确诊病人 5 6 8例 ,男性 393例 ,女性 175例 ;年龄 16~ 76岁 ,平均 4 2 3岁。浸润型肺结核 5 10例 ,血行播散型 16例 ,结核性胸膜炎 4 2例。入院时肝肾功能正常 ,无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探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HBV—M)联合病毒DNA(HBV—DNA)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HBV—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IK)检测。结果HBsAg^+各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各组(P〈0.001);HBsAg^+各组H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HBsAg^-各组(P〈0.001)。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联合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有利于对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和病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九味肝泰胶囊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冶疗的相同条件下,中西组加用九味肝泰胶囊,4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显效率比较(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西组优于西医组(P〈0.05),在TTT、ALT、TB复查中西组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在病毒抑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乙肝症状缓解快,肝功能恢复快,对病毒有抑制作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上的一些问题。方法 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8l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进行了较系统地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8l例病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病例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相符,但在部分病例,临床与病理诊断出入较大。结论 在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上,尤其是临床较轻微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鉴别,需要详尽地从临床、生化、病理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及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 )纤维化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438例晚血 (其中 5 2例切脾作肝活检诊断者 )和 2 6 0 0例慢性肝炎患者 (其中 2 80例作肝活检病理组织诊断者 ) ,用RIA法测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和层连蛋白 (LN)。作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肝功能与乙、丙肝标志检测。结果 晚血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介于轻与中度慢性肝炎之间 ,而肝纤维化介于中度与重度肝炎之间 ,晚血炎症活动程度不明显。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不仅与肝纤维化程度 ,且与肝炎后活动程度有关 ,这些指标均有助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慢性肝炎的鉴别 ,提示晚血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过程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能力和死亡的渐变过程。因而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应用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7):787-788
目的了解河北省固安县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类型。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1.HBsAg,2.抗-HBs,3.HBeAg,4.抗-HBe,5.抗-HBc)检查。结果 1 215名HBsAg阳性人员中,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1、3、5阳性占总数的35.56%,1、4、5阳性占总数的38.27%。1985年及以后出生1、3、5阳性占49.43%,1、4、5阳性占27.0%;1984年及以前出生1、3、5阳性占27.26%,1、4、5阳性占44.6%,2个年龄度的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以1、3、5阳性(大三阳)及1、4、5阳性(小三阳)为主,小年龄段以1、3、5为主,大年龄段以1、4、5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问题。方法 对15例肝炎合并甲亢病人的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肝炎合并甲亢临床类型偏重,易发展为重肝,死亡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以混合型升高(高T3、FT3、T4、FT4)多见,尤以rT3升高、TSH下降显著。结论 甲亢复发及未获控制是肝炎发作和加重的诱因;及时和有效的抗甲亢治疗与护肝、支持疗法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对氧磷酶I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50例经肝穿刺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水平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入院前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为(142.0±31.3)U/ml,治疗4周后(161.0±30.9)U/ml;对照组(189.0±35.2)U/ml。两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变化提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病情的转归,动态监测血清对氧磷酶I浓度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EB病毒 (EBV)重叠感染是否与乙型丙型肝炎病程迁延有关。方法 观察 16例慢性乙型丙型肝炎重叠EB病毒感染患者 (观察组 )肝功能持续异常时间 (病程 ) ,并以同期住院的 16例无合并EBV感染的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组。结果 两组症状、血象相仿 ,观察组病程 (2 0 3 19± 16 8 2 9)d ,明显长于对照组 (6 4 6 3± 5 6 6 2 )d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另选 4例乙型肝炎重叠EBV感染者试行抗病毒治疗 ,2例以苦参素治疗者肝功能复常时间是半年、7月 ,另 2例以拉米呋啶治疗者肝功能复常时间为 15d、2 5d。结论 乙型丙型肝炎重叠EBV感染确是其病程迁延的原因之一 ,拉米呋啶治疗可能会缩短患者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与肝毒净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HBV标志物及HBV-DNA、ALT等指标.方法: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100 mg 口服,每日1次,疗程12月,初始3个月同时给予肝毒净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仅用拉米夫定10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肝毒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免疫组化表达与血清HBV DNA、HBeAg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HBeAg含量,同时观察肝组织内免疫组化检测HBsAg、HBcAg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HBsAg全阳性,HBeAg阳性58例,HBVDNA阳性72例,肝组织内免疫组化HBsAg阳性120例,HBcAg阳性64例,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血清HBV DNA、HBeAg及肝组织内HBcAg中HBcAg表达更能反映出肝内乙肝病毒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母体注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及新生儿血清HBV标志物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均阳性孕妇120例,按照孕妇是否愿意接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分成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58例。观察组单阳性(HBs Ag阳性)孕妇32例,双阳性(HBs Ag及HBe Ag阳性)孕妇30例;对照组中单阳性(HBs Ag阳性)29例,双阳性(HBs Ag及HBe Ag阳性)孕妇29例,4组分别记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Ⅰ组、Ⅱ组在妊娠第28周起,每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400 U,直至生育新生儿。Ⅲ组、Ⅳ组则给予常规管理。结果 120例孕妇共生育134例新生儿,4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63%、18.75%、21.21%、38.71%,相应地检测4组新生儿血清抗HBs产生情况,发现Ⅳ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9 4,P0.05)。在新生儿第1年的不断检测下,Ⅰ组发生慢性HBV感染的比例为0.00%,而Ⅱ组、Ⅲ组、Ⅳ组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3 6,P0.05)。结论母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概率,新生儿的HBs Ab阳性表达也明显提高,有助于HBV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及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HBV感染患者,按照HBV血清标志物分为A组(大三阳)21例、B组(小三阳)35例、C组(除外大小三阳的HBsAg+表型)24例、D组(抗体阳性及全阴)6例,根据HBVDNA载量分为5个级别分为<10~3 IU/ml组、10~3~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10~6~10~8 IU/ml组和>10~8IU/ml组。结果 A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P<0.05);透明质酸(HA)随着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而增高,5个不同级别HBV-DNA载量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在<10~3IU/ml组、10~3~10~5 IU/ml组、10~5~10~6 IU/ml组中随着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上升也随之递增,而在10~6~10~8 IU/ml组和>10~8 IU/ml组中随着血清HBV-DNA载量上升出现相对降低的现象。结论 HBV-DNA载量与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组存在相关性,并与LN、PⅢP、CⅣ存在相关性,但不呈直线相关关系,与H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测7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含量,旨在探讨肝脏损害及病理改变对血清HA含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1)肝病组:79例中,男62例,女17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年龄35.5岁,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3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25例,肝硬化22例。(2)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江苏省镇江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100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健康携带者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血液样本中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及肝组织标本中肝纤维化指标的测定值,分析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样本中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层黏蛋白、透明质酸、人Ⅲ型前胶原、人Ⅳ型前胶原等肝纤维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其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值越高。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其血液样本中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测定值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 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报道 ,说明对于某些原因不明的肝硬化或并发病毒性肝炎的儿童和青少年 ,尤其有家族史者 ,要高度警惕肝豆状核变性。对于肝硬化伴有凝血障碍的病人 ,要慎用活血药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男 ,14岁 ,因“目黄、身黄 50d”于 1996年11月 2 9日入院。入院前 50d ,患儿被父亲发现全身皮肤及眼轻度黄染 ,伴乏力、尿黄 ,即送到某医院诊治 ,经B超、腹部CT示“肝硬化” ,经治疗 4 7d(具体用药不详 ) ,黄疸减轻 ,出院诊断 :黄疸查因 ?肝硬化 ?随后到我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起病以来无皮肤、粘…  相似文献   

19.
殷勤  盛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54-6255,6258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类型,为搞好乙型肝炎病毒预防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 采集678份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①678例HBV感染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有12种,其中最主要模式为A模式,占74.04%.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者)53例,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居第4位20例.②本组患者性别分布中单独HBsAb阳性模式、大三阳和小三阳及其他感染模式,男性均约为女性的两倍,提示男性是预防HBV感染的重点对象.③单独HBsAb阳性和在青少年与儿童(<20岁)中的比率较其他年龄低,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为25.00%,提示青少年依然是HBV感染的重点预防对象.结论 本地区HBV人群HIⅣ-M表现模式呈现多样性组合模式,主要为单独HBsAb阳性模式,男性感染约为女性的两倍,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较高,应重视男性和青少年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为乙肝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9例乙肝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思美泰治疗组)75例和联合治疗组(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组)9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周(3个疗程)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苦黄注射液联合思美泰治疗乙肝疗效确切稳定而安全,可作为乙肝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