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70例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结果肺癌在51-80年龄段内发病率占78.6%:肺癌患者CD4^+T细胞相对减低、CD8^+T细胞相对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癌患者年龄降低,NK细胞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CD3^+T细胞有明显增加趋势(P〈0.01)。结论肺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CD4^+/CD8^+比值显著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年龄越年轻其细胞免疫功能越紊乱;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活性进行检测,并测定了部分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差别。结果:肿瘤患者二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细胞数减少,CD8^+数增加,Th/Ts比例下降或倒置。结论:肝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T细胞亚群的调节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者和60例CA患者(BCG—PSN组40例和病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并对BCG—PSN治疗CA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治疗前CA患者外周血CD3^+T、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BCG—PSN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细胞百分率于治疗后显著升高(P〈0.001),CD^+T4/CD8^+T细胞恢复平衡;病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百分率治疗前后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观察证实BCG—PSN能够显著提高CA临床治愈率,降低CA的复发率。结论:CA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BCG—PSN可使CA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比例而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4.
齐天杰  阎锡新  张鲁涛 《河北医药》2011,33(20):3045-3047
目的探讨血液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对非HIV感染患者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及诊治规范,入选IPFI组患者61例,非IPFI肺炎组患者47例及同期健康对照组体检者30例。收集记录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组病例CD3CD;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情况。结果白色念珠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占总检出菌株数的46.03%,同时本研究曲霉菌(30.16%)感染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水平,IPFI组较非IPFI肺炎组(t=5.910,P〈0.05;t=7.395,P〈0.05)及健康对照组(t=6.443,P〈0.05;t=7.428,P〈0.05)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D2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的CD28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以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CD8^+、CD2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CD28+和CD8^+水平显著增高,胃癌临床分期越晚CD3^+、CD4^+、CD4^+/CD8^+水平越低,CD8^+水平越高,在临床Ⅰ、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D28+表达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CD8^+CD28+表达减少,T细胞亚群异常,均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丁黎萍  李莉佳 《贵州医药》2001,25(10):902-903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 4、CD+ 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 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 - 2R、CD+ 4及CD+ 8。结果肺心病急性期sIL - 2R水平明显增高 ,缓解期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D+ 4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变化不明显 ,但急性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 4/CD+ 8细胞的比值在急性期 <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使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炎症反应迁延而不易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B、IL-10和IL-2。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血清中TGF-β、IL-10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CD25^+T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显著升高,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诱导CD4^+CD25^+T细胞的生成,提示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儿支原体肺炎免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MPP患儿进行体液免疫活性及T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美国Array-360型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血清IgA、IgG、IgM,补体C3、C4;采用美国流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gG、IgA、IgM、CD3 、CD4 及CD4 /CD8 比值均低于对照组, CD8 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恢复期IgG、IgA、IgM及T细胞亚群升高,与对照组近似,迁延期、慢性期IgG、IgA、IgM、CD3 、CD4 及CD4 /CD8 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 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和慢性期补体C4、C3 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组IgG、IgA低于轻症组(P<0.01、0.05),重症组C4、C3 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理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指标对于判断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情程度、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本病发生与自身免疫损伤有关,故治疗方面除应用大环内酯抗生素控制感染外,适当加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将有利于促进MPP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介茵多糖核酸(BCG—PSN)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50例门诊RGH患者作为治疗组,予BCG—PSN 1mg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Eu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另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平均复发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皮损平均愈合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后6个月上述3项指标变化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治疗后6个月上述3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BCG—PSN治疗RGH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复发频率和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外周血CD4^+及CD8^+/CD8^+比值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欧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3,(16):39-39,41
目的探讨HIV/AIDS免疫病理的改变特点,为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1例HIV感染者和54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分析3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CD4+细胞计数正常对照组[(670±361)个/μL]〉HIV组[(378±235)个/μL]〉AIDS组[(154±104)个/μL](P〈0.01);CD8+细胞计数HIV组[(918±823)个/μL]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组[(489±250)个/μL]与AIDS组[(512±319)个/μL](P〈0.05);CD4+/CD8+的比值正常成人组(1.48±0.89)明显高于HIV组(0.41±0.37)和AIDS组(0.18±0.16)(P〈0.05)。结论本地区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过程与疾病进展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NHL组(n=62)与正常对照组(n=30)空腹外周血2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包括CD3+、CD4+、CD8+细胞的绝对值计数,并可计算出CD4+/CD8+比值;两组数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HL组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CD3+细胞数(823.3±211.5)、CD4+细胞数(423.8±234.8)](P〈0.05),CD8+细胞数(861.2±634.1)升高(P〈0.05),CD4+/CD8+降低(0.5±0.3)(P〈0.05)。结论NH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的检测对NH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继红 《中国药师》2010,13(3):397-39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血常规,营养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b、Hct、PA和TRF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和CD4^+/CD8^+无明显变化。结论:参麦注射液不仅能改善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而且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心病病人多有免疫功能下降,特别是细胞免疫。CD4^ /CD8^ 比例失衡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收集61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钱文杰 《中国药业》2010,19(3):20-21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加用苦参素300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苦参素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结果正常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测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尤其是早期对于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研究进一步探讨清瘟败毒饮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作用机理,为清瘟败毒饮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淋巴细胞CD4+、CD8+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P〈0.05),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提高(P〈0.01)。结论:本实验证实,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方面,清瘟败毒饮联合西医疗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医疗法,具有调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蒋伟芳 《首都医药》2009,16(20):38-38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体内CD4^+、CD4^+/CD8^+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金水宝胶囊加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单以激素治疗,1年后观察疗效。结果金水宝胶囊治疗组治疗后CD4^+细胞的比例、CD4^+/CD8^+的比值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CD4^+细胞比例、CD4^+/CD8^+的比值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但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从分子水平证实虫草制剂金水宝胶囊对于PNS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淑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187-218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例ITP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评价其与血小板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TP患者PAIgG、PAIgA、P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者(P〈0.01);与对照者相比,ITP患者外周血CD3+显著降低(P〈0.01),CD4+减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同时CD4+/CD8+比值的降低与血小板表面抗体IgG、Ig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失常,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TP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