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及病程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其病程将30例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6.170,P<0.000 1;t=6.00,P<0.000 1),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t=-5.014,P<0.01).结论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应尽早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者病程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0例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AS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应尽早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及病程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其病程将30例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6.170,P&;lt;0.0001;t=6.00,P&;lt;0.0001),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t=-5.014,P&;lt;0.01)。结论: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应尽早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60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双下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12周进行下肢肌肉最大收缩时表面肌电(sEMG)信号采集、运动功能评定及功能独立性(FIM)评定,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股四头肌、胫前肌最大收缩时的sEMG信号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12周继续提高(P0.01);观察组sEMG信号增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及FIM评分亦较治疗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ASIA运动功能及FIM评分较治疗8周后提高更明显(P0.01),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股四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及肌力,并能提高功能独立水平,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与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83例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PNF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随访6~2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治疗前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情况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包括正确肢体摆放、关节ROM运动、牵张训练等;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及护理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Ashwoorth评分法进行肢体肌痉挛程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后痉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1),康复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肌痉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SCI)肌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SCI肌痉挛患者按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面系统康复评定后,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2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疗效评定。结果 Ashworth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频率分级:治疗前2组痉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7,P=0.612,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Z=2.452,P=0.01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加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SCI肌痉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T5~T12节段脊髓损伤患者(ASCI C级)随机分为rTMS 组和对照组.12例rTMS组患者于Cz部位给予磁刺激,并接受康复训练;1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比较ASIA运动评分、轻触觉评分、针刺觉评分,抗重力体位双下肢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 rTMS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双下肢ROM、FIM评分均有改善(P<0.05);rTMS组治疗后WISCIⅡ也有改善(P<0.05),且ASIA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例C2~T12节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AIS D级)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8)。治疗组于Cz部位给予rTMS,对照组患者给予假刺激。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比较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Ashworsh量表(MAS)、10 m步行速度、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和脊髓功能独立性评定(SCIM)。治疗后随访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EMS、10 m步行速度、SCIM均有改善(P<0.05),随访2周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提高(P<0.05);对照组随访2周与治疗前比较SCIM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EMS改善更多,随访2周LEMS仍优于对照组(P<0.05);MAS、10 m步行速度、WISCIⅡ和SCIM治疗后及随访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TMS可进一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C4~T12平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性疼痛和脊髓功能独立性的疗效。方法:招募C4~T12平面脊髓损伤(ASIA C/D级)患者48例,对入选患者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安慰剂治疗(极低阈强度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80%阈强度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脑皮质运动诱发电位(MEP)和静息运动阈值(RMT)、疼痛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和脊髓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Ⅲ(SCIM-Ⅲ)。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EP波幅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RM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MEP波幅和RM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PRI-S、PRI-T及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PRI-A和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SF-MP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IM-Ⅲ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改善C4~T12节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性疼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