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天然活性产物之一.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艾滋病、抗菌、抗过敏、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对人类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同时,从实验中获得大量有关构效关系的信息,应尽快写进<中药化学>的教材中,填补空白,提高教材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效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存在于中草药中,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具有C6-C3-C6基本碳架结构的类化合物.对近几年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主要从临床应用、药效机制以及构效关系等几方面来介绍,黄酮类化合物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抗菌、抗氧化、抗衰老、抗HIV病毒等多方面具有活性.其进行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药理机制的阐明、构效关系的探索以及结构改造方面的研究或可为黄酮类的进一步合理应用以及相关新药的开发开辟出一条新的重要途径.这些研究成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潜在开发应用价值巨大.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以C6-C3-C6为基本结构骨架,结构亚型多种多样;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从水果、蔬菜到中药中都有发现,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以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或直接开发成的药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对于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也很活跃,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总结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分离或合成具有更强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酮碳苷类化合物抗炎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制备12个黄酮碳苷系列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黄酮碳苷化合物的糖基、酚羟基的取代位置、数量等影响黄酮碳苷的抗炎活性。结论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具有一定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梅素及其苷类是植物中重要的黄酮醇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且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大量研究表明杨梅素及其苷类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此外,杨梅素及其苷类还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镇痛、护肝等药理活性。由于杨梅素比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在母环结构上含有更多羟基,杨梅素及其苷类比槲皮素、山柰酚等其他黄酮醇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强的药理活性。因此,杨梅素及其苷类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前景。该文就杨梅素及其苷类的分类与分布、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杨梅素及其苷类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比较等进行文献综述,并对目前杨梅素及其苷类研究与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对将来深入研究更多种类杨梅素及其苷类的药理作用、量效及构效关系、化学修饰与生物合成、应用前景等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药物中,具有众多优良的生理、药理活性,尤其是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植物黄酮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抗肿瘤构效关系的研究,为植物黄酮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药用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芪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内酯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蛋白质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炔类化合物等中草药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并探讨了当今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并对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为红花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基于紫外分光光度原理的高通量微孔板筛选的方法,对从红花分离出的12个黄酮类成分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和测定。结果:从红花所含的黄酮类成分中筛选出7个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中槲皮素、杨梅素和木犀草素抑制活性明显,其IC50分别为4.89,3.03和7.72μmol/L。结论:红花中部分黄酮类成分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可为红花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有不少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舒血管活性与结构间关系的报道,但尚停留在定性构效关系研究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结构参数.笔者以RP-HPLC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以大鼠主动脉环张力测定法,测定该类化合物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考察其舒血管活性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关系,为该类化合物的舒血管作用机制研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泉  周亮  林淑英 《中药材》2006,29(10):1117-1119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药材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这与其结构的多样性相对应。目前在掌握其分子全面构效信息的基础上,增强其生理活性或者扩展其应用范围的分子结构修饰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化学法分子修饰占重要地位。本文对化学法分子修饰的三个方面:衍生化、与金属离子螯合和化学反应制备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应重视对各种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总结及新的有效修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其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英  张欢欢  吴月国  赵铮蓉  余陈欢 《中草药》2018,49(20):4912-4918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多酚类物质,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烷-3-醇、花色素和查耳酮等类,且不同化学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炎和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肺部炎症疾病的潜在药物。重点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的构效关系,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5)
苦参为历代本草收载的传统常用中药,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被不断关注,在化学成分、提取、质量控制、药理活性等方面已积累了大量成果,尤其是构效关系的研究对设计新的活性物质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ophora flavescens""lavandulyl flavanone""Sophoraflavanone G""Kuarinone""HPLC"等中、英文词汇为主题词进行扩展检索,查询Elsevier数据库中历年相关文献,同时结合其他资料,重点从苦参总黄酮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及构效关系等方面来梳理、归纳,以期为其深入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人UGTlA3催化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考察不同结构参数对葡醛酸结合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法MOPAC-AMl及逐步回归方法对11个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和UGTlA3催化葡醛酸反应的K。值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所建立的QSMR模型(pKm=-2.20707+0.00256HOF+3、21290Qc5)具有较好的拟合性。结论分子生成热(HOF)和5位C上的静电荷这两个结构参数是影响其葡醛酸结合活性的主要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槲皮素是蔬菜、水果、中药中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菌、抗炎、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由于槲皮素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各种方法设计和合成新的槲皮素衍生物,以改善其缺点,进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通过对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抗糖尿病、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综述,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为天然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天然药物有些活性成分能直接研发成抗白血病的药物。从天然药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对有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设计并优化活性化合物,使其成为抗白血病的一类新药,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几种抗自血病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抗HIV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近年日本学者从世界各地收集传统的天然药物,以抗HIV活性为指标筛选出萜类、黄酮类及多酰胺类等活性成分。本文介绍了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极其丰富的药理活性。最新研究表明,天然以及人工合成的黄酮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一些黄酮组合应用时会引起抗肿瘤效果改变;另外一些天然黄酮及查耳酮衍生物都表现出逆转多药耐药的活性。这些研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辅助药物。综述近年来天然以及合成的flavopiridol、佩兰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药耐药逆转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苦参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认为异戊二烯黄烷酮衍生物是其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其中一些化合物对睾酮5α-还原酶以及5α-二氢睾酮与其受体的结合物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本次从苦参中提取分离出具有抗菌和抗雄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良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近年来有关高良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介绍,高良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芳基庚烷类、苯丙素类、糖苷类等。药理学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有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胃肠道出血作用、抗溃疡作用和胃黏膜保护作用等。无论是高良姜粗提物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的化学成分都表现出较好的药理活性,尤其是高良姜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的研究比较广泛,他们在抗肿瘤、抗氧化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抗多重耐药菌株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后在探讨高良姜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时,更应该注重同类成分之间的相互比较,寻找药理活性必须基团,明确构效关系,深入探讨作用机制,进一步促进高良姜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对芪参益气滴丸抗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E-选择素(E-Selectin)3种黏附因子的活性进行预测。方法采用经典的二位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用22个4-(Aryloxy)thieno pyridines类化合物进行计算模拟和统计分析,构建3种黏附因子的构效关系方程,并对芪参益气滴丸中的化学成分抗黏附因子的活性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得到3种黏附因子的构效关系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988,0.808,用包含7个同类化合物的测试集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良好,并预测出芪参益气滴丸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具有较好的抗黏附因子活性。结论建立的QSAR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化合物的抗黏附因子的活性,可为芪参益气滴丸抗黏附因子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计算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