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LT)致呼吸道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9年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19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例PTL致呼吸道梗阻病例进行诊治分析并相关文献复习,总结PTL致呼吸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结果 3例PTL致呼吸道梗阻病例均为女性,临床均表现为短时间内甲状腺无痛性肿大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均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中病例3可疑PTL;病例1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理结果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预后良好;病例2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气管切开,术后病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予以化疗+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预后良好;病例3未治疗,2周后死亡。结论甲状腺突然肿大应警惕PTL的可能性,对诊断困难且怀疑PTL致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外科干预,解除梗阻并明确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PTL进行了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总结了近10年国内发表的199例PTL的详细临床资料。结果 PTL多发于老年妇女,多有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B细胞性PTL占94.5%(190/201),T细胞性PTL占5.5%(11/201)。结论 PTL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最常见为B细胞性,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4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术前易误诊,其中3例术前被认为是甲状腺癌,1例术前被认为是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患者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其中2例附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中3例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结论:甲状腺淋巴瘤诊断困难,其发生可能与HT有关,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应注意PTL的可能性,尤其是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其确诊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文献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ophoma,PT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7年之间收治的23例PT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1~71岁,中位年龄51岁.所有患者均为B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瘸(NHL).23例患者中有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局部病灶活检,7例行单侧腺叶切除,6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甲状腺全切术.术后进一步接受化疗和/或放疗患者15例,其中化疗8例,放疗5例,化疗加放疗2例,化疗方案采用CHOP方案.结果 本组23例中,失访6例,随访率73.9%.随访时间2~142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30.4%.结论 PTL好发于60岁左右的女性,病理类型大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较困难,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而手术只是作为确诊或减瘤的次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7例PT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出现甲减,16例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7例患者通过甲状腺穿刺活检确诊,10例患者通过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1例,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DLBCL、MALT转化和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各2例。DLBCL组患者平均年龄(61.7±13.0)岁,DLBCL、MALT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9.0±2.8)岁,MALT组患者平均年龄(61.5±3.5)岁,均明显大于FL组患者的(31.0±14.1岁)。DLBCL组患者血LDH为(380.3±197.9)U/L,高于MALT组和FL组。FL组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为 0分,低于其他3组。DLBCL组患者Ki-67为(70.0±16.1)%,高于MALT组的(16.25±8.80)%。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与HT关系密切,诊断依靠病理,DLBCL为最常见病理类型,治疗方案根据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决定。  相似文献   

6.
林军  杨幼萍  应香岚  文小凤  应亚君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24-1225,F000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无特异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主要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MALT淋巴瘤。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例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使用LCA,CD20,CD79α,CD3 ,CD45RO ,CEA ,TG ,TTF-1等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并文献复习。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诊断困难,镜下病理形态多样,免疫组化B细胞标记(+)。 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临床易漏诊且侵袭性较高,因此准确、完整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十分重要,免疫组化具有很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8.
邢益祥  刘晨  袁小庆 《安徽医学》2019,40(8):899-90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临床病理学特点、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铜陵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PTL的患者4例,观察其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表现,回顾临床治疗经过,并进行随诊。结果男、女性患者各2例,年龄26~60岁,均因颈部包块就诊。术前影像学显示颈部患侧包块,1例包块有融合。实验室检查,1例患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达1 000 ng/L,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达1 000 ng/L,促甲状腺素(TSH)为9. 504 ng/L;其余3例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1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HT),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给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反复,行手术治疗; 1例因颈部包块伴疼痛,及时手术切除包块。术中冰冻病理诊断:1例考虑为PTL,1例考虑为髓样癌,2例考虑为HT;常规病理最终诊断均为PTL,其中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1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DLBCL-NOS患者,术后R-CHOP方案治疗,现仍在治疗中; 1例DLBCL-NOS患者,临床分期较早,术后CHOP方案化疗1疗程后,随诊至今,肿瘤无进展; 1例MATL淋巴瘤患者,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身体状况良好,随诊中。结论 PTL少见,临床易误诊或漏诊,其病理组织类型多样,预后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探讨PT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按WHO(2008)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4例HT合并PTL,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分型并随访。结果:4例中女3例,男1例,年龄56~62岁。单侧甲状腺无痛性肿块常为首发症状。镜下表现为中等或较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残存的甲状腺腺体,腺体萎缩,并可见淋巴上皮病变。结论: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少见,与HT的发生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确诊,治疗以手术治疗辅助联合化疗、放疗等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收治的1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结果 16例确诊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病灶局限于甲状腺5例,超出甲状腺包膜外11例.随访16例,目前存活10例,最长91个月,5~43个月内死亡6例.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应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诊断,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对PTML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手术以切取活检和解除压迫为目的 ,扩大手术对治疗PTML的意义不大.PTML的分期、病理恶性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PTL存档资料33例,进行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根据2008年版WHO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病理学分类标准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PTL占同期睾丸恶性肿瘤的8.3%(33/397)。临床Ⅰ~Ⅱ期28例(85%),Ⅲ~Ⅳ期5例(14%)。组织学分型:33例PTL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76%),黏膜相关(MALT)淋巴瘤3例(9%),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3%),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6%),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例(6%)。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6~120个月,生存时间6~80个月,平均生存28个月。结论 PTL类型多样,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PTL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正确的病理诊断,明确免疫表型,进而制定相应的放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较为罕见的结外型淋巴瘤类型,临床特征不典型,超声特征不明显,经常被误诊和漏诊。 目的 总结分析PTL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6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PTL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16例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组)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PTL组病理结果:1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为滤泡性淋巴瘤、1例为伯基特淋巴瘤。甲状腺癌组病理结果:11例为乳头状癌、4例为滤泡癌、1例为髓样癌。PTL组甲状腺体积增大率(13/16)高于甲状腺癌组(5/16)(χ2=8.127,P<0.05),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率(14/16)高于甲状腺癌组(3/16)(χ2=15.184,P<0.05),钙化率(0例)低于甲状腺癌组(10/16)(χ2=14.545,P<0.05)。PTL组患者中13例病灶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甲状腺癌组中12例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两组的病灶形态和边界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5,P<0.05)。PTL组(7/16)和甲状腺癌组(3/16)病灶血流信号增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7,P>0.05)。PTL组(8/16)和甲状腺癌组(11/16)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6,P>0.05)。超声造影PTL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高增强,甲状腺癌动脉期及静脉期多呈低增强。 结论 PTL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甲状腺体积增大,伴弥漫性极低回声病灶,无钙化,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造影动脉期及静脉期呈高增强时应考虑为PT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常为B细胞性,常见类型为弥漫性的大B细胞型(DLBCL)和B淋巴细胞型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MALT)。DLBCL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79a、L26、LCA阳性;CK、CD3、CD30、TG、CD45RO等均为阴性;MALT的免疫组织化学:L26、LCA、κ阳性;CK、λ阴性。结论:PLT是一种罕见肿瘤,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TL)是一种极罕见的原发于睾丸的结外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PTL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鉴于PTL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其在诊断及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案趋于规范但尚未完全统一。未来,应对PTL研究结果中存在争议的热点问题及潜在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原发于甲状腺的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PTL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例PTL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63岁(42~81岁),起病至诊断时间平均5个月(0.5~24个月)。其中1例因咳嗽、憋气就诊,余11例均因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除1例无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外,其余11例首诊时有7例为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初诊11例行颈部B超,双侧均有结节者9例,肿瘤平均直径3.87 cm。4例经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8例经甲状腺肿物粗针穿刺确诊,病理报告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1例小B细胞淋巴瘤,5例病理证实合并桥本甲状腺炎。除1例MALToma因考虑肿瘤相对惰性,未行化疗,余11例均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117个月),死亡3例。健在的9例患者中,7例化疗后定期随访肿瘤无进展,1例MALToma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未予化疗及放疗,仍带瘤生存,1例仍在化疗中(2周期)。结论:中老年(尤其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或实质内不均质低回声,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和气管压迫时需高度警惕PTL的可能,对可疑病例适时采用粗针穿刺活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某医院1995年-2012年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中男性6例,女性5例。超声表现为3种类型,其中结节型8例,弥漫型2例,混合型1例。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较少见,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利于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毛建英  嵇学仙  徐信洪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68-1369,1441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霍奇金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文献分析3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非霍奇金肺淋巴瘤临床表现、影像学、支气管镜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病理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为常见。2例为MALT淋巴瘤,1例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原发性非霍奇金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无典型临床表现和特异性影像学改变,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低,诊断依赖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或联合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6~71岁.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同时发病2例,均为临床ⅠE期.10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淋巴瘤,1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16例患者瘤细胞表达CD20或CD79a,1例患者瘤细胞表达CD3和CD45RO.所有患者瘤细胞均不表达CD30、CD68、CK、Syn、PR、ER.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极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何杰金淋巴瘤(PT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1972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PTL43例,对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观察PTL肿瘤发展规律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SPSS1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寿命表法、Kaplan-Meier法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和71%,5、10年无瘤生存率均为7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期和B症状(即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P<0.001),病程长短也影响PTL的预后(P=0.049),年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TL病情进展时,肿瘤沿甲状腺淋巴引流区扩散,未发现跳跃性。两叶以上病灶者颈内淋巴结转移率为50%(7/14例),显著高于单叶者的14%(4/29例,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远处转移率及肿瘤相关死亡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值均<0.0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肿瘤相关死亡率高于滤泡型淋巴瘤(FL)和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患者(P<0.01)。未观察到低度恶性PTL转化为高度恶性淋巴瘤。MZL和FLⅠ期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均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不利预后因素(DLBCL、FLⅡ期以上和B症状)患者,给予以阿霉素为主的化疗方案,仍难以控制肿瘤的进展。结论PTL具有自己的临床生物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其临床生物特性制定治疗策略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2005年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例均因无痛性颈部肿块人院.其中5例女性,平均年龄66.3岁(56岁-79岁).均通过手术确诊,均为B细胞性.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辅以化疗、放疗.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老年女性,多为B细胞性,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治疗采取手术、化疗和/或放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