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乳癌治疗中,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也是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方法可使患肢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0例研究对象为1995~1998年收入我院经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平均年龄46岁(31~69岁);TNM(tumor,n...  相似文献   

2.
目前 ,临床使用的骨折、瘫痪制动等患者的病员服穿脱甚为不便 ,为此 ,我们为这类患者设计了新型的病员服。这种病员服穿脱方便 ,可避免因穿脱导致的疼痛和骨折移位。经临床使用 ,效果很好 ,方便了患者和护理。此种病员服即将原病员服的缝线改为粘合式。穿脱时分别将各粘合处松解、粘合即可。制动患肢病员服的设计@刘淑莲$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宋杭丽$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韩玉珍$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相似文献   

3.
4.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200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乳癌患者320例,年龄28~66岁,平均45岁,TNM分期为Ⅰ期62例,Ⅱ期198例,Ⅲ期60例。手术方式为简化根治术128例,根治术167例,扩大根治术25例。1.2方法所有患者术后半卧位,上肢肘关节微屈,第1天即开始进行伸屈手指、握拳、屈腕运动。术后两三天用健侧手协助患侧上肢抬高,被动小范围活动,肩关节活动,屈<30°,伸<15°,运动速度不宜过快,5min/次,4~6次/d,同时用患肢进食,但不要外展肩关节,不要持重。术后第5天在健肢帮助下,患肢抬高并超过头顶,尽可能伸直,可做外展运动,外展幅度<45°。术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减轻DSA化疗后并发症及病人不适感,探讨DSA化疗后术肢制动时间与股动脉穿刺出血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次行DSA化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穿刺处绷带加压包扎24 h、砂袋压迫6 h、下肢制动6~12 h后病人可轻微活动。对照组采取穿刺处绷带包扎后绝对卧床24 h、下肢直伸制动、砂袋压迫6 h。对PT、APTT、TT、PLT、BP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对术后出现穿刺处出血、术肢麻木、腰背酸痛、尿潴留进行总结对照。结果:二组病人术后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96 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无凝血机制障碍、无高血压及单侧股动脉无反复穿刺者,术后术肢制动6~12 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组采用肩关节制动胸带预防患肢淋巴水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7.
<正>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危害我国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快速上升,新病例数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1]。淋巴水肿作为乳癌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较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162例女性病人,比较不同引流方式下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皮瓣坏死率、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均明显低于无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1.60、9.45,F=21.60~40.75,q=3.82~12.84,P〈0.01)。结论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的方法,能显著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2005年1月~2006年12月自行设计的血管留置针封闭式引流治疗乳癌术后皮下积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血管留置针封闭式引流治疗乳癌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作者采用2005年1月~2006年12月自行设计的血管留置针封闭式引流治疗乳癌术后皮下积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名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71岁,平均51.2岁,均行单侧(左或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其中5例为基层医院转诊病例。皮下积液发生于术后5~13 d,即术野负压引流管拔除后1~3 d。  相似文献   

11.
自行设计一种简便、有效的乳腺癌术后患肢锻炼辅助工具,以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选择10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根据徒手锻炼的原则,采用患肢功能锻炼带,协助患者分阶段练习,观察患者锻炼的主动性和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后应用锻炼带,患者指、腕、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随访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殷萍 《护理学报》2012,19(14):53-54
目的 探讨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在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7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双上肢腕横纹上5 cm周径差值大小进行编号并分组,双号42例为加压组,单号45例为按摩组,分别采取患肢加压与手法淋巴引流按摩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6、9、12、18、24个月后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3~9个月,使用加压法治疗患肢水肿的效果较理想,有效率明显较按摩组高(P<0.05);12~24个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加压治疗法增高(P<0.05).结论 建议临床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患者9个月前予患肢加压治疗,9个月后予手法淋巴引流按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2-08-2010-07间117例实施乳癌根治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共7例拔除负压封闭引流后出现皮下局限性积液,经多次穿刺抽液或经原引流口置半胶管引流条引流后治愈,其余病例均未出现皮下积液,术后积液率仅为6.0%。结论乳癌根治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的比例,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30例患者行呼吸功能训练,早期肢体锻炼及恢复期的有氧代谢运动。结果训练前后患者的R、PaO2、PaC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而早期的肢体训练和康复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肢水肿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们用踝关节牵引带为介入术后患者约束患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应用:选用踝关节牵引带1个,长30 cm的绷带1条。将踝关节牵引带包裹在患者踝部,用绷带作为延长部分在床尾打结,固定于床尾。优点:普通约束带为纯棉布加晴纶缝制而成,使用过程中易引起患者皮肤擦伤。踝  相似文献   

16.
<正>腹部带蒂皮瓣术因其成活率高、供血隐蔽,已成为临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常用的手术方式,腹部带蒂皮瓣一般需术后3周待皮瓣成活后做断蒂手术,将患手与腹部分离[1]。断蒂前由于患肢长期处于限制体位,加上早期不习惯,容易造成患者在不自主活动的情况下加重疼痛,甚至有个别患者熟睡时出现移植皮瓣扯脱的现象。为防止皮瓣撕脱,以往通常在患者手术后使用绷带把患者身体与患肢固定起来,这种随意的固定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扯脱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肢制动专用袖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8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观察组将患肢制动专用袖套应用于术后患肢制动治疗中,对照组只单纯将肢体放置在与观察组相同的位置,未增加任何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切开愈合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患肢制动专用袖套进行患肢制动,降低了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了术后引流总量及带管天数,有助于切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穿刺置管持续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乳腺癌手术后拔除引流管发生皮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持续引流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透明硅胶管置管持续引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引流通畅,但实验组患者对重新置管的焦虑感明显减轻,置管后不适感及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皮肤愈合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穿刺持续引流的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婷  梁波 《护理研究》2002,16(1):3-3
患肢枕是用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的一个软垫 ,临床上多用于抬高上肢。目前 ,常见的患肢枕形状有扁平长方形、正方形和近似不规格的梯形。在使用过程中 ,扁平长方形患肢枕用于肢体消肿不太理想 ;正方形和近似不规格的梯形枕 ,用时稍长 ,易出现肢体疲劳。为此 ,通过临床实践 ,笔者对现有患肢枕进行了一定的改良 ,制作了一种直角长斜面形患肢枕。1 制作方法  直角长斜面形患肢枕底边长 31cm (相当于成人前臂的长度 ) ,宽 2 5cm ,高 15cm ,斜面长 34cm。枕芯用成形的不太松软的海绵填充 ,外层由人造革或橡胶布包裹…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外科引流技术在胃肠、胆道及胰腺等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