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和尿氟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尿中无机氟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含量显著增高,尿中无机氟测定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中氟乙酰胺第3h出现峰值,尿中无机氟第1d出现峰值,然后均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无机氟第7d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含量与尿中无机氟高度相关(r=0.92)并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春水  郑珲  刘克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92-2293
氟乙酰胺是一种剧毒鼠药,多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因其毒性过于剧烈,近年来已经造成多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目前我国公检法系统已经联合发布禁止氟乙酰胺生产、贩卖的命令。因为氟乙酰胺极性大,不容易利用常规色谱进行分离检测,并且组织中氟乙酰胺的提取也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组织中残留氟乙酰胺的文献报道目前还不多见,本文采用衍生化技术对胃组织中氟乙酰胺进行处理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氟乙酰胺鼠药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10 81,系高效剧毒、残留性强的有机氟类杀鼠剂。进入机体后,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中断正常的三羧酸循环,妨碍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现将我科收治的32例急性氟乙酰胺鼠药中毒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对机体系统的损害和治疗。方法:对77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77例全部治愈。结论: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早期足量应用乙酰胺是治愈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灭鼠药氟乙酰胺急性中毒4例报道陈瑛(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舟山市316000)氟乙酰胺是一种极毒的有机氟农药杀虫剂,由于含有氟乙酰胺的灭鼠药保管欠妥,致使小儿误服中毒。我科1994年5~7月收入院4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者报告如下。例1女6岁,因误服...  相似文献   

6.
氟乙酰胺属有机氟类灭鼠剂。对人、畜都有严重的毒害。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经酰胺酶作用,形成氟乙酰胺而阻断三羧酸循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肾等器官功能损害,但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突出。临床上表现为反复抽搐、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等症状。现将我院2001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1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抢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附1例报告)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靖生,冯周清我院1994年收治1例氟乙酰胺中毒致多脏器衰竭的患儿,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患儿男,5岁。以误服浸有氟乙酰胺鼠药饼...  相似文献   

8.
小儿氟乙酰胺中毒30例诊治体会惠安县医院小儿科何建峰,胡速成小儿氟乙酰胺中毒临床上并非少见,以农村患儿居多。我院儿科自1988年1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氟乙酰胺中毒30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5~8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方法。急性氟乙酰胺中毒临床症状以惊劂、抽搐为主,常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方法排毒,应用特效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结果46例患者治愈38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氟乙酰胺中毒,发病急骤、进展快、死亡率高,及时综合救治及认真观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儿血镁浓度的变化与其临床价值.方法:将3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在其入院24 h内,抽静脉血3 mL进行血镁浓度测定,并与100例正常体检儿的血镁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氟乙酰胺中毒后血清镁离子水平下降,其下降幅度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对于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5例报告平和县医院张三连我们于1996年1月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5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氟乙酰胺集体中毒患者共6例,其中1例(男性,48岁)送诊途中死亡,5例于1996年1月19日16时入本院抢救。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62例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2例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福建省立医院陈飞飞陈秋华氟乙酰胺,国外商品名Fussole,是一种剧毒有机氟内吸性杀鼠剂,因其毒性大,容易造成人畜误伤。我院1992年11月~1996年5月共收治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62例,现对本病的抢救与护理报...  相似文献   

13.
李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07-2108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β2一微球蛋白(β2-MG)含量变化,进行早期测定,及早发现氟乙酰胺中毒对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第1、2、3、5、7、10天血尿β2-MG含量,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中毒后第1、2、3、5、7天与对照组比较血β2-MG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β2-M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2、3天明显,第5天后逐渐下降,10天左右接近正常。结论:β2-MG是早期肾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早期测定β2-MG含量,可以早期发现氟乙酰胺中毒对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氟乙酰胺为无味的白色粉剂。无臭、无味,易溶于水的高毒化合物,常有不法商贩用此制作灭鼠药。近年来氟乙酰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将我们收治的24例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氟乙酰胺急性中毒血清酶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光林  李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49-1350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的血清酶学动态燹化及其意义。方法对63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氩酰转肽酶(GGT)、磷酸肌酸激酶(CK)、LDH—L、AST、ALT进行动态监测,并观察临床变化。结果中度及重度氟乙酰胺中毒后血清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血清酶监测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氟乙酰胺中毒的脑电图迫踪检查,发现其中毒量的多少、临床表现轻重及恢复过程的长短与脑电图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平行关系。提示脑电图对氟乙酰胺中毒的恢复期追踪检查实属必要,对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FA)中毒是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学科最常见最主要的急危重症之,也是构成急性农药中毒致死率谱系中最高的病种之一,因此,为了解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致多系统受损情况及受损脏器的特点,提高快速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本文对39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致多系统多脏器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杀虫灭鼠剂,已明令禁止使用。但因种种原因目前仍能购到。本文中毒患者均为服毒自杀或误服者。现就我院收治的21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钮建华  王军 《淮海医药》2002,20(2):172-17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小儿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的疗效。方法:选择2例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患儿,均先用鲁米那或/和安定静注,惊厥不能满意控制,采用利多卡因,前剂2mg/kg静注,继以4-6mg/kg^-1.h^-1持续静滴维持。结果:惊厥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利多卡因对治疗应用鲁米那,安定,不能满意控制的氟乙酰胺中毒所致惊厥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能高。  相似文献   

20.
氟乙酰胺(Fluoracetamide)是一种灭鼠药,尽管1984年国家农业部、爱卫会等10部委明令禁止使用该药,但目前个别不法商贩仍销售此药,儿童误食引起的中毒时有发生,我科自1998年12月-2002年12月间共收治误食氟乙酰胺中毒的儿童45列,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