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卫宁  贺民  马春晓  吴健  游潮 《华西医学》2009,24(1):145-147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11例TCCF经血管内介入治疗,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复发,压迫颈总动脉无效,行球囊闭塞颈内动脉及瘘口。结果:术后杂音立即消失,数天后结膜水肿消退,造影见瘘口完全闭塞,10例TCCF患者颈内动脉保持通畅。1例患者颈内动脉闭塞。无操作所产生的并发症出现。结论:覆膜支架是处理TCCF的有效手段;瘘口再通可能与支架移位、贴壁不良有关。压迫颈总动脉对再通瘘口的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覆膜支架为颅内宽颈、大或巨大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效果良好。自2004年7月以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反复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后反复鼻出血,并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20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直接闭塞载瘤动脉,11例采用覆膜支架置入,覆盖载瘤动脉破口.无死亡病例,均于术后2周内出院,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治疗方法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覆膜支架置入相比于球囊闭塞颈内动脉而言,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 (其中 1例合并假性动脉瘤 )全部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全脑DSA检查确诊 ,用可脱性球囊进行栓塞治疗 ,结果全部栓塞成功 ,其中 3例保持颈内动脉通畅 ,1例球囊进入瘘口困难 ,行闭塞瘘口的同时栓塞同侧颈内动脉 ;另 1例合并假性动脉瘤患者在瘘口成功闭塞后被迫闭塞颈内动脉。 3例随访 6~ 18个月 ,无复发。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已成为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成功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的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无法手术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或无法栓塞瘘口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方法:5例患者中一例左顼内动脉起始部假性动脉瘤破裂。三例为外伤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单纯闭塞瘘口失败。另一例为巨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无法手术夹闭。3例应用可脱弹簧圈,2例应用可脱球囊,闭塞位置为病变近端或瘘口。结果:所有病例闭塞颈内动脉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合并症发生,病变未见复发。结论:颈内动脉闭塞术作为一种治疗颈动脉血管性疾病的方法,可以在不危及病人生命、加重病人病情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1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采取将导管插入颈内动脉后,行球囊栓塞介入治疗。结果15例中,除1例并发颅内出血行急诊手术治疗外,其余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创伤小、无痛苦、安全可靠、经济,并发症少,既能闭塞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血流通畅的微创手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多排螺旋CT对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4例TCCF合并鼻衄患者入院前采用鼻腔填塞,并行鼻窦CT扫描。[结果]4例均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上静脉扩张迂曲,其中2例表现为海绵窦扩大,3例发现鼻骨、筛骨或者颅底骨骨折。[结论]TCCF合并反复鼻衄的原因可能是TCCF同时合并颈内动脉与蝶窦相通形成的假性动脉瘤或TCCF合并海绵窦前内侧壁破裂。此病症非常凶险,务求及时诊断和彻底治疗,行鼻窦CT扫描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急症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经验。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8年3月共12例急性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行可脱性球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2例成功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9例,术后鼻出血、颅内杂音、搏动性突眼症状均消失,术后3d复发1例,第二次手术再次放入一枚球囊治愈,术后视力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手术越早改善越明显。结论合并有大量鼻腔出血、视力急剧恶化及脑皮层引流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急症手术治疗的指征,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凭借其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目前仍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林  李林芳  刘增品  张立红  王铁刚  周存河 《临床荟萃》2011,26(18):1636-1636,1638,F0002
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我们采用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患者39例,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均(51.6±6.2)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强调保留颈内动脉通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经静脉入路弹簧圈联合Onyx胶栓塞的8例外伤性TCCF,所有病例经动脉入路球囊闭塞瘘口失败,后接受经静脉入路栓塞瘘口,术后3~18个月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5例单纯经静脉入路栓塞完全闭塞瘘口,2例经动脉入路植入可脱球囊联合经静脉入路栓塞完全闭塞瘘口,治愈率为87.5%;1例经静脉入路栓塞后遗留海绵窦内假性动脉瘤,3个月后复查动脉瘤消失;术中均未出现远端脑栓塞、脑出血症状,2例患者新发外展神经麻痹,术后2~6个月症状逐步改善并最终消失;术后3~18个月随访造影7例瘘口完全闭塞颈内动脉通畅,1例瘘口消失,同侧颈内动脉闭塞;同时所有病例眼部症状及颅内杂音均消失。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为保留颈内动脉,可作为难治性TCCF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微导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栓塞材料的改进,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颅颈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可脱球囊、弹簧圈、液体栓塞剂、覆膜支架。与其他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相比,覆膜支架有2个突出优点: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和较低的再通率。目的:介绍国内主要应用的几种覆膜支架,以及覆膜支架治疗颅颈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覆膜支架,生物相容性,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覆膜支架治疗颅颈血管病变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现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覆膜支架,主要采用的是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Jostent覆膜支架和上海微创公司生产的Willis覆膜支架。Jostent覆膜支架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和扩展性较好,其多微孔结构可减少细胞扩散,阻止血小板聚集、炎性细胞移动,从而降低了继发性血栓及血管狭窄的概率;其缺点是在颅内动脉中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动脉不能过于迂曲,弯曲角度不能过于锐利,病变附近不能有不可闭塞的穿支或分支。专为颅内血管设计的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传统理念,整个支架系统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有助于其通过颅内弯曲的血管系统,尤其是颈内动脉虹吸段,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为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覆膜支架在颅颈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微导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栓塞材料的改进,血管内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颅颈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可脱球囊、弹簧圈、液体栓塞剂、覆膜支架.与其他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相比,覆膜支架有2个突出优点: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和较低的再通率.目的:介绍国内主要应用的几种覆膜支架,以及覆膜支架治疗颅颈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覆膜支架,生物相容性,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覆膜支架治疗颅颈血管病变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现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的覆膜支架,主要采用的是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Jostent覆膜支架和上海微创公司生产的Willis覆膜支架.Jostent覆膜支架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和扩展性较好,其多微孔结构可减少细胞扩散,阻止血小板聚集、炎性细胞移动,从而降低了继发性血栓及血管狭窄的概率;其缺点是在颅内动脉中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动脉不能过于迂曲,弯曲角度不能过于锐利,病变附近不能有不可闭塞的穿支或分支.专为颅内血管设计的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传统理念,整个支架系统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有助于其通过颅内弯曲的血管系统,尤其是颈内动脉虹吸段,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为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或血管内支架结合GDC行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方法 脑血管造影确诊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对于窄颈的直接行GDC栓塞,宽颈的行支架植入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均有不同程度复发;二次治疗,脑血管造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GDC或血管内支架联合GDC可能成为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急诊综合病房收治的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经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治疗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手术方式,护理质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尽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atas试验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科自2012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44名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统计临床症状、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数据,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以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和颅鸣为主要症状。术后眼压(11.13±2.97) mmHg、术后视力(0.69±0.36), 与术前眼压(22.37±6.64) mmHg、术前视力(0.47±0.25)相比, 均P<0.05。术后眼压是提示患者3个月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57, 95%CI 0.135~0.944,P=0.037), 复发率为10.42%。结论 Matas试验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能有效降低眼压, 改善视力, 疗效确切, 是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均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其中11例择期手术,4例急诊手术治疗,共置入Willis覆膜支架18枚。结果术中18枚Willis覆膜支架均成功置入载瘤动脉,其中11例(11枚)支架置入即刻病变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1枚)置入即刻有少量造影剂滞留,1周后消失;3例分别植入2枚支架后病变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均未发生新发梗死、出血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13例,1分2例;均无复发,2例载瘤动脉远端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应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赵欣  程佩珊  陈红  刘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96-6297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应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3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治疗成功,术后0.5 a随访,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护理,可以提高栓塞的疗效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较理想方法,特别是经颈内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既闭塞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通畅,常常作为首选方法。现将作者1999-2002运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失败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损伤多由于头颈部钝性外伤、锐器穿通伤、手术损伤、炎性反应或肿瘤侵蚀等因素所致,可引起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和/或假性动脉瘤鼻出血及颈部大出血,危害患者的健康或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损伤创伤小,可立即封闭颈动脉破口而达到止血、消除局部异常循环的目的。我科2005年9月-2007年10月为11例颈动脉损伤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23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中慢性蝶窦炎4例,蝶窦囊肿9例,霉菌性蝶窦炎6例,颅咽管瘤1例,脑膜瘤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均行CT、MRI及鼻内镜检查,根据不同病变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结果 20例行鼻内镜手术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鼻内镜检查窦腔黏膜光滑,引流通畅.2例蝶窦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痊愈.结论 CT及MRI检查在蝶窦病变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鼻内镜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对蝶窦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则需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