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场所禁烟法规执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脉耕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2):725-728
立法控烟 ,是减轻被动吸烟危害的有效途径。近一二十年来 ,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在数量和范围上都有相当大的增加。然而 ,对这些法规实施的总体效果 ,目前却知之甚少。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文献的回顾 ,对以下内容进行探讨 :1 我国禁烟法规的颁布情况。 2 禁烟法规的执行效果评价。 3 需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法规的颁发情况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 ,人们已认识到了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但有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直到 80年代才在中国开始出现。 90年代中期以后 ,公共场所禁烟法规涉及地域逐渐扩大。1 全国性规定 目前 ,限制…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的禁烟活动开始于70年代初期,那时曾立法来对卷烟产品广告作某些限制,并禁止在某些公共场所吸烟。在1986年12月,开始了口号为“向不吸烟国进军”的全国性吸烟控制运动。重点在于进行教育。在广大公众的强烈支持和参与下,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统计表明,吸烟人数从1984年的19%下降到1987年的13.6%。经验说明了禁烟活动是大有所为,也可以大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43家公共场所被动吸烟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现况,为制定浙江省被动吸烟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收集全省车站等候室、商场、医院、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对外办公楼等场所共6类43家公共场所禁烟的情况,并采用拦截式调查方法问卷调查629名成年人,了解其被动吸烟的相关信息。结果34.88%的公共场所为禁烟场所,16.28%的公共场所划分了无烟区。成人烟草烟雾的接触情况是:67.24%的被调查者为被动吸烟者,77.42%的被调查者家庭室内可以吸烟,76.47%的人报告常去的娱乐场所室内可以吸烟,62.17%的人报告工作场所室内可以吸烟。在支持公共场所禁烟方面,89.51%的人支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禁烟,88.71%的人支持在学校里禁烟,83.15%的人支持在医院里禁烟,92.53%的人支持在办公室全部或者部分禁烟,79.33%的人支持在餐厅全部或者部分禁烟,61.37%的人支持在酒吧全部或者部分禁烟。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非吸烟者、高学历者、对被动吸烟的危害有认知的人更加支持餐厅禁烟,OR值分别是2.689、1.393和2.670。结论浙江省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情况比较严重,群众普遍支持在公共场所开展禁烟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餐饮、住宿场所吸烟现状和禁烟规定执行情况以及卫生监督员开展公共场所禁烟监督检查状况,探索建立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监管工作模式。方法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监督检查等方法,在餐饮、住宿场所开展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状况调查、监督检查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餐饮、住宿场所未实行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未设置室外吸烟,未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劝阻人员。大多数场所仍摆放烟具,对吸烟危害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还不到位,近半数场所禁烟标识和警语的设置仍需加强。结论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实现主要依靠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及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和支持,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公共场所经营业主的禁烟主动性,进一步完善禁烟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江苏省部分市县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及部分场所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现场观察方法,在6个项目地区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项目城市均出台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但在法律效应、禁烟场所划分、罚则和执法主体等方面存在不足。共观察了6类98个公共场所,其中46.9%有禁烟标志的场所存在吸烟现象。规定禁烟场所在吸烟现象(43.2% vs 50.0%)、有人劝阻(15.8% vs 11.1%)等方面没有差异。结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亟待改进,并结合媒体倡导等其他策略,以增加规定的执行效应。  相似文献   

6.
健康眼     
全国室内公共场所五月起禁烟据《健康报》:卫生部日前公布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新增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按照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限制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限制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政策的状况及禁烟政策的落实情况。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现场观察法,收集天津市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法规、环境烟草烟雾及人群被动吸烟相关信息。结果天津市出台了禁烟条例。在被调查的公共场所中,97.7%为禁烟场所,72.1%有禁烟规定,90.7%有禁烟标志,44.2%的场所有控烟宣传资料,25.6%的场所设置了吸烟区,有5个场所设置了通风装置或通风状况良好,调查中的个别指标市区低于郊区,车站等候室和商场在此次调查中总体结果偏差,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院总体结果较好;大多数场所没有发现烟头,观察期间遇到的吸烟者也非常少,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医院的门诊大楼、车站等候室和政府办公楼的对外办公区,仅少数场所中有人对吸烟行为进行劝阻。结论天津市出台了相应的控烟条例,限制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政策在部分公共场所得到了落实,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应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公共场所被动吸烟情况,为制定控烟政策和实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在省会城市、省辖市和县城随机抽取45家政府办公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交通等候室、商场,进行公共场所禁烟情况的现场观察,并对场所内的1 40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45个公共场所中,53.3%为禁烟场所,31.1%有禁烟规定,68.90/有禁烟标志,但在公共场所吸烟现象仍然普遍.拦截调查显示,在公共场所很容易见到吸烟者,93.3%的人每天被动吸烟半小时以上,40%以上的人从来没有反对过别人在自己面前吸烟,70%以上的吸烟者在别人面前吸烟从不征求对方意见.64.2%的被调查学生的父亲吸烟,1周内家庭被动吸烟占43.5%.59.3%的学生在学校见过老师吸烟.结论 公共场所吸烟和被动吸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以降低被动吸烟率,推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公共场所禁烟情况,评估《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实施效果,为进一步的控烟立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禁烟场所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同时对部分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进行检测。结果《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作用明显,控烟立法有广泛的支持,但同时上海部分禁烟场所存在不履行禁烟职责、制度不健全、未开展控烟宣传教育等问题,部分场所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结论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必须适应国情,完善控烟立法,依法构建控烟统一战线,加强控烟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某证券营业部控烟法规实施前后吸烟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武汉市某证券营业部在《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实施前后一周股民的吸烟状况调查,发现实施后股民对吸烟危害健康以及公共场所禁烟与城市文明形象关系的认识有所提高,90%以上的人拥护《规定》;实施前后现场吸烟人次的比较说明经济处罚不是执法的首要措施,而加强管理则是保证法规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杭州市实施《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情况和效果,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随机选取杭州市控烟场所的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332份,控烟条例核心知识合格率为76.2%,烟草危害知识合格率为60.2%,禁止吸烟和限制吸烟场所受访者控烟条例核心知识合格率及烟草危害知识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7%调查对象表示本场所禁烟区域还存在吸烟现象,34.3%表示已在场所设置了附有烟草广告的标识和物品,23.2%表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设置烟具,84.03%近半年内进行过吸烟劝阻。86.7%的调查对象对本市的公共场所控烟效果满意,限制吸烟场所经营管理者对控烟监督执法工作满意率(76.4%)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6~65岁(OR=355.122)、对党政机关禁烟示范作用满意(OR=362.786)、对本人的控烟行为满意(OR=423.564)的人群对杭州市室内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总体满意度更高(均P<0.05)。结论 杭州市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对《杭州市公共场...  相似文献   

12.
439家公共场所禁烟情况监督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查公共场所贯彻执行《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现状。方法对439家公共场所禁烟专项执法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部分公共场所(如游艺厅(室)、歌(舞)厅、音乐茶座室)禁烟情况明显比其他法定禁烟场所差。结论在公共场所禁烟执法检查中,针对重点场所,在加强执法检查的同时,要督导开展禁烟宣传教育,同时完善控烟制度,落实禁烟设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公众厌恶被动吸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公众厌恶被动吸烟理查德·莫林(美)著佟彦龙译《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最近举办的民意测验表明,美国人以压倒的多数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害。通过这次调查也发现,大多数美国人赞成在公共场所实行对吸烟的某种限制。40%的人支持在公共场所彻底禁止吸...  相似文献   

14.
魏萍 《中国卫生》2011,(7):54-55
卫生部于今年上半年印发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而今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第24个世界无烟日,中国疾控中心为此发布的《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20万,平均每天超过3000人。《报告》强调应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专家据此乐观地指出,今年的控烟“动静”大于以往。今年,将成为公共场所控烟“奠基年”。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公共场所禁烟虽然呼声日高,但却依然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居民对公共场所实施禁烟规定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公共场所实施禁烟规定的态度。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两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居民536人,其中男性254人,女性271人。居民对不同公共场所的禁烟态度不同,“全部禁烟”支持率在医院为86.6%、学校为87.7%、酒吧为31.9%、餐馆为44.0%、商场为78.5%、影剧院为82.5%、体育馆为78.0%、候车室为67.7%、公共交通工具为83.0%。对“禁止烟草广告”持赞成态度的人占61.7%,不赞成的人占19.8%。支持“就餐场所禁烟”的人占68.1%,不赞成的人占20.9%。餐馆禁烟会影响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餐馆的选择(X^2=9.99,P〈0.05)。“知道北京奥运期间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人占53.7%。结论北京市居民对不同公共场所的禁烟态度不同,可以看出公共场所实施禁烟规定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酒吧、餐馆等场所实施禁烟规定更加困难,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奥运期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顾客在餐厅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调查顾客对餐厅禁烟立法的态度,分析实施餐厅禁烟政策对顾客就餐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5类餐厅(大型中餐厅、中小型中餐厅、休闲西餐厅、快餐厅和咖啡厅/酒吧),每类餐厅随机抽取20家餐厅进行调查,共计100家餐厅的961名顾客参加问卷调查(包括30.5%的吸烟者)。结果 72.7%的吸烟者曾在餐厅吸烟;90.7%的非吸烟顾客在餐厅就餐时遭受过被动吸烟。在遭受被动吸烟时,41.0%的顾客选择默认接受;55.8%的非吸烟者会有意识选择无烟座位;仅有11.4%的顾客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非常了解;66.0%的顾客赞同上海市所有餐厅禁止吸烟,39.4%的调查对象表示餐厅禁烟立法实施后会提高外出就餐意愿。结论上海市餐厅顾客的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比较严重,吸烟行为很少受到劝阻,大部分顾客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了解不够,但普遍支持餐厅禁烟立法。立法后顾客外出就餐意愿总体上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上海市2017年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政策对城市居民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建立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配PSM-DID)计量经济模型。结果:上海市实施公共场所禁烟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吸烟率和吸烟量。男性、高教育、高收入和年轻群体的吸烟行为改变更明显。结论: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对于减少吸烟有着积极影响,应加快在全国范围推行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为公共场所控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庐阳区疾控中心办理健康证明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00名从业人员,公共场所吸烟率为27.7%,其中男性为58.3%,女性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率52.1%;70.0%的被调查对象工作单位室内禁烟;22.2%的工作单位室内设置无烟区;83.3%的人同意吸烟是一种慢性疾病,82.7%同意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和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结论公共场所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较严重,需加大对公共场所吸烟危害健康及戒烟方法的宣传,减少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1985年全国爱卫会和铁道部(85)中爱卫字第31号、(85)铁卫字第948号“关于发布《关于禁止在旅客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脏物和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的规定》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推动铁路公共场所的(旅店列车、车站等)禁烟活动,我们于1994年2~...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第46号令《南京市公共场所禁烟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禁烟规定》)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解不同人群公共场所禁烟的“知与行”情况,我们于1997年1月份对中国船舶雷达研究所563名吸烟知识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禁烟规定》已普遍被人们知晓,取得了初步成效,从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好公共场所禁烟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