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组)和治疗组(31例)(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B组口服厄贝沙坦和银杏叶提取物片,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P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Ⅳ-C及UAER水平均明显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P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TGF-β1、Ⅳ-C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肾功能的作用。方法2007~2009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教育,取得相同的糖尿病饮食、运动、同类降糖药物、降脂治疗等。A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B组黄连素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厄贝沙坦在降压、改善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P〈0.01),联合使用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疗效(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厄贝沙坦方案在保护肾功能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A、B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SCr)、24h尿蛋白(U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伴高血压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无高血压组血压无明显下降。结论厄贝沙坦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保护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瘦素(leptin)及脂联素(adipone-ctin)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及常规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对照组给予降糖药、胰岛素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肾康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250~300 ml静脉滴注,同时加2~3 U胰岛素加入5%葡萄糖200 ml,每天一次,并加用厄贝沙坦0.15 g,1次/d口服,3周为1疗程;全部病例观察9周,比较两组患者UREA、血清中瘦素、脂联素水平。结果:治疗9周后,治疗组血清瘦素降低、脂联素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可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瘦素,升高脂联素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及心脏彩超指标和血清TNF-α、IL-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内径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血清TNF-α、IL-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疗效优于单加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霞  叶爱丽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5):378-379,38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厄贝沙坦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α-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转化生长因子、Ⅳ型胶原的水平以及抑制糖尿病患者肾脏的病理重构中的差异。方法辛伐他汀组23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每晚服,厄贝沙坦组20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d,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及胰岛素降血糖,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连续治疗8周。结果8周后,辛伐他汀组及厄贝沙坦组中反应肾脏早期损伤的尿微量白蛋白、α-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水平以及反映肾脏早期病理重构的转化生长因子及Ⅳ型胶原均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与厄贝沙坦相比辛伐他汀在改善患者尿蛋白及肾脏病理重构中并未体现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张建 《当代医学》2011,17(36):149-15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1,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1,C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1联合氨氯地平5mg·d-1,三组均同时给予相同的糖尿病常规治疗。1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三组血压均明显降低;A组和C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B组变化不明显;C组血压及24h尿蛋白量减少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提高降压效果及改善蛋白尿,两药联合疗效较单用时更好。  相似文献   

8.
冷水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811-381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旱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首先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再使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与白介素-6(IL-6)值。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NF-α与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与IL-6值低于参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TNF-α与IL-6指标,阻滞炎性反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进行降糖及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血和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TGF-β1)水平,比较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两药联合治疗对早期DN患者TTGF-β2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选取2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12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TTGF-β1水平。结果: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与治疗前基础值相比,两药均能减少UAER以及血和尿中TTGF-β1(P〈0.05),以联合治疗更为明显。结论:早期DN患者血和尿TTGF-β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以及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TGF-β1,血和尿TTGF-β1水平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水平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n=57)及健康志愿者(n=28)血清TNF-α、Ald、ET-1、血清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57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厄贝沙坦组(n=27)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厄贝沙坦组(n=3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 mg/d),共1个月,1个月后采血测TNF-α、Ald、ET-1及性激素.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NF-α、Ald、ET-1水平及E2/T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Ald及ET-1水平降低,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Al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非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Ald及ET-1水平升高,厄贝沙坦可使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早期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CHD患者分为黄芪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含量,并对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选正常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黄芪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黄芪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黄芪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老年CHD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而且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盐酸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组:采用阿魏酸哌嗪联合盐酸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Scr分别为(1.49±0.51)g/24 h、(132.85±18.91)μmol/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19±0.58)g/24 h、(189.34±17.56)μ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UAER为(109.0±28.2)mg/24 h少于对照组(150.4±29.7)mg/24 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盐酸罗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可靠,不但能改善患者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纽(DM纽)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39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DN患者纽血清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IL-6及TNF-α是2型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1eptin)、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标准进行分级,其中Child.A级13例,Child—B级18例,Child—C级9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并检测上述指标;分析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TNF—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瘦素、TNF—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与Child—A相比,Child—B、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A组(P〈0.01),与Child—B组相比,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B组(P〈0.01或P〈0.05)。②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与TNF一α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清瘦素和TNF—α明显升高,而血清瘦素的升高与TNF—α呈明显正相关,表明瘦素与TNF—α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作用,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细胞NF-κB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 T2DM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T2DM组、阿司匹林治疗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给药1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血清TNF-α含量和肝细胞NF-κB变化.结果 ①T2DM组大鼠以上指标明显升高,阿司匹林治疗组和二甲双胍组除血糖外,以上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阿司匹林组表达为阴性,T2DM和二甲双胍组均为阳性.②相关性分析表明T2DM组大鼠NF-αB表达与TNF-α、胰岛素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阿司匹林可通过抑制肝细胞NF-κB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的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NF-α和IL-6水平与冠心病不同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uSA)测定5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14例)和2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和IL石水平。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MI组和U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P〈0.01)。TNF—α水平与IL-6成正相关(r=0.271,P:0.042)。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IL-6水平重度组和中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并且两组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高水平的TNF-α和IL-6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与稳定性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参苓赤丹方的保肝作用。方法将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参苓赤丹方,对照组36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茴三硫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及血清TNF-α、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和TBil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SOD则有所升高(P〈0.05)。结论参苓赤丹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其退黄作用优于复方甘草苷片联合茴三硫组,这可能与通过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升高血清SOD而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1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86例和窦性心律组8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85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P<0.01),窦性心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Ⅰ级者(P<0.05,P<0.01);心功能Ⅲ级、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1);心功能Ⅳ级者TNF-α水平均高于心功能Ⅲ级者(P<0.05)。结论TNF-α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人18例(A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16例(B组)及缓解期16锄(C组)分别抽取其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水平,并测定其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间血清TNF-α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F为26.27,P〈0.001)。q检验结果:B组患者血清TNF吨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有极显著性差异(q’为6.378,3.654;P〈0.001),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q为5.875,P〈0.01)。肺功能指标与血清TNF-α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呈负性相关(r值分别为-0.83,-0.69;均P〈0.05),但其与Vmax25出和Vmax50则无相关关系(,值分别为-0.27,-0.31;P〉0.05)。结论:前炎性细胞因子TNF-α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参与气道炎症的形成和肺通气功能的下降;在哮喘缓解期,其作用在于参与气道炎症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