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性早熟是指在8岁前的女孩、9岁或9.5岁前的男孩呈现出第二性征的病变[1]。近年来,随着食物添加剂等各种污染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达0.6%)[2],多出现在女孩,男女比例为1/23~1/3[3]。本病对患儿的危害明显,青春期提前出现,最终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发育的同龄儿童。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病史、体检和骨龄、盆腔B超等辅助检查,内分泌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其中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LHRH )刺激试验检查在真、假性早熟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血清瘦素( 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inding protein 3, IGFBP3)水平的升高表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puberty ,ICPP)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y-pothalamic pituitary gonadal ,HPG轴)真性启动,因此,血清IGF-1、IGFBP3和leptin与儿童性早熟关系的研究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bcl—x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结肠癌及配对正常结肠粘膜中bcl—x1表达。结果显示.bcl—x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展、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IGF-1R、EGFR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患者IGF-1R、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取20例手术标本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食管鳞癌中IGF-1R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χ2=28.29, P〈0.05), 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χ2=4.56, P〈0.05)。IGF-1R的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级有关,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与浸润深度有关,侵及深肌层及外膜IGF-1R的表达明显高于侵及浅肌层及黏膜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IGF-1R或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结论初步结果分析显示IGF-1R可能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及侵袭、转移有关, EGFR可能与食管鳞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框基因(CDX2)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结肠癌的治疗、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0例结肠腺癌标本进行CDX2的检测,对10例结肠镜活检正常标本及10例结肠癌手术切缘也进行CDX2的检测,将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DX2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部位未见明显关系(P〉0.05)。(2)结肠腺癌CDX2阳性表达率为76.7%(23/30)皆为在细胞核中的表达,着色呈由弱至强的变化。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为82.4%(14/17),有淋巴结转移及侵及脉管和神经组阳性表达为60.2%(9/13),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809,P〉0.05).高分化组的16例中15例阳性表达,9例中分化组6例阳性,5例低分化组2例阳性。高分化与中低分化二者相比有明显差异(χ^2=7.31.P〈0.05)。(3)10例结肠镜活检正常标本及10例结肠癌手术切缘中CDX218例呈阳性表达,表达强度多为中度,2例为阴性表达。结论:正常结肠组织有CDX2的表达。CDX2在高分化结肠腺癌中几乎全部表达,多呈强阳性表达,中、低分化腺癌中表达减少,呈不表达及弱表达,其中2例低分化腺癌呈阴性表达.提示CDX2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恶性度呈负相关,与有无淋巴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W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WT1在48例结肠癌及14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等关系.结果 WT1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WT1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的高表达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设想以WT1为靶点进行基因治疗,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 bcl-x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 1例结肠癌及配对正常结肠粘膜中 bcl-xl表达。结果显示 ,bcl-xl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 ,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展、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中的HIF-1α和STAT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胃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15例胃正常黏膜中HIF-1α和STAT3的表达水平,了解HIF-1α和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HIF-1α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STAT3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AT3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HIF-1α和STAT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和STAT3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HIF-1α和STAT3可能联合通过抑制靶PTEN基因而促进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unx3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及20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结果①Runx3基因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明显低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60%及正常胃黏膜组织90%,差异具存统计学意义(P<0.05)。②Runx3基因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Runx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β-catenin/c-my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β-catenin、c-my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粘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β-catenin、c-myc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及c-myc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34,P=0.003),且β-catenin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3,P=0.000),β-catenin、c-myc高表达的大肠癌表现为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较低且不易转移。结论β-catenin及c-myc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但在大肠癌发展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人垂体瘤转化基因1与存活剂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的检测,探讨二者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2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本组患者结肠癌组织标本中的hPTTG1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2.5%(66/80),但是在正常的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1/20),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hPTT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3%(33/80),但在正常的结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17/20)。结肠癌组织中,hPTTG1与survivin的表达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092,P>0.05)。结论 survivin与hPTTG1在结肠癌组织中具有异常表达的现象,提示了二者在结肠癌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作为结肠癌发生及发展的一个"指示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6例新生儿分成小于胎龄(SGA)儿26例(A组);适于胎龄(AGA)儿20例(B组),新生儿均于生后3天内抽取股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1、IGFBP-3。结果A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和P〈0.05)。结论小于胎龄儿生后3天内IGF-1、IGFBP-3仍呈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P5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BP-3、P53在138例结直肠癌和69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BP-3在CRC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P53在CRC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IGFBP-3在CR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有关( P >0.05);P53在CRC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 P >0.05),二者与其他因素均无关(P >0.05)。 IGFBP-3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r =-0.27, P <0.01)。结论 IGFBP-3与P53可能均参与了CRC的侵袭、转移过程,且二者起到了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在CRC中表达对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指导围产期临床孕产妇及早产儿合理营养干预。方法:对145例早产儿生后3天内进行IGF-1I、GFBP-3测定,将其按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小早产儿(小于34周)与晚期早产儿(大于34周)、双胞胎大体重与小体重3种方式对比分组,分别比较IGF-1I、GFBP-3水平。结果:145例早产儿生后3天内监测IGF-1I、GFBP-3值显示适于胎龄儿组明显高于小于胎适龄儿组,大于34周组明显高于小于34周组,大体重组明显高于小体重组,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加强围生期孕产妇管理,避免早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生后应尽早给予合理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志  赵春清  张彬  李威  高立学  闫威  刘松  张涛  范立壮  娄红 《河北医药》2016,(20):3104-3106
目的:检测VEGF、Bmi-1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结肠癌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癌旁正常组织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Bmi-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相互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观察组VEGF、Bmi-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VEGF、Bmi-1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 P <0.05),而二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 P >0.05),观察组患者结肠癌组织中VEGF、Bmi-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 =0.667, P <0.05),VEGF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与表达阴性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VEGF、Bmi-1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VEGF可作为结肠癌评估预后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郝明  周楠  王庆琴 《河北医药》2013,(23):3525-352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妊娠〈12周的PCOS流产患者77例为试验组,同期正常妊娠〈12周要求人工流产者68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孕3~5周、孕6~8周和孕9~1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早期外周静脉血中IGFBP-1、IGF-1、人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睾酮和游离睾酮,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组织中IGFBP-1和IGF-1的表达。结果试验纽孕3~5周和孕9—11周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孕3~5周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孕6—8周血清胰岛素水平及孕6—8周和孕9~11周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试验组睾酮和游离睾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FBP.1和SHB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actin作为内参照,试验组不同孕周蜕膜组织中IGFBP—l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GF-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IGFBP-1、SHBG水平降低以及流产蜕膜组织中IGFBP-1、IGF-1蛋白表达的减少,提示子宫内膜上皮及间质功能障碍可能是PCOS患者发生流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是IGFBPs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它除了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结合调节IGF的活性外,还能作为独立的配体,以非IGF依赖型方式发挥作用.IGFBP-3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受体或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或两者都有的方式将信号传递到核内,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张媛媛  宋育林 《安徽医药》2013,17(10):1707-170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经病理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胃切缘组织(作为对照组)中NO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NOBl的阳性表达率为65.7%(46/70)高于切缘胃黏膜中NOB1的阳性表达率(47.1%,33/70)(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OB1蛋白表达上调,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Several studies in vitro or in rodent models have suggested a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ion and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 axi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has only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in human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of ACE inhibitors with free IGF-1 and IGFBP-3 in the blood of older hypertensive adults. Methods Data are from the baseline evaluation of the ilSIRENTE study, which enrolled 364 subjects aged 80 or older. For the present study we selected a subpopulation of 264 hypertensive participants withou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Free IGF-1 and IGFBP-3 in the blood were measured by a radioimmunoassay method. Analyses of covariance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in free IGF-1 and IGFBP-3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ACE inhibitors.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rticipants was 85.7 years (SD: 4.9), 170 (64%) were women and 123 (47%) were using an ACE inhibitor. Following adjustment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IGF-1 was slightly, but not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ACE inhibitor users than among non-users (0.74 vs. 0.65 ng/mL; p = 0.20). In contrast, ACE inhibitor user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GFBP-3 serum levels than non-users (4821 vs. 4330 ng/mL; p = 0.005).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GFBP-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ACE inhibitors users than among non-user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p = 0.02) and users of 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 (p = 0.01). Conclusion Among hypertensive older adults, ACE inhibitors use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IGFBP-3 level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MACC1)在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Eca-109细胞,并分为MACC1 shRNA转染重组质粒组(A组)、转染空质粒阴性对照组(B组)和Eca-109细胞空白组(C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MACC1、c-MET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观察转染前后Eca-10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B、C组相比,A组MACC1、c-MET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Eca-10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结论 下调MACC1表达能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能是通过调节下游基因c-MET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