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与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发生免疫性肝损伤,随机分为5组后,黄芪组、赤芍组、黄芪赤芍组分别给予黄芪提取物、赤芍提取物和黄芪赤芍合剂干预后,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黄芪赤芍组与其他组相比较,黄芪赤芍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ALT,MDA,SOD和GSH-Px水平。结论:黄芪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优于黄芪赤芍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开发其新的临床适应证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阳性组,各组小鼠以相同给药体积灌胃给予药物或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LPS+D-GlaN,造模后禁食不禁水16h后断颈处死小鼠.剖取肝脏,分别测定肝脏组织INOS、NO和ICAM-1含量,观察比较肝脏组织病理形态,以及肝脏组织P65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INOS、NO及ICAM-1含量均有极显著减少(P<0.01);显微镜下肝脏细胞嗜酸性变性、坏死,出血等病变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P65蛋白荧光OD值极显著减小(P<0.01).结论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组织P65蛋白的合成,减少细胞INOS、NO、ICAM-1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骨桥蛋白(O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芪多糖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各组小鼠给予不同因素干预,造模结束后各组小鼠摘眼球采血,脱椎处死取肝脏。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LISA检测OPN、TNF-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中OPN、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可降低血清中的ALT、AST(P〈0.05或0.01),高剂量黄芪多糖使OPN、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OPN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黄芪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和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炎症和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和协同刺激分子及其受体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胸腺肽组、黄芪多糖组(0.2 g/kg),尾静脉注射卡介苗和脂多糖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各组小鼠给予不同因素干预,造模结束后各组小鼠摘眼球采血,脱椎处死取肝脏。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淋巴细胞表面CD28、CD80、ICOS、B7H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脾组织中B7H3 mRNA含量。结果:黄芪多糖可降低血清中的ALT(P<0.05),模型对照组小鼠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均显著性增高(P<0.01或P<0.05)。黄芪多糖组CD28、CD80均显著降低(P<0.05),ICOS、B7H2无明显变化(P>0.05),B7H3 mRNA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和免疫调节作用,改善肝功能,可通过对部分协同刺激分子的影响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黄芪二仙汤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7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生殖免疫学的不断进展 ,因免疫因素引起的不育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男性不育症中 ,约2 5 %与免疫因素有关 ,西医对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尚缺乏统一认识 ,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笔者近几年来以自拟黄芪二仙汤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血清  相似文献   

6.
初步观察穴位注射丹参,黄芪注射液对卡介苗与脂多糖联合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的影响,并探索了穴位药物注射的特异性。结果发现,穴位药物注射能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而穴注生理盐水组与肌注药组却未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ALT,穴位药物注射具有穴位及药物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徐强 《中国天然药物》2007,5(5):333-337
免疫性疾病需要新的治疗药物,选择性免疫调控是一条新颖且可行的途径。本文通过发现并阐明一些中药及其成分的选择性免疫抑制特性,提出不同于现有免疫抑制剂的崭新作用方式和药物发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与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卡介苗(BCG)和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发生免疫性肝损伤,随机分为5组后,黄芪组、赤芍组、黄芪赤芍组分别给予黄芪提取物、赤芍提取物和黄芪赤芍合剂干预后,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黄芪赤芍组与其他组相比较,黄芪赤芍组能显著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ALT,MDA,SOD和GSH-Px水平。结论:黄芪赤芍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优于黄芪赤芍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白介素-8及白介素-10含量的变化及黄芪注射液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组、早期干预组、后期干预组。记录体重变化,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测定四组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8、白介素-10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体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后期干预组体重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8含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早期干预组和后期干预组可明显降低白介素-8的水平(P<0.01);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10含量:模型组白介素-10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早期干预组和后期干预组均可升高白介素-10水平(P<0.0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8水平、升高白介素-10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肾小球疾病物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周钦  李荣亨 《中草药》1999,30(5):386-388
黄芪对肾小球疾病的物质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它能通过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肌肉蛋白贮备,提供必需氨基酸,从整体上改善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其持久的降脂效应能有效地防治肾小球硬化;黄芪还可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IVIG)治疗儿童免疫性疾病获得较明显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大剂量 IVIG治疗免疫性疾病 52例 ,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例 ,川崎病 6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 5例 ,支气管哮喘 5例 ,过敏性紫殿 4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1.2~ 11.5岁。1.2 方法 :均采用成都或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的IVIG。用法 :用注射用水将 2 .5g溶解成 5%溶液静脉滴注 ,开始 5~ 10滴 / min,15分钟后无不良反应加快滴速 ,5~ 10 m L/ ( kg· h) ,剂量 0 …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是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黄芪甲苷是黄芪中一种常见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在体内外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促炎介质的产生,进而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神经系统疾病的保护作用,机制包括对炎症因子的调控、减少氧化应激、减轻血脑、脊髓屏障完整性的破坏、保护神经元、调节多巴胺等。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黄芪甲苷治疗神经炎症、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抑郁症、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芪甲苷乃至黄芪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首乌藤联合应用黄芪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健康ICR小鼠(SPF级)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等量0.9%NaCl溶液)、模型组(等量0.9%NaCl溶液)、正常+低剂量首乌藤组(首乌藤药液2 g·kg-1·d-1)、正常+高剂量首乌藤组(首乌藤药液6 g·kg-1·d-1)、模型+低剂量首乌藤组(首乌藤药液2 g·kg-1·d-1)、模型+高剂量首乌藤组(首乌藤药液6 g·kg-1·d-1)及模型+高剂量首乌藤+黄芪组(首乌藤药液2 g·kg-1·d-1+黄芪药液6 g·kg-1·d-1),每组10只。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10 d。末次灌胃后模型组、模型+低剂量首乌藤组、模型+高剂量首乌藤组、模型+高剂量首乌藤+黄芪组予ConA 10 mg·kg-1  相似文献   

14.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是祖国医学中最常用的“扶正固体、补中益气”药之一,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主要含黄芪多糖A、B、C、D,黄芪皂甙甲、乙、丙,生物碱,葡萄糖醛酸,苦味素,叶酸,熊竹素,β-谷甾醇及微量元素硒、硅等多种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表明,它在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具有凋节免疫功能、改善肾脏病理变化、促进尿液排出及排出代谢终产物、降低肾性高血压和配合激素治疗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多部位组合对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胺(D-GalN)、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分别诱导小鼠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模型。L929细胞杀伤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TBA比色法测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3H]TdR掺入法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白细胞介素1(IL-1)的活性;赖氏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黄芪多部位组合(60、120、240mg/kg)明显降低D—GalN小鼠升高的肝脏指数、血清ALT水平及肝匀浆MDA的含量;恢复刀豆蛋白h(Conh)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其腹腔巨噬细胞TNF-a、IL-1的产生;同时还能降低其血清ALT和AST水平。结论黄芪多部位组合对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宋绍亮教授以经典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在深刻认识疾病基本病理因素、熟知药性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药理研究成果,将黄芪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ns(fisch)Btm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ns Bunge var mongho licus(Bunge)Hsiao)的根,味甘,性微温,内含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作用.近年来对黄苠的药理研究更加深入,发现其药理作用甚广,特别在肾脏疾病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中广泛应用,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NS)、糖尿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等.本文就黄芪在治疗肾脏疾病相关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黄芪为豆科植物 ,含有黄芪甙、异黄酮、黄芪多糖胡萝卜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 ,黄芪的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笔者收集了单用或联合应用黄芪治疗内科疾病的几种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治疗脑梗死[1]5 8例患者均有瘫痪体征并经颅脑 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用黄芪注射液 2 0 m L加 10 %葡萄糖液 5 0 0 m 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2 0天。总有效率达 10 0 %。2 治疗慢性肾炎 [2 ]给予以蛋白尿为主的慢性肾炎 30例患者 ,黄芪注射液 2 0 m L加入 5 %葡萄糖液 5 0 0 m 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疗程为 4周 ,治疗期…  相似文献   

19.
黄芪,古代写作黄耆,始载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其性微温,味甘,归脾、肺二经。《本草纲目》释其名:“耆,长也。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由黄芪提取而成. 近年来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本品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笔者仅就其在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