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849例AMI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组间的差异。分析未调整和经多因素调整的入院血尿酸水平对AMI患者出院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度。结果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组AMI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经多因素调整后显示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风险(出院时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OR值分别为1.004,1.006)。结论入院时血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心力衰竭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AMI患者(AMI组)和32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在禁食12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尿酸(B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血糖等。结果:AMI组患者血尿酸平均水平349.32±87.50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02.01±55.01mmol/L),且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呈正相关,r=0.6846,P=0.0014,OR=1.983)。结论:血清高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纤维蛋白原和血尿酸含量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作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的升高有关。据研究报道,高尿酸血症(serumuricacid,SUA)足AMI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为探讨FIB的改变及SUA水平的变化与AMI的相关性,我们对86例AMI患者的FIB和SUA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医学综述》2015,(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血尿酸测定,男性以尿酸水平>420μmol/L,女性以尿酸水平>357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根据患者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A组,24例)和正常血尿酸组(B组,86例)。比较分析两组间实验室及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病变及预后。结果 1A组三酰甘油水平及左心房内径显著高于B组[(1.74±1.04)mmol/L比(1.08±0.54)mmol/L,(42±5)mm比(39±6)mm,P<0.05或P<0.01],而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B组[(46±14)%比(52±10)%,P<0.05]。2A组患者一级终点及二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24.0%(6例)比9.2%(8例),64.0%(16例)比35.6%(31例),P<0.05]。结论抑制尿酸水平的升高对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5年1~12月入院的AMI患者157例,根据血清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41)和尿酸正常组(n=1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液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Grace危险评分,并分析U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比例、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race评分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或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尿酸水平与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AMI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院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523例行冠脉造影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UA的含量,观察血UA与已知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和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UA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UA在冠心病组(327.93±95.20)μmol/L高于对照组(308.09±86.15)μmol/L(t=-3.67,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UA与多种已知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并随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rs=-0.31~0.20,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较正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后,血UA并非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UA与冠心病之间的表面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血UA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相互或协同作用所致.高水平血UA可作为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而非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的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其短期死亡率及长期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该院CCU收治的症状发作48h之内的AMI患者,记录入院时的SUA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终点为短期(住院期间或症状首次发作30d内)死亡率,次要终点为远期(出院后或症状首次发作30d后)全因死亡率.结果 共入选523名患者,男性312例,女性211例,平均(67.3±15.6)岁.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入院时高的SUA水平与AMI后高的住院死亡率(RR,1.016;95%CI,1.001-1.031,P=0.043)、高的30 d死亡率(RR,1.016;95%CI,1.003-1.029,P=0.018)、以及远期生存率的下降(HR,1.105;95%CI,1.020-1.195,P=0.010)独立相关.结论 入院时(症状发作48 h内)高的SUA与AMI后高的短期死亡率和低的远期生存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血尿酸(UA)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显著相关,但这一结论仍存在一定争议,且国内缺少关于UA水平与AMI远期预后关系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目的探讨UA水平与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于成都市9家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彭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 098例AMI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通过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基线资料,包括:(1)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情况;(2)临床合并症及相关资料:高血压、糖尿病、血压、心率、Killip分级、AMI类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否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实验室检查:血肌酐(Scr)、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4)出院后用药情况: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通过门诊或电话询问并记录出院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情况并以此为随访终点事件。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将患者分为MACCE组、无MACCE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再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将患者分为A组:UA<420 μmol/L,B组:420≤UA<480 μmol/L,C组:UA≥480 μmol/L,观察不同UA水平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4.5(9.2,20.7)个月。1 098例AMI患者中发生MACCE 173例(MACCE组),高尿酸血症366例。MACCE组患者年龄大于无MACCE组,Scr、UA、心率、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使用利尿剂比例以及Killip分级≥3级比例高于无MACCE组,接受PCI治疗比例低于无MACCE组(P<0.05);B组和C组MACCE、全因死亡以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A组(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组和C组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事件的累积发生率高于A组(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3级〔HR=1.812,95%CI(1.215,2.700)〕、高龄〔HR=1.045,95%CI(1.031,1.059)〕以及较高的UA水平〔B组:HR=1.614,95%CI(1.062,2.455);C组:HR=1.949,95%CI(1.327,2.862)〕是AMI患者发生远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A预测AMI患者远期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578(0.548,0.607)、0.645(0.616,0.674)、0.653(0.624,0.681),灵敏度分别为0.387、0.598、0.534,特异度分别为0.779、0.670、0.761。结论较高UA水平的AMI患者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高,其是AMI患者发生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院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09-10~2013-06间于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患者。整个住院期间,每日测量血UA水平,并对他们的入院UA值及UA峰值进行记录。研究主要终点为30 d和1年死亡率。结果研究共入选375例患者,平均年龄62.6岁,男性320例。30 d死亡率为7.2%,1年死亡率为10.9%。30 d内死亡患者的UA峰值比未死亡患者高(10.24 mg/d L比7.06 mg/d L,P<0.001),UA升高绝对值更大(1.7 mg/d L比0.7 mg/d L,P<0.001)。UA峰值以及UA升高绝对值在预测30 d死亡率的最优值分别为9.65 mg/d L和2.35 mg/d L。同样,对于1年死亡患者,其UA峰值较未死亡者高(9.71 mg/d L比7 mg/d L,P<0.001),UA升高绝对值更高(1.5 mg/d L比0.6 mg/d L,P<0.001)。UA峰值以及UA升高值在预测1年死亡率中的最优值分别为9.55 mg/d L和1.1 mg/d L。通过Cox回归分析,UA峰值及院内UA升高绝对值可预测30 d及1年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MI患者的UA峰值以及院内UA升高绝对值,可以有效预测30 d和1年死亡率。连续的院内UA测量有助于AMI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在人群中发病率、病死率高,在我国呈逐年增商趋势。长期以来,胆红素作为肝胆痰病的一个检测指标,其浓度上升被认为对人体有害.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胆红素为人体内一利天然抗氧化剂,具布防止脂质和脂蛋白被氧化的作用,他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被认为其浓度下降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对急性心儿肌梗死心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梗死范围患者血尿酸(SUA)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2例,只有1个梗死部位者为单壁组,30例;≧2个梗死部位者为多壁组,32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小时内入院,并于6小时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行血尿酸、心肌酶谱、血脂及心脏超声检查,随访30天。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SUA)值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心功能、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壁组和多壁组血尿酸值分别为(319.96±106.62μmol/L)VS(388.99±81.20μmol/L),CK-MB值为(39.38±20.18U/L)VS(111.06±48.60U/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为(48±4mm)VS(53±6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0±5%)VS(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尿酸与CK-MB呈正相关(r=0.319,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84,P〈0.05);单壁组和多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40.62%,梗死后心绞痛为3.33%和9.37%,充血性心力衰竭为13.33%和34.37%,心血管死亡为3.33%和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水平血尿酸患者梗死面积较大,心功能差,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在冠心病(CAD)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院内死亡率和其他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54例CA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急性心梗组(AMI),测定血尿酸水平及其他生化代谢指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包括UAP及AMI组的血尿酸水平较SAP组升高(P〈0.01),院内生存组和院内死亡组高尿酸患者的比率有显著差异(P〈0.01)。UA与C反应蛋白(CRP)及血肌酐(Scr)呈显著正相关(r=0.199,P=0.027;r=0.247,P=0.001)。结论 UA是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判断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肥胖、血脂、血压和血糖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延吉市健康体检者1819名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糖(GLU)测定,分析血尿酸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组 BMI、DBP、TC、TG 和 GLU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血尿酸与 BMI、SBP、DBP、TC、TG 和 GLU 呈正相关(P <0.05),并且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多而血尿酸水平增高。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对高尿酸血症早期干预,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尿酸与80岁及以上老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以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进行常规查体的80岁及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共342例,平均年龄85.6±4.0岁。血尿酸≥42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记录急性心肌梗死事件,随访79.02±37.92个月(2~119个月)。结果高尿酸血症占33.0%(113/342),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升高与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相关[OR(95%CI)为0.975(0.953~0.997),P值=0.03]。随访中有急性心肌梗死39例,高尿酸血症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尿酸正常组(18.6%比8.0%,χ2=8.17,P值=0.004)。COX回归分析表明,调整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RR(95%CI)为2.34(1.13~4.85),P=0.02]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80岁及以上老人中,高尿酸血症的比例较高,高尿酸血症与eGFR下降相关,并且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