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大连市妇产医院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分娩的754例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高龄初产组(≥35岁)和非高龄初产组(<35岁)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初产组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初产妇,应加强高龄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的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娩结局.方法 对陕西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12月收治的591例高龄初产妇(高龄组)与随机抽取同期591例年轻初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组母亲发生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31.626、17.789、23.689、46.129、7.228,均P<0.01),但两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和发生围产儿体重异常(足月低体质量儿、巨大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21.831,P<0.01;χ2分别为4.093、4.447,均P<0.05),但两组围产儿死亡率及畸形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延迟分娩是诸多不良围产结局的高危因素,提供生殖计划咨询时建议妇女考虑高龄分娩的风险.通过生物学和社会规范限制高龄分娩发生率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发生率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7例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高龄初产组(≥35岁)和非高龄初产组(<35岁)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初产组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组 (P值均<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初产妇,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产期监护,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1020例高龄初产妇妊娠及分娩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情况及其对妊娠状态、分娩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宝安区2006~2008年1020例高龄初产妇的分娩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二组间初产率、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3年平均高龄初产率为1.35%,呈逐年略上升趋势;户籍人口的高龄初产率为4.7%,显著高于非户籍人口(P0.000)。与非高龄初产组比较,高龄初产组在分娩孕周、分娩出血量、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龄初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初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出生体格指征、性别、围产儿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5‰,高于非高龄初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增高,出生缺陷率增高,应加强高龄初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妊娠及分娩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分娩的高龄初产妇(≥35岁)442例为观察组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随机选取同期非高龄初产妇(<35岁)450例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子宫肌瘤、羊水少、巨大儿、臀位、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470、35.212、8.811、10.874、4.747、12.844、26.159,均P<0.05);对照组合并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值分别为4.874、6.689,均P<0.05)。高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为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年轻初产妇,应避免高龄妊娠;对高龄妊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6.
153例高龄初产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的变化,以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产管理。方法对153例高龄初产妇(观察组)与同期153例年轻初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高龄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增高,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90年1月至199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43例高龄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井与我院同期年龄<35岁孕妇相比较,结果示高龄初产发生率为2.3%,孕期合并症主要为妊高征(30.1%),子宫肌瘤(18.2%)及卵巢肿物(4.9%),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5岁年龄组(P<0.01),早产率、低体重儿率明显增高(P<0.01),畸形率、围产儿死亡率无增加。提出高龄初产孕期合并症多,难产率高,不提倡高龄分娩,尤其年龄大于40岁,但只要重视和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合并症,母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148例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方法:对1997年~2007年在本院住院、孕足月、予阴道试产的148例高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与148例孕足月并予试产的20~34岁的初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的剖宫产、自然产、手术助产比例无明显差异,产程中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比例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的各产程及会阴切开、软产道裂伤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其他分娩禁忌症的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有较高的成功率,不提倡以高龄初产为单一因素而选择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与阴道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140例高龄初产妇,其中89例剖宫产,51例阴道分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龄初产妇占同期分娩产妇的2·27%,剖宫产率63·57%,阴道分娩率为36·43%,新生儿窒息率为2·08%。结论:高龄初产妇中,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在无明显剖宫产指征情况下,应通过阴道试产,一般能经阴道分娩,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95例高龄初产妇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95例高龄初产妇(高龄组)与同期95例年轻初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轻初产妇,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围产期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期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对在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70例年满35岁或以上,第一次分娩者作为观察组,670例非高龄初产妇(≤34岁)作为对照组。观察妇科、内科并发症、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结果在观察组中,早产39例,其中双胎4例,存活37例新生儿,2例新生儿死亡,2例死胎;足月产者631例,双胎6例,新生儿存活628例,新生儿死亡3例。在对照组中,早产17例,其中2例双胎,新生儿存活14例,新生儿死亡2例;足月产653例,双胎2例,新生儿存活651例,1例新生儿死亡,1例死胎。结论高龄孕妇婴儿出生缺陷率高,婴儿低能、难产与早产、流产的可能性、患遗传病或先天畸形的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加强高龄孕妇的管理对降低产儿、孕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高龄初产,与同期非高龄初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初产患者,高龄初产应加强孕期监护防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时的并发症及剖宫产率,以加强高龄妊娠的围生期保健及时妊娠期分娩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分娩的120例年龄≥35岁的高龄初产妇(高龄组)与120例随机抽取的年龄24~29岁适龄初产妇(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组妊娠高血压32例(26.67%),对照组7例(5.83%);高龄组早产16例(13.33%),对照组7例(5.83%);高龄组剖宫产74例(61.67%),对照组26例(25.83%).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并发症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或P&lt;0.01).结论 应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孕期保健,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并给予处理,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申志茜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3,14(1):43-44
随着社会发展及围生医学的进展 ,高龄初产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现将我院 1991至 2 0 0 0年高龄初产妇 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了解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变化 ,以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管理。对象与方法1.对象 :选择 1991至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 (≥ 35岁 ) 98例 ,并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分娩年龄 ( 2 5~ 2 9岁 )的初产妇 98例作为对照 ,2组孕周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2 .诊断方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早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等诊断以乐杰主编的《… 相似文献
16.
高龄经产妇是指年龄≥35周岁的经产妇,近年来高龄经产妇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高龄经产妇再次妊娠时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显著上升,如流产、早产、多胎妊娠、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和妊娠期糖尿病以及产后出血等。应对高龄经产妇加强筛查及产前教育,定期围产保健,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并及时干预,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不断变化,高龄产妇比例逐年上升。由于高龄妇女妊娠和分娩并发症、合并症相对较多,所以高龄产妇的妊娠与分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对2002年以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86例35岁以上的单胎初产妇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妇高龄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958例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高龄初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对958例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105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龄初产妇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IGT、贫血、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产钳术占阴道分娩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高龄组,顺产率显著低于非高龄组,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非高龄组显著高于高龄组。高龄组分娩孕周显著小于非高龄组,两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转儿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高龄组的新生儿畸形率比非高龄组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高龄组围产儿死亡和晚期流产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非高龄组。结论: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明显增多,晚期流产率高,剖宫产率高,阴道分娩者中助产率高,围产儿结局稍差,应加强围产保健以减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改善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的母儿预后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2月3 3例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 (观察组 )的母儿预后及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 ,以同期分娩的 2 3 0例正常生育年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 (对照组 )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轻、中、重度妊高征、子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定期产前检查率比对照组高 (P <0 0 5 )。观察组心衰、肝损害、肾损害、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HELLP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观察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早产的发生率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程超过 4周的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的重度妊高征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比病程短于 4周的患者高 (P <0 0 5 )。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 ,适时住院治疗 ,对病程超过 4周的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加强监护 ,适当提前终止妊娠、择期剖宫产对改善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患者的母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龄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对高龄患者的影吻。方法 分析1251例肾移植中12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为传统三联疗法(CsA Azn 强的松)的55例作为组I;而术后使用四联疗法(CsA MMF 强的松 抗T细胞单抗)的71例作为组Ⅱ,组Ⅱ中47例患者术后使用2周Wu—T3抗排斥治疗,另24例应用抗IL—2R抗体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急性排斥率及1年人/肾存活率,并与本院同期非高龄患者相同指标比较。结果 高龄患者肾移植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机会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患者,组I和组Ⅱ的高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55%和38.03%;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12.73%和4.23%;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1.82%/78.18%和97.18%/95.77%。结论 高龄患者肾移植术后比较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感染,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降低高龄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