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赞皇县胃癌与饮水关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问卷调查、致癌物质检测和致突变性研究等方法探讨了赞皇县胃癌高发区饮水与胃癌发生的可能关系。发现高发区居民饮用河水和饮用生水习惯者多 ;当地居民饮水中可检出苯并芘、亚硝胺、黄曲霉毒素B1、G1 的污染 ;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饮水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别 ;赞皇县饮用水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河北省内胃癌低发区赤城(P<0.05) ;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赞皇县胃癌高发区浓缩饮水水样具有致突变性 ,另外还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胚胃粘膜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在食管癌现场可疑病因和致病因素的预防研究中,连续4年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饮用水三氯含量进行监测,以省内中发区资是、低发区赤城做对照,并统计高、中、低发区每年的氮肥施用量。饮用水三氯的监测结果:高发区磁县硝酸盐氮由lop3年的8.Thondlnl增至ITh年的19.554ndnil,亚硝酸盐氮含量波动在0.O101---.ho29ndllil之间,氨氮在O.(XD4--r.to56吩d。低发区赤城饮用水硝酸盐氮含量为3.829-8.opndlnl,亚硝酸盐氮含量0.q)2(y0.(:if冷for,氨氮为0.0029---.O23()ndn。中发区赞皇饮用水三氮含量基本居高、低发…  相似文献   

3.
在胃癌高低发区进行了慢性胃病患者的饮食物及空腹唾液、胃液NO_3~-及NO_(2-)含量的对比研究。胃癌高发区水源水及粮食NO_3~-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胃癌高发区居民NO_3~-点摄入量有高于低发区的趋势。饮食物内NO_3~-过高或甚低虽可影响唾液及胃液NO_3~-含量,但N-亚硝基化合物胃内合成所必需胃内NO_2~-含量主要取决于慢性胃炎的病变及胃酸的高低。本研究表明胃液NO_2~-中位数与各调查点胃癌调整死亡率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高低发区饮水类型和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对食管癌高发区和食管癌低发区的饮水调查,饮水类型调查结果说明高发区金价水质量差,低发区饮水擀好,高发区饮地下水者明显少于低发区。高低发区水质测定结果说明高发区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发区。  相似文献   

5.
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再转变为亚硝胺,一般认为是致胃癌物质的前体。智利是世界上唯一有大量自然硝酸盐沉积,并长期将其做为肥料施用的国家。智利硝酸盐使用资料表明:不同地区胃癌死亡率与当地氮的总暴露量有高度的相关关系。1977年7月到1980年2月,智利进行了一次硝酸盐生态学研究,目的是想通过一些客观指标了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否与智利高低发区的胃癌死亡率有关。选用位于智利北端的A 市(Autofagasta,人口130000)和位于南端的P 市(Punta,Anenas,人口70000)为低发区;智利中部的C 市(Chilla’n,人口100000)和与其毗邻的L 市(Linanes,人口70000)为高发区。由专业现场调查员从四个城市在校儿童(11~13岁)中,抽样采取尿液和唾液标本,并从四个  相似文献   

6.
张庆英  罗家逸 《癌症》1993,12(5):399-401
亚硝胺可由其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及二级胺在体内合成。本实验测定了29例汕头市食管癌高发区居民一日膳食中摄入及次日晨尿中排出亚硝胺前体物质的量,并以28例低发区陆丰县的居民作对照。结果发现,高发区居民一日膳食中硝酸盐含量高于低发区(P<0.01);次日晨尿中亚硝酸盐,二级胺排泄含量低于低发区(P<0.01)。提示高发区人群体内合成亚硝胺较多,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Forman等报道英国胃癌高发地区健康受试对象的唾液内亚硝酸盐水平比该国胃癌低发地区健康受试对象者为低。这些意外发现用以否定下述的理论,即由亚硝酸盐在胃内形成的N-亚硝胺致癌化合物(NOC)与胃癌病因学有关.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存在着争论,但用Forman 等的结果否定NOC 理论,作者有三点反对的理由:(1)已报道过,此次高危受试者的硝酸盐摄入量较低,这可以解释为何他们的唾液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水平较低。由于绝大部分食物硝酸盐(在这个研究中占76~89%)来自蔬菜,而很多维生素C 也来自蔬菜,高危受试者比低危地区的人群很可能摄入较少的维生素C,因此胃内可能产生更多的NOC 尽管他们唾液  相似文献   

8.
实验证明,某些亚硝胺类化合物能引起动物鼻咽癌及其他癌瘤。据报道,仲胺或其他胺类和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在适当的酸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在动物或人体内合成亚硝胺。口腔,胃可能是合成亚硝胺的场所,胃液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来自唾液、食物及饮水。国内曾报道,某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尿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均比对照区为高。本文  相似文献   

9.
胃癌高低发区居民空腹胃液中N—亚硝酰胺总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亚硝酰胺(NAD)为高度可疑的人胃癌病因,但缺乏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本研究探讨了NAD暴露与人胃癌流行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胃液痕量NAD总量分析和胃镜活检等技术,对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和低发区苍山县35~68岁居民空腹胃液中NAD暴露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高发区样品NAD的阳性率(n=176,40.9%)高于低发区(n=99,30.3%),经标化后有统计学意义(p=0.0324)。(2)在高发区仅48%胃液样品的pH≤3,而在低发区则高达84%(p<0.001);在pH≤3的样品中,NAD的阳性率也是高发区高于低发区(46.2%比27.4%,p<0.01);在低发区样品中,pH值高者NAD的阳性率高于pH值低者,在高发区则无此现象。(3)慢性缩性胃炎(CAG)和CAG伴异型增生者,胃液NAD的阳性率高于胃粘膜正常和浅表性胃炎者。结论本研究揭示,NAD的暴露与胃癌的流行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CAG和异型增生与NAD致胃癌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胃癌发病率的地理差异提示环境因素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胃癌高发区饮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正常人胃液里含有大量能够亚硝化的胺类,若有足够的亚硝酸盐和适宜的条件,就可能在胃内形成强致癌性的亚硝胺。作者测定了69个空腹胃液的亚硝酸盐和氢离子浓度,发现无胃肠病变的正常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胃癌病因综合考察发现胃癌高发区食品及胃液内真菌污染严重,其中产毒真菌以染色曲霉占首位,检出率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并与慢性胃炎病变有相关关系,其次为构巢曲霉和黄曲霉。这些真菌代谢产生的毒素都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真菌毒素的检测在国内多用薄层色谱法在食物样品中进行,尚未见人胃液内真菌毒素研究的报道。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胃癌高发区居民常吃的酸菜及与胃癌有密切关系的慢性胃炎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体胃液内所带真菌是否具有还原硝酸盐的作用,从而探讨人类胃癌病因中,真菌因素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对正常8例,浅表性胃炎(CSG)26例,萎缩性胃炎(CAG)22例,胃溃疡(CU)18例,胃癌(GC)19例,共93份胃液进行真菌培养和pH值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了还原硝酸盐作用的实验.结果胃液真菌"污染"的情况较严重,不同的pH值范围内,胃液真菌培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胃病患者的胃液内,真菌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也无差异,但是具有还原硝酸盐作用的真菌的阳性率和胃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GC组高于CSG组.结论胃内真菌可通过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而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体胃液内所带真菌是否具有还原硝酸盐的作用,从而探讨人类胃癌病因中,真菌因素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对正常8例,浅表性胃炎(CSG)26例,萎缩性胃炎(CAG)22例,胃溃疡(CU)18例,胃癌(GC)19例,共93份胃液进行真菌培养和pH值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并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了还原硝酸盐作用的实验。结果:胃液真菌“污染”的情况较严重,不同的pH值范围内,胃液真菌培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各种胃病患者的胃液内,真菌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也无差异,但是具有还原硝酸盐作用的真菌的阳性率和胃液中亚硝酸盐的含曦,GC组高于CSG组。结论:胃内越菌可通过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而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西阳城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目前很少有人对该地区环境中化学致癌物的分布和某些个体对化学致癌物代谢的转化程度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表明,亚硝胺是致癌物,尤其是上消化道癌。亚硝胺类物质的来源及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前身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因此,了解食管癌高发区阳城环境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水平以及不同人群体内对这种物质的转化程度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在阳城收集了40个自然村的饮水和居住这些自然村的高低癌家族人群24h尿液,并以低发区繁崎的饮水和人群尿液为对照,进行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仲胺与亚硝酸(或亚硝酸盐)在动物或人体内、外,于适当的酸度下,均能合成强烈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在国内食管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物质在高发区某些食物内含量较高。近几年来我们在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的四会县、中山县及低发区五华县采集农民的食物及饮水等,进行亚硝酸盐、硝酸盐及仲胺的测定,以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福建省胃癌高低发区居民饮食习惯与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为胃癌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胃癌高低发区居民进行对照研究,通过自行设计饮食状况调查表进行入户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对饮食习惯、营养素摄入量和膳食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食用油炸食品和煎炸食品的频率(有时吃和经常吃)高发区(分别为33.3%和36.2%)高于低发区(分别为23.7%和26.1%),食用凉拌或生吃食品、盐渍食品和蒸、熬、炒食品的频率高发区则显著低于低发区;两地区居民的主要营养素来源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各种营养素从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中摄取的比例很接近;与膳食指南建议量作比较,高发区居民蔬菜类、豆类、蛋类和奶类食品摄入量低于参考值,低发区居民水果类、蛋类、豆类和奶类食品摄入量未达到建议摄入量,高发区居民每日蔬菜和豆类食品摄入量均低于低发区;低发区居民葱和生姜每日食用量分别是高发区的4.6倍和14.0倍。结论:高低发区居民饮食烹调方法和膳食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高发区居民的烹调方法可能是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并且膳食结构不如低发区合理。低发区居民喜食葱和生姜可能是胃癌低发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胃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病因学线索。方法应用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移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的武威籍居民因胃癌死亡的情况进行调查;地区聚集性分析根据胃癌死亡登记资料采用Poisson分布模型拟合,并用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X^2检验进行验证;家族聚集性分析,采用二项分布(p+q)^n数学模型拟合,实际发病数与理论数的差异比较用X^2检验;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观察四种癌前疾病的癌变情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盐酸萘乙二胺法分别测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结果移民胃癌一代及后裔均较祖籍武威市同期的死亡率为低,但高于定居地奇台县同期死亡率水平;胃癌在以村为单位和家族中呈现地区和家族聚集性;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等四种癌前疾病的人年癌变率依次为0.459%、0.431%、0.381%、0.178%;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依次为41.26%、29.35%、4.68%、3.39%;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无论是地表水还是浅井水武威市均明显高于兰州市(P〈0.01)。结论移民一代及后裔的胃癌死亡率低于祖籍但高于定居地的水平,胃癌发病存在地区与家族聚集性;居民饮用水中富含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等四种胃部慢性疾病为武威市胃癌高发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磁县食管瘤防治区饮用水污染的调查结果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间在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对其9个乡饮用水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水源三氮含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连续四年进行监测;对磁县1991~1996年氮肥使用量进行统计,并以省内食管癌低发区赤城作对照。结果表明:防治区水源污染严重,水源三氮含量、氮肥使用量均显著高于赤城,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水源三氮污染与使用氮肥有密切关系,三氮含量与食管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恶性肿瘤高低发地区肿瘤死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江苏省内恶性肿瘤高发区和低发区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的差异.[方法]选择高发区大丰市和低发区赣榆县1996~2002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对死亡率、去肿瘤期望寿命、时间趋势等作对比分析.[结果]尽管顺位有所不同,但两地居民肿瘤死因前4位均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肺癌.除男性食管癌死亡率在高低发区没有显著差异外,男性中其它3种肿瘤及女性4种肿瘤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高发区均明显高于低发区.两地食管癌和肺癌平均死亡年龄基本接近,而高发区胃癌和肝癌平均死亡年龄明显低于低发区.7年来两地肺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4种恶性肿瘤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高发区和低发区为分别3.13岁和1.91岁.[结论]两地前4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并表现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必要开展研究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检出率,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磁县及河南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患者6864例,低发区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6682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各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分别检出1294例、520例和43例,低发区分别检出482例、165例和146例。高/低发区男性食管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家族史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低发区(P均〈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高/低发区致癌因素的差异,可为食管及贲门病变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