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牙源性鳞状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法对1例牙源性鳞状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右下颌骨,病灶为多房囊性,表面骨质菲薄,内容物为灰白色凝胶样,骨质破坏.光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由形态大小不等、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岛和纤维间质构成,具有局部浸润性.免疫组化:Ki-67和p53均阴性.结论 牙源性鳞状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形态特点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需与成釉细胞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或成釉细胞纤维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源性钙化囊性瘤(calcifying cystic odontogenic tumor,CCOT)的临床病理分型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例CCOT的临床表现、X线影象、病理特征及治疗随访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29.6岁;病变位于下颌骨21例,上颌骨18例;临床多以颜面部肿胀就诊。X线主要表现为颌骨内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单房或多房,其中伴有钙化斑点或团块。镜下均可见到特征性的影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单纯囊肿型(17例)、CCOT伴牙瘤型(12例)、CCOT伴成釉细胞瘤增生型(7例)、CCOT伴其他良性牙源性肿瘤型(3例:伴成釉细胞纤维瘤2例,伴成釉细胞纤维牙瘤1例)。治疗均采用囊肿摘除术或刮治术,获得随访33例,复发6例,其中3例复发者均为CCOT伴成釉细胞瘤增生型且有囊壁内浸润(1例复发为牙源性影细胞瘤,1例20年后复发恶变为牙源性影细胞癌)。结论 CCOT伴成釉细胞瘤增生且有囊壁内浸润型行单纯囊肿摘除术或刮治术容易复发,可形成牙源性影细胞瘤或恶变成牙源性影细胞癌,此型肿瘤的手术范围应适当扩大并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造釉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局部侵袭性上皮性牙源性肿瘤,可有潜在的恶性潜能和导致远处器官转移如肺和肾。角化囊肿性牙源性肿瘤(KCOT),以前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活检标本中有时非常类似于造釉细胞瘤。作者从RNA和蛋白质水平研究了calretinin在19例造釉细胞瘤和17例角化囊肿性牙源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发现所有19例造釉细胞瘤均表达calretinin,而17例KCOT中除了纤维结缔组织中一些散在、单个细胞阳性外,上皮细胞均不表达。15例行mRN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有calretinin mRNA。该项研究结果强烈提示calretinin可作为造釉细胞瘤和恶性造釉细胞瘤的一个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也可作为KCOT的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垂体炎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7例原发性垂体炎行HE和免疫组化、PAS和抗酸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性,年龄23~63岁,患者多不同程度表现为头痛头晕、视野缺损或视物模糊和内分泌紊乱症状; MRI或CT示鞍区占位。镜检: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例1、2)见多量淋巴浆细胞浸润破坏垂体腺组织,呈不规则岛状或小簇状伴嗜酸性变;肉芽肿性垂体炎(例3~6)示上皮样组织细胞聚集形成明显肉芽肿结节,其中例3和例4可见非干酪样坏死;黄色瘤性垂体炎(例7)可见多量泡沫样及上皮样组织细胞伴出血、坏死及胆固醇结晶。7例见残存垂体腺泡组织及炎性纤维增生。免疫组化染色炎性浸润区示B细胞和T细胞混杂,腺泡间以T细胞为主伴灶性Ig G阳性细胞及稀疏的Ig G4阳性细胞,缺乏轻链限制性表达。组织细胞及肉芽肿结构CD68和CD163多阳性,S-100和CD1a阴性。残存垂体腺泡组织示多种垂体激素标记阳性。PAS和抗酸染色均阴性。结论原发性垂体炎临床较罕见,女性好发,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生化及影像学表现,依靠病理检查可确诊。病理形态分为3种组织学亚型,尽管可有重叠或移行状态,然而其分型依然有助于与不同形态的相似肿瘤和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2例李胜水,于翠珍,张连郁例1:男,35岁。因右上颌肿块伴疼痛半年于1993年8月6日入院,半年前右上颌肿胀伴疼痛,经抗炎治疗局部胀痛减轻,但肿块持续存在,伴右上颌部牙痛及周身乏力。专科检查:右面部颧下区骨质膨隆,范围上至眶下缘,下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对根尖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48例55个根尖囊肿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后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牙片观察0.5~3年。结果55个牙经根管治疗后有51个痊愈或基本痊愈,有效率92.73%,前牙疗效优于后牙。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根尖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二例汪德汉谢秀琴例1男,48岁。因左面部肿块逐渐增大伴鼻塞半年而于1982年5月10日入院。体检:左面部肿块隆起,质地坚硬,皮肤颜色正常。X线诊断为两侧上颌窦慢性炎症。术中见左上颌骨肿块。有骨质破坏。肿瘤突入上颌窦内。病理检查:肿块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的相关分子标记物B细胞淋巴瘤家族基因6(Bcl-6)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4例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作为病例组,10例健康牙的牙周组织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的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及PCR法检测Bcl-6和ICOS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Bcl-6和ICOS在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病损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R检测显示Tfh细胞的Bcl-6和ICOS在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病损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Bcl-6和ICOS可能与根尖周囊肿和根尖周肉芽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odontogeniccyst,COC)是一种少见的牙源性肿瘤,其分类和组织病理表现较为复杂。现就我们遇到的12例COC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COC,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7~61岁,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脊索样特征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脊索瘤、9例脊索样脑膜瘤、4例脊索样胶质瘤及2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脊索样特征肿瘤镜下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巢状分布于黏液样间质中。脊索瘤好发于人体中轴,多见于颅底及骶尾部,镜下呈分叶状结构,可见胞质含空泡的液滴细胞及星芒状细胞。免疫表型:CK、EMA、vimentin均阳性,绝大多数S-100阳性,GFAP均阴性,PAS染色阳性。脊索样脑膜瘤好发于幕上,与脑膜组织关系密切,镜下可见脊索样成分与典型脑膜瘤结构混杂,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免疫表型:vimentin、EMA、PR均阳性。脊索样胶质瘤好发于第三脑室,女性多见,镜下可见部分瘤细胞胶质细胞分化,胶质原纤维突起,核分裂象罕见,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但不形成淋巴滤泡,可见Russell小体,瘤周组织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免疫表型:GFAP、vimentin均阳性,CK阴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具有上皮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学特征,镜下见卵圆形或多角形瘤细胞形成原始血管腔,内含红细胞,肿瘤细胞轻度异型性,电镜下可见W-P小体。免疫表型:CD31、CD34、vimentin均阳性。结论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脊索样胶质瘤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具有共同的脊索样特征,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时,其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初诊漏诊肛门、直肠梅毒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探讨其具有诊断提示性意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避免漏诊或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肛门、直肠梅毒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表现,与实验室血清学检查相结合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 全部病例初诊时临床、病理均误诊.组织学表现为皮肤、黏膜糜烂或溃疡,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伴上皮内微脓肿及隐窝微脓肿.溃疡周围或鳞状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或直肠黏膜固有腺体减少,溃疡底部及周围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7例出现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组织并初期纤维化,淋巴滤泡旺炽性反应性增生,小血管增生并大量浆细胞围管性浸润,5例出现明显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其中6例散在朗罕巨细胞及上皮样细胞肉芽肿,5例呈现浆细胞围神经浸润.实验室检查均呈现TP-Ab阳性,RPR效价均>1:32,提示为梅毒感染活动期,最终诊断Ⅰ期梅毒硬下疳10例,Ⅱ期梅毒扁平湿疣2例.结论 肛门、直肠梅毒临床极易误诊,病理学表现具有诊断提示性意义,临床及病理医师提高对梅毒病变的认识,将其列入常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同时借助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可减少或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2.
抗凋零基因bc1-2的表达产物可抑制细胞调零过程,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40例造釉细胞瘤中bc1-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分布。bc1-2基因产物主要位于正常牙胚的造釉上皮、缩余釉上皮和造牙本质细胞中,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牙源性囊肿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可见bc1-2基因产物阳性。40例造釉细胞瘤,bc1-2阳性病例达90%。本文结果提示,bc1-2在牙源性上皮中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bc1-2的过量表达可能参与了造釉细胞瘤的形态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V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患者中1例为少年,6例均为成年人,年龄14—50岁,平均37岁。5例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2例为术中偶然发现。肿瘤分别位于腹腔/盆腔(3例)、颈部(2例)、左腹股沟(1例)和左小腿(1例)。眼观:肿块境界清楚,卵圆形或结节状,质地坚韧。镜检:肿瘤由大量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其间夹杂少量梭形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在胶原化的纤维组织间可见散在的钙化灶或砂砾小体,间质内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灶,部分病例中可见生发中心形成。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蛋白、actin、desmin、h-caldesmon和ALK1等标记。随访6例,均无复发。结论CFT是一种不同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CFT不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组织学上应与伴有钙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Li T  Yu S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6):510-513
目的:明确所谓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COC)各临床病理亚型的特点及其病变性能。方法:回顾分析21例被笼统诊断为COC病例资料,通过对临床、X线、病理、治疗及预后特点的综合分析,将本组病例分为囊肿、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3类病损进行观察。结果:囊肿组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10-19岁为高发年龄,前磨牙区好发,随访13例患者无复发。良性肿瘤组4例,临床病理表现各异,其中2例表现为所谓实性型COC,1例为COC伴发成釉细胞瘤,1例为COC伴发牙源性纤维黏液瘤;这组病例均发生于下颌,其中2例有多次复发史。恶性肿瘤组1例,肿瘤呈实性,除表现某些COC特点外,具有显著的组织学恶性特点。结论:以往被笼统归类为COC的病变可表现囊肿,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等多种病理和行为特点,因此其命名和分类应作相应修改,临床治疗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95例结核变态反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95例结核变态反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提出病理组织学分期:①早期有淋巴细胞和数量不等的中性白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浆细胞缺如。②中期小血管炎症突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炎细胞浸润多以血管为中心。⑧晚期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可形成肉芽肿,纤维细胞增多,可有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形成。用抗酸染色、免疫荧光、免疫酶标法进行检测,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鉴别诊断,并就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内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s,GG)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系统分析海军总医院病理科35例GG临床资料、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肿瘤大部分位于颞叶,组织学上表现为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两种成分,伴微钙化、淋巴细胞浸润和嗜酸小体形成.免疫组化胶质成分表达GFAP、Olig-2和S-100,而节细胞表达Syn、NF、NeuN、MAP2abc和CgA.Ki-67增殖指数为1.1%,94%的GG表达CD34.结论 GG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属WHOⅠ级,大部分位于幕上,尤其是颞叶和额叶.主要根据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正确诊断对患者进行适当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部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临床病理类型、肿瘤组织来源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CASTLE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CASTLE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6.5岁。以颈前包块,声音嘶哑就诊。肿瘤位于颈部软组织和甲状腺内,包膜完整,囊实性。镜检:例1肿物为腮裂样囊肿结构,囊壁见胸腺样组织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例2肿物在甲状腺内呈岛状、巢状分布,岛间有纤维分隔,瘤细胞梭形、合体样,可见胸腺小体样结构,并向鳞状上皮分化,形似鳞状细胞癌。间质伴淋巴细胞浸润,形似甲状腺髓样癌。结论 CASTLE是一类具有良、恶性胸腺上皮样肿瘤结构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良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可表现为胸腺样囊肿,并可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分化;恶性胸腺上皮样特征多类似甲状腺鳞癌或甲状腺髓样癌,易误诊。结合肿瘤部位、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CD5、CD117、CK19检测有助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先天性肺囊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天性肺囊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多种多样。病理检查:先天性肺囊肿40例(40/68,58.8%),镜下见囊肿壁内衬假复层柱状或纤毛柱状上皮,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4例(4/68,5.9%),囊腔与支气管不相通,镜下囊内壁衬纤毛柱状上皮,上皮向腔内突起呈锯齿状样改变;肺隔离症18例(18/68,26.5%),单个病灶,镜下病变由单一类型的肺泡管或肺泡组成,肺泡管及肺泡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6例(6/68,8.8%),镜下见肺泡腔明显扩张,部分融合,囊腔内衬单层扁平上皮。结论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疾病以肺囊肿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的有效手段,病理组织学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囊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和超做结构特点。方法 对1例发生于左上颌窦的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进行临床资料复习、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检测。结果 患者因“左上颌窦囊肿”2次行切除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纤维组织增生”和“鳞状细胞癌Ⅰ级”。4个月后因左上颌骨隐痛行左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组织。5个月后左上后磨牙区肿块复发,再行左上颌、颊、颈联合根治术,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病”。9个月后左侧颧部出现包块,术后病理为“左上颌纤维肉瘤,部分伴平滑肌分化”复片显示,第1次活检标本中的“纤维组织增生”实际上是梭形细胞肿瘤组织,而第2次活检中的“鳞状细胞癌1级”实为鳞状上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第3次术后标本中肿瘤组织不明显,而第4次术后标本则由成束的梭形细胞组成,弥漫浸润至邻近的软组织内,类似侵袭性纤维瘤病,但部分区域内可见鱼骨样排列结构,类似低度恶性纤维肉瘤。第5次术后标本中瘤细胞显示轻~中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2个/10HPF),并弥漫浸润横纹肌组织,在部分区域内,瘤细胞穿插在肌束之间形成类似增生性肌炎中的棋盘样结构,另一些区域则在形态上类似经典的纤维肉瘤。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Vim、α—SMA和Ki—67,不表达MSA、Des、h—caldesmon和S—100蛋白。电镜下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到平行肌丝。结论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肉瘤,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均显示瘤细胞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  相似文献   

20.
方凯  吴书信 《医学信息》2010,23(15):3005-3006
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种类繁多,包括牙源性囊肿、牙源性良性肿瘤、非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由于各种病变的影像表现相互重叠,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较难。笔者搜集65例颌骨囊状膨胀性病变中的12例x线、CT诊断与病理不符进行分析,探讨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