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中Rb2/P130、PTEN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组织中Rb2/P130、PTEN及Ki-67的表达以及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36例不典型增生、6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b2/P130、PTEN和Ki-67的表达.结果 Rb2/P130、PTE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不典犁增生、子官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Rb2/P130、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牛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过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Rb2/P130、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均<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Rb2/P130阳性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TEN阳性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Rb2/P130、PTEN蛋白表达与Ki-67呈负相关(P<0.003.P<0.000).结论 Rb2/P130、PTEN蛋白与Ki-67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25b-5p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5b-5p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IL-6/10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miR-125b-5p和STAT3的靶向调控关系;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25b-5p过表达或干扰STAT3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IL-6/1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CCK-8法、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miR-125b-5p过表达或干扰STAT3表达对HEC-1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25b-5p表达明显降低,而STAT3、IL-6/10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子宫内膜癌中STAT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以及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miR-125b-5p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以及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STAT3是miR-125b-5p的潜在靶基因,miR-125b-5p可负向调控STAT3表达。miR-125b-5p过表达后,HEC-1B细胞中IL-6/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干扰STAT3表达后,HEC-1B细胞中IL-6/10表达及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与miR-125b-5p过表达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miR-125b-5p可通过靶向STAT3调控IL-6/10的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α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6例人子宫内膜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患者年龄44~67岁,中位年龄57.5岁。子宫内膜腺癌按200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19例(其中肌层浸润≤1/2为11例,>1/2为8例),Ⅱ期9例,Ⅲ、Ⅳ期8例。组织学分级按2000年FIGO子宫内膜腺癌3级分类法: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和其癌旁正常组织中CK2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K2α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结果 CK2αmRNA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CK2α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CK2α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结论 CK2α表达或活性增加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密切相关,CK2α可能是治疗子宫内膜腺癌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癌组织叉头框蛋白C1( FOXC1)表达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 1 月至2018 年3 月间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收治的100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20 例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20 例子 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FOXC1与患者 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癌组织FOXC1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及正 常子宫内膜。癌旁组织FOXC1阳性率显著低于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但与正常子宫内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FOXC1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宫颈是否受累、 附件是否受累患者FOXC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化程度低、病理分期高、受累肌层多以及盆腔淋巴结 转移患者FOXC1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 FOXC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3个重要的病理预后因素是组织学类型、组织学级别和肌层侵犯深度。该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大多数为子宫内膜样癌,因此,对子宫内膜癌分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子宫内膜样癌。原有的分级方法主要有:结构三级分级法、癌细胞核的三级分级法,以及将组织结构和癌细胞核的形态结合起来的国际妇产科医师联盟(FIGO)三级分级法。近年来,围绕着分级方法是否容易掌握、是否有较高可重复性以及是否有明显预后意义,不少学者对现有的子宫内膜癌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级方法,特别是简便的二级分级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70、9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9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图象分析仪,检测 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和53例子宫内膜癌中HSP70、HSP90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中HSP70表达的灰度值为(209.06±5.3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145.21±4.09),P<0.01]和增生过长内膜[(148.59±4.23),P<0.01];子宫内膜癌中HSP90表达的灰度值为(166.98±5.71),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208.57±31.14),P<0.05]和增生过长子宫内膜[(249.73±4.94),P<0.01]。子宫内膜癌中HSP70的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强(P<0.01),非内膜样癌(229.90±3.77)较内膜样癌表达强[(198.37±3.15),P<0.01];子宫内膜癌中HSP90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表达减弱,非内膜样癌(140.21±3.22)较内膜样癌表达减弱[(176.59±2.79),P<0.01]。子宫内膜癌中HSP70、90的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SP70、90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5例子宫内膜腺癌、15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及分泌期各30例组织中Cyr6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Cyr6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1)60例(60/65,92.3%)子宫内膜腺癌Cyr61表达阳性,高于正常子宫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P<0.05)。(2)ER、PR阴性病例子宫内膜癌组织Cyr61表达高于其阳性病例,Ki67阳性病例Cyr61表达升高(P<0.05)。(3)Cyr61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细胞侵润、组织坏死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子宫肌层侵润深度,预后无关(P>0.05)。 结论: Cyr61可能与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恶性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PR、PR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孕激素受体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KB)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以了解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方法:将子宫内膜癌标本41例,异常子宫内膜增生3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PR和PK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异常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用SPSS11.0软件包分别进行χ^2检验。结果:在正常、异常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中,PR、PKB阳性表达率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常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异常增生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PR和PKB的阳性表达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PR表达率随病理分级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P〈0.05);PKB则无此变化。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PR亚型(PRA和PRB)失调有关,并进一步推测这种比例失调可能是内膜癌早期发病原因。P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而与病人年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提示PR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演进发展、预后因素相关,并可协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组(癌组织),另选择距癌旁3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BRCAl阳性表达率;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影响其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BRCAl阳性表达率为31.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0%(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有)、组织分化(G3)、肌层浸润(≥1/2)及BRCAl(阴性)为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RCAl过度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病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fic AT sequence binding protein 1, SAT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我院经病理科确诊的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对应2cm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SAT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0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有71例SATB1呈阳性表达,表达率为68.27%,在其相对应癌旁组织中,有25例SATB1呈阳性表达,表达率为24.0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ATB1的表达与患者的绝经情况和年龄无关(P>0.05);与患者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结论 SATB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子宫内膜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OPN在30例子宫内膜癌、20例子宫颈癌及30例正常对照组织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OPN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0%)及分泌期子宫内膜(50%),P<0.01; OPN在子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10%),P<0.01;而宫颈磷癌及宫颈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及60.0%, 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OPN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及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显著升高。 结论: OP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组织均有显著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DM2、EZH2和RUNX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DM2、EZH2和RUNX3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单纯性增生内膜、30例复杂伴不典型性增生内膜、72例EA组织中MDM2、EZH2和RUNX3蛋白表达。结果 MDM2、EZH2和RUNX3蛋白在E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0.6%(58/72)、83.3%(60/72)、26.4%(19/72),MDM2和EZH2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和各型增生内膜(P均0.05);而RUNX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P0.01)。MDM2过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EZH2和RUNX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均有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均无关。EZH2与RUNX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262,P0.05)。结论 MDM2、EZH2和RUNX3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E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反映EA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myb与抑癌基因P2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85例子宫内膜癌和63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myb、P27蛋白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8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myb的阳性率74.12%明显高于6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5.84%(x2=49.108,P<0.001);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27的阳性率47.06%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8.89%(x2=27.779,P<0.001).在临床分级Ⅰ-Ⅱ期和Ⅲ-Ⅳ期表达的阳性率中,c-myb分别为64.71%和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7,P=0.015);P27分别为52.94%和3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70,P=0.183).在组织学分级中,c-myb在分化程度越低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9,P=0.037);P27在分化程度越低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越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178,P=0.017);c-myb、P27表达在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b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P27抑制、阻滞子宫内膜癌细胞增生,两者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基因治疗的靶位点,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与PTEN、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方法检测86例子宫内膜癌、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survivin与PTEN、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40.0%、13.3%,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PTEN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60.0%、100.0%,前两者均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0%、20%、0.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urvivin、PTEN的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无关.p53的表达与上述密切相关.survivin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而PTEN和p53的表达与其密切相关.survivin与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s=0.367,P<0.01);survivin与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s=-0.384,P<0.01).结论 survivin与PTEN、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而独立的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iR-193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检测6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93b的表达水平,以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设计miR-193bsiRNA及miR-193b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入细胞内,并通过real-timePCR检测其转染效率,利用MTT法体外划痕实验验证miR-193b联合紫杉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力,利用生物信息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miR-193b是否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Mcl-1的表达。构建Mcl-1真核表达载体,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cl-1表达载体转染对miR-193b联合紫杉醇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较,miR-193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5)。不同临床肿瘤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miR-193b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淋巴转移、脉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和Snail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100A4和Snail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和Snail蛋白的阳性率均呈升高趋势,分别为3.33%和3.33%、30.00%和23.33%、54.55%和49.09%。S100A4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Snail表达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子宫内膜癌中S100A4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1,P0.001)。生存分析发现,S100A4和Snail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组(P均0.05)。结论 S100A4和Snail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异常表达,S100A4/Snail阳性子宫内膜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并且与内膜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S100A4和Snail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旁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IAH2的表达;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新鲜子宫内膜组织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分析SIAH2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子宫内膜样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癌旁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样癌中,SIAH2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7.50%、42.00%和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AH2与子宫内膜样癌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IAH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分析发现,SIAH2阳性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患者(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SIAH2高表达是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IAH2在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中异常表达,SIAH2阳性的子宫内膜样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SIAH2有望成为子宫内膜样癌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200b通过促进NKD2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EMT及对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组织中miR-200b和NKD2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NKD2的阳性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及NKD2表达,NKD2过表达载体构建,检测EMT相关蛋白及NKD2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iR-200b和NKD2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P<0.00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NKD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miR-200b模拟物组中HEC-1A细胞的侵袭数量和迁移能力较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miR-200b抑制组中HEC-1A细胞的侵袭数量和迁移能力较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01);miR-200b模拟物组中E-cadherin和NKD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miR-200b模拟物组中N-cadherin和Snail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clinE与 p2 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 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yclinE和p2 7的表达 ,并用Log Rank检验p2 7蛋白和cyclinE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yclinE表达的阳性率 ,子宫内膜癌组显著高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 (P <0 .0 5 )。p2 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手术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cyclinE与p2 7的表达呈负相关。cyclinE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 ,p2 7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yclinE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起一定作用 ,p2 7则与抑制子宫内膜癌的进展有关 ,并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BP3与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TBP3、STAT3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比较两种蛋白不同表达组间患者的预后。结果 PTBP3、STAT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别为72%、6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2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关系密切(P<0.05),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6,P<0.05)。两种蛋白阴性表达组的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 PTBP3、STAT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密切,两种蛋白阴性表达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二者的联合检测将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