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春贻  唐芳  吴玉芬  夏琪  吴敏 《四川医学》2020,41(8):874-876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MST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钝性分离法和改良扩皮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在我院PICC中心置管的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组使用钝性分离法进行扩皮,观察组采用将钝性分离法和传统刀片扩皮法结合的改良方法进行扩皮。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皮下出血发生率,操作用时以及两组患者渗血、渗液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操作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渗血、渗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扩皮法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高,可减轻渗血、渗液以及皮下出血等并发症,缩短操作用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钝性扩皮送鞘降低超声引导联合改良赛丁格技术(MST)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生成的随机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取钝性扩皮送鞘,对照组采取手术刀片扩皮送鞘.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鞘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疼痛、穿刺点渗血与渗液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原发肿瘤来源、穿刺血管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7%(110/115),对照组为94.8%(109/1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100.0%(115/115),高于对照组(93.0%,107/1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观察组穿刺术中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均无渗液发生,对照组4例(3.5%)有少量渗液(P=0.122).结论 采用钝性扩皮送鞘行PICC置管可明显提高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且血小板 < 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的4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病人采用可撕裂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钝性扩皮置管,观察组23例病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扩皮技术置管。比较2组一次送鞘成功率、置管后第1、3、5天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以及置管后24h出血量和7d内维护次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95.65%(22/23),对照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85.71%(1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 < 0.05)。观察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纱布层数及置管后7 d内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少(P < 0.05和P < 0.01)。结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可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量及导管维护次数,减轻疼痛与紧张,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钝性分离在B超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置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微插管鞘直接扩皮后置管,对照组采用扩皮刀扩皮后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扩皮后局部即刻出血情况、置管后24小时及第7天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和置管后24小时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少。而第7天局部出血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性分离在B超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置管中的运用效果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扩皮送鞘法在同步放化疗肿瘤病人行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同步放化疗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采用扩皮刀纵向扩张穿刺点后推进微插管鞘的方法,B组采用扩张器与导管鞘组件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C组采用新型小切口联合盲穿针外鞘、扩张器组装钝性分离法。比较3组置管病人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A组及C组病人均一次性扩皮送鞘成功,成功率为100%;B组病人3例钝性扩皮失败后改扩皮刀再次扩皮送鞘成功,成功率为92.5%;3组病人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置管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组评分高于B组和C组,C组高于B组(P < 0.05~P < 0.01)。C组病人穿刺点渗血情况低于A组和B组(P < 0.05)。结论采用新型小切口联合盲穿针外鞘、扩张器组装钝性分离法行PICC置管扩皮,不仅一次性送鞘成功率高,而且可减轻置管术中疼痛、减少术后穿刺点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使用医用组织胶对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行PICC置管病人60例为对照组,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止血;选择2018年1-12月行PICC置管病人60例为观察组,PICC置管后采用医用组织胶止血。比较2组病人7 d内渗血发生率、PICC移位率、换药次数和局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7 d内穿刺点渗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导管移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置管后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生PICC穿刺点局部感染。结论医用组织胶用于PICC穿刺部位止血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经肘静脉置入后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肘静脉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试验组采用皮下隧道法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统的PICC置管术,置管期间二组患者严格执行导管维护,观察两组置管后穿刺部位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延长,穿刺处的渗血率、导管头端感染率、导管移位、静脉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皮下隧道PICC置管法可有效减少穿刺渗血,移位,预防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预防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69例患者采用皮下隧道法PICC静脉置管(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PICC静脉置管(对照组),置管期间加强感染监测和护理.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期间穿刺部位渗血、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过程中及留置期间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导管移位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隧道法穿刺PICC导管置管方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PICC穿刺部位出血及导管移位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娄海林  吕利  周轶芳 《安徽医学》2020,41(7):781-784
目的 探讨改良扩皮送鞘法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拟行PICC的7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25例。A组采用可撕裂鞘与扩张器组装直接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B组采用盲穿针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C组采用改良扩皮送鞘法(即盲穿针外鞘、扩张器与可撕裂外鞘组件扩张穿刺点后送鞘的钝性分离法)。比较3组一次性扩皮及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和术后24 h穿刺点出血量、穿刺点渗液、置管7天维护次数和穿刺点感染情况。结果 B组和C组一次性扩皮成功率均为100%,均高于A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扩皮后即刻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穿刺点小量出血率为86.9%、91.3%,均高于A组(60.0%、70.0%)及C组(48.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扩皮送鞘法可提高一次性扩皮和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但在穿刺时即刻出血量与24 h出血量方面无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置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及其对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腋静脉置入PICC的14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经其他部位置入PICC的13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送管困难、第一次置管时导管异位及异位纠正成功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穿刺送管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异位纠正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经腋静脉置入PICC与其他部位置入PICC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及纠正PICC导管异位的成功率,也能降低送管困难的发生率,值得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在血小板少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肿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为实验组(30例),血小板计数大于10×109/L的其他肿瘤患者为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出血例数及持续渗血时间.结果2组患者的出血例数和持续渗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在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可安全应用,可作为血液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盲穿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致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86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盲穿PICC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以及置管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4.6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18.6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较传统盲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改变传统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时局麻的时机,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与顺应性。方法:将使用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静脉穿刺前局麻,对照组在置入导丝退出静脉穿刺针后局麻,比较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疼痛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出现疼痛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疼痛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置管时的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静脉穿刺前局麻比置入导丝退出静脉穿刺针后局麻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主动配合的积极性,拓广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十四味通络热奄包预防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PICC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并给予热水袋热敷,观察组在PICC置管后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热奄包外敷。观察两组患者PICC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分别于PICC置入前1天及置入后30天对患者空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行上肢静脉超声,判断是否存在上肢静脉血栓(UEVT),再根据患者情况对UEVT进行分级,同时记录置管侧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PICC术后第2、3、4天的疼痛评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置管后30天,观察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侧腋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UEVT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仅为1.67%,观察组UE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四味通络热奄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对PICC置管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持续使用可预防UE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入和传统盲穿PICC置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行PICC穿刺置入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方式分成采用超声导引结合MST行上臂PICC置入的观察组(35例)与传统盲穿置管的对照组(35例),在置管第7d对两组包括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均为100%,置管第7d,观察组包括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结论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能够有效改善PICC穿刺患者的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并接受PICC穿刺的5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按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儿置管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的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出血、导管脱落、导管异位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新生儿PICC置管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矛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潘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49-1750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穿刺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白血病患儿249例,其中经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患儿125 例为观察组,头静脉置入PICC患儿124 例为对照组.比较2 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导管堵塞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经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与头静脉置入PICC相比,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11+214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绷带用于预防白血病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常规采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观察组在3M透明敷料加纱布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情况:0级9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观察组出血情况:0级17例,Ⅰ级15例,Ⅱ级1例,Ⅲ级0例。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穿刺点采用自制弹力绷带局部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是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表皮用药联合浸润局部麻醉在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拟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的109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5).对照组穿刺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 h后按流程置管;观察组穿刺前同对照组,穿刺后扩皮前在穿刺点上方皮内及皮下注射2%利多卡因0.2 mL.采用FLACC评分量表在穿刺时、扩皮时、插管鞘送入和退出血管时分别进行评分,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操作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分值.结果 PICC穿刺时,观察组患儿FLACC评分为(2.15±0.98)分,对照组为(2.44±0.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皮、插管鞘送入及退回血管时,观察组患儿FLACC评分为(1.76±0.69)、(2.24±0.99)和(1.42±0.6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方法和时间对疼痛评分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儿操作后疼痛程度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程度(10.90%)低于对照组(35.18%).结论 采用局部涂抹表皮麻醉剂,联合操作中使用浸润局部麻醉方式镇痛可有效降低儿童PICC置管操作引起的疼痛,促进患儿舒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素钠液和地塞米松浸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行PICC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置管前常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导管,观察组置管前采用稀肝素钠液+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置管后采取红外线灯照射穿刺侧上肢,穿刺点周围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2%,对照组发生率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钠液和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置管后联合红外线照射,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