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某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依从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易发生医院感染的4个重点科室,共240名医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在调查对象中接受过手卫生培训者占94.8%,看过手卫生知识宣传者占95.8%.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95.8%,儿科仅为90.3%,医师和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无明显差异.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个人对手卫生不够重视及清洁剂和消毒剂可引起皮肤干燥.结论 新疆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和执行情况均较好;针对影响因素需通过采取配置充足的医务人员,完善手卫生设施,加强重点内容、重点人群的培训等方式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对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洗手行为和洗手技术的考核。结果:医生:手卫生依从率26.19%,洗手合格率54.76%;护士:手卫生依从性62.22%,洗手合格率84.44%。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掌握的比医生好。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及提问的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57.19%.诊疗活动前手卫生执行率为51.67%,诊疗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为65.14%.实施干预措施后,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51.19%提高到77.92%.结论 绵阳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需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和工作繁忙.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疆建设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探讨科学、卫生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对2009~2010年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现场观察的方法,了解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晓情况及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医务人员存在很多洗手误区和手污染情况,2009年洗手合格率80.9%,2010年洗手合格率86.7%,合格率有所提高.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手卫生的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CCU病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减少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对50名CCU病房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培训,选择培训期间在CCU病房工作的5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于2012年8月前未规范培训和行为干预的同科室50名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测试、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对比;以及培训前后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等因素对手卫生相关知识测试对比。结果观察组对手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知晓率、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也明显提高;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等单因子分析,年轻、低学历、低职称的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加强对CCU病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干预很有必要,通过完善手卫生工作管理体制,以教育为主,尤其是加强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的医护人员培训,可提高手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变化。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2月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及疫情发生前2018年5月—2019年12月和2016年5月—2017年12月同期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结果:疫情常态化期间,妇产科收治住院患者较往年同期波动不大,医院感染率下降至0.27%,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合并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达68.97%,较往年同期明显上升(P<0.05);疫情发生前,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而疫情常态化阶段,下呼吸道感染和腹(盆)腔内组织感染为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41.38%),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下降至13.79%,与往年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正确率逐年提高,以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最为显著(P<0.01)。结论: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有助于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强化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执行力,为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文  郭健 《新疆医学》2009,39(10):20-22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已经成为医疗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1]。但一些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存在错误观念,加之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了解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找到解决办法,就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以及具体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识别影响因素,为临床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科室作为观察单位,采用隐蔽性观察法,由经过培训的观察人员,通过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平均手卫生依从性为43.84%,操作前(20.79%)后(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科室、职称、工龄不同而异,手术科室最高(68.54%),急诊科最低(31.58%);职称越低手卫生依从性越差.结论: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基层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识别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防范措施,为做好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人员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与观察后进行问卷调查相结合,随机对我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调查。结果:医护人员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洗手率医生59.2%、护士72.5%(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处理污染物品后洗手率医生为79.6%、护士为94.1%(P〈0.05);进行无菌操作前的洗手率医生为89.8%、护士为70.6%(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在46.4%~87.6%之间;影响手卫生的主要因素有:不认为有感染的危险性(88.7%),人手少工作忙(67.0%),病人优先(55.7%)以及缺乏相应洗手设施(39.2%)等。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再认识,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学习,有待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识别影响因素,为临床提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科室作为观察单位,采用隐蔽性观察法,由经过培训的观察人员,通过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在规定时间内观察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平均手卫生依从性为43.84%,操作前(20.79%)后(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科室、职称、工龄不同而异,疗养区最高(68.54%),急诊科最低(31.58%);职称越低手卫生依从性越差.结论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探讨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制订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单盲法,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随机调查医务人员158名,医生65名,护士93名,实地查看科室手卫生设施的配置情况。结果手卫生的依从性低,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率为60.0%,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依从率为54.9%。护士洗手的依从率为67.6%,高于医生的46.8%,护士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依从率为61.5%,高于医生的43.5%。结论完善手卫生设施配备,提倡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培训和考核,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按照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单盲法,对临床各科室的医生、护士进行现场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61.6%,且受岗位、科室、操作类型的影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医生;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高于接触患者前.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情况和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方法将我院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抽选出共60人进行探究实验,将这60位医护人员均分为两组,每组中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人数相同,对对照组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教导,对观察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培训。记录并评价两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健康知识的了解度和手卫生洗手正确率。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记录,观察组的医护人员相对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健康知识的了解度较高,洗手方式正确率较高。结论良好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卫生知识的了解度和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各个骨科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和现状,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于2016年7-12月期间骨科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采用问卷和随即抽查的方式进行调查与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骨科病区各个科室医生手卫生执行率较低,但各个科室无统计学差异,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1.05%,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为5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在手卫生的五个时机中统计学差异显著,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后和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较高(78.18%、64.60%),其他时机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2.70%。结论骨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尤其医生手卫生依从性较低,但各个科室无统计学差异;另外在无菌操作前的手卫生应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工具持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落实实施干预,采取院级层面全员培训、分层次深入科室全方位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不同形式手卫生知识宣传、科室及院级层面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将手卫生纳入绩效考核等干预方法,然后对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调查汇总分析。结果 PDCA循环管理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369.883,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能持续改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手卫生知识的来源、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医务人员315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在36.1%~61.2%之间,不同性别、职业、工作年限及科室之间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评价在工作中坚持应用标准洗手法的医务人员占74.7%.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69.9%)、缺乏相应设施供应或远离洗手设备(55.8%)或缺乏洗手技术指导及管理(43.9%).结论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临床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不理想,应加强洗手设施建设和手卫生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刘少飞  郑燕莲  庄如音 《海南医学》2010,21(11):127-129
目的调查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及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口腔科的30名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个别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依从率较低。结果口腔科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口腔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孙秋荣 《大家健康》2013,(14):20-21
目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的办法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对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情况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90%的医护人员都接受过与手卫生相关的知识培训,但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46.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29.46%;在接触2位不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大约为36.12%;在接触患者以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大约为93.42%。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缺乏。医院关于手卫生管理的制度也无法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并且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与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护士对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依从性.方法抽查我院60名护士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落实情况,隐蔽式现场观察结合问卷调查,并对未落实原因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集中静脉输液手卫生依从性低于问卷调查情况,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调查未落实原因分别为:认为速干手消毒剂对皮肤有损害占66.67%、速干手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占61.67%、洗手设施不完善占43.33%、工作繁忙顾不上占43.33%、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占41.67%、其他占5.00%.结论集中静脉输液无菌操作要求高,因此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我国已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某大型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投诉的具体情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以满足患者在普通门诊的医疗需求。方法 收集2020年6-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门诊部收到的患者门诊医疗投诉记录单共90件。将投诉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类别)、投诉科室、投诉原因、接待人员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和投诉处理结果等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并进行投诉原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投诉共涉及25个临床科室,其中涉及内科有8个科室,占32.00%;外科有9个科室,占36.00%;8个专科或其他科室,占32.00%。90件门诊投诉案例中,涉及内科44例,占48.89%;外科25例,占27.78%;专科及其他科室21例,占23.33%。投诉主要原因中因疫情常态化防控所引起的就诊排队过长、疫情相关制度和预约时间过长3项共计43件,占47.78%;因医护态度不佳、医疗制度规定和医疗技术问题等相关投诉也分别占17.78%、12.22%和8.89%。有88件经过门诊投诉处理小组的耐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