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咽鼓管吹张注入地塞米松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2例,随机分研究组(咽鼓管吹张注入地塞米松结合口服药物)与对照组(口服药物)各36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鼓室图导抗图变化情况、纯音听阀测试气道平均法阀值、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B型、C型测定结果与纯音听阀测试气道平均法阀值无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A型恢复情况较优异,研究组纯音听阀测试气道平均法阀值(20.38±2.27)低于对照组(25.76±2.51),研究组有效率(97.22%)较对照组(83.33%)高,研究组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27.77%),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咽鼓管吹张注入地塞米松结合口服药物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其病情复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07例(184只患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随机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86只患耳),研究组56例(98只患耳)。对照组采用橡皮球吹张法,研究组采用经鼻腔吹气球法。治疗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各观察1次,比较2组患儿鼓室积液征象、鼓室导抗图和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治疗第1个月,2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个月,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个月和第3个月研究组鼓室积液征象消失例数和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跟传统橡皮球吹张法对比,经鼻腔吹气球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更佳,鼓室积液征象消失更快,鼓室导抗图恢复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口崩片与法莫替丁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兰索拉唑口崩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第1周、第4周及第6周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研究组胃镜下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显著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兰索拉唑口崩片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孙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1-12
目的观察鼓膜切开联合灌注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科治疗的87例(104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50耳),采用鼓膜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54耳),给予鼓膜切开联合灌注吹张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时间和纯音测听听力提高情况。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8%,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时间为(32.4±4.9)d,纯音测听听力提高为(18.5±4.8)dB,对照组分别为(39.5±5.7)d和(13.3±3.6)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切开联合灌注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复发率小,且能迅速改善听力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100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58耳)和对照组50例(56耳).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鼓室内穿刺抽液注药,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1次/周,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鼓室压、导抗图以及语频气导听阈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和鼓室导抗图好转均优于对照组(Z=-2.175和-2.124,P=0.030和0.034);两组治疗后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88和103.679,均P=0.000).结论 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由良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声导抗图型,提高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给予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使用SF-36量表评价2组生活质量,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治率、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6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安全可行,Hp根除率高,患者依从性好,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铝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先给予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三联疗法。第2周后,治疗组在服用兰索拉唑的同时加用铝碳酸镁;对照组仅服兰索拉唑。两组均连服8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9.5%和28.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69.1%,两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铝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方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选择50只SD雄性大鼠,用乙酸复制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兰索拉唑组、清热解毒方组和联合给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兰索拉唑组灌胃兰索拉唑,清热解毒方灌胃清热解毒方,联合给药组灌胃兰索拉唑和清热解毒方。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胃组织病理变化、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结果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大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大鼠的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显著小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胃蛋白酶活性、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兰索拉唑组和清热解毒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胃黏膜上皮变性坏死以及溃疡症状均小于模型组,胃黏膜上水肿、出血、炎症等症状轻中度;联合给药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基本相同。结论清热解毒方可以有效改善乙酸致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胃溃疡症状,但联合应用西药与清热解毒方时,则能收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清热解毒方促进胃溃疡修复过程的机制可能为促进EGF和EGFR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鼓膜双孔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听力水平.方法 选择本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穿刺组(24例,鼓膜双孔穿刺)、联合组(24例、鼓膜双孔穿刺+鼓室注药),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与听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气导听阈均值、骨导听阈均值、气-骨导听阈均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阈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变化更为显著,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穿刺组患者的79.17%,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鼓膜双孔穿刺基础上联合鼓室注药,可以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病症,改善患者各频率听阈水平,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溃疡患者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胃肠激素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激素及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胃溃疡患者给予自拟安胃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能够改善胃肠激素及IL-6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及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临床上,对照组予以盐酸氨溴索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观察组予以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鼓室压-109.85±32.18 daPa,语气导听阈37.18±15.90 dB,观察组鼓室压-87.18±25.09 daPa,语频气导听阈48.94±16.28 dB,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3例(6.25%),对照组出现2例(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鼻内镜引导下咽鼓管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较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给药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提高鼓室压及语气导听阈,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李海俊 《吉林医学》2016,(4):908-909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止血迅速,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消化道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兰索拉唑组,每组38例。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注射液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口服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情况及止血效果。结果兰索拉唑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11%(35/38)、78.95%(30/38);HP的根除率分别为81.58%(31/38)、68.42%(26/38);止血时间分别为(5.23±0.35)d、(7.63±1.21)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显著的临床药物,安全耐受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96-9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手术对分泌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 例,对照组施行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观察组施行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纯音听阈值、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频率的纯音听阈值在手术后均较手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而观察组手术后各频率的纯音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48 h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听力,还可实现手术微创性,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SG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SG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 H值及胃泌素值,观察止血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胃液p H值及胃泌素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液p H值及胃泌素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要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改善SGU患者胃液p H值及胃泌素值,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27-3128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口崩片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口崩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溃疡愈合率第4周、第8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副反应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口崩片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法莫替丁,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勤 《吉林医学》2012,(30):6580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因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各48例,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胃液内pH值升高程度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相当,兰索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咽鼓管吹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上的优劣及改进方法.方法 将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48例及对照组(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44例,治疗后3个月后复查比较.结果 3个月后复查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8例,治疗组复发1病例改为鼓膜置管,对照组复发8例中,5例先后改为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后好转,3例改为鼓膜置管.两组4例因鼻咽咽口黏膜瘢痕而改为鼓膜置管.结论 电视监视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避免了盲目性,是传统方法无法做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阿奇霉素及咽鼓管吹张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ASOM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ASOM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咽鼓管吹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症状缓解时间、复发率及家属疗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降钙素原(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耳痛、听力、耳内堵塞、耳鸣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阿奇霉素及咽鼓管吹张应用于儿童ASOM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