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112)和脓毒性休克组(n=88);按照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165)与死亡组(n=35);比较各组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N/LPR和SOFA评分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TNF-α、CR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患者SOSA评分、N/LPR高于存活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N/LPR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SOFA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89、0.868和0.918,二者联合使用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P<0.05).结论:N/LPR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联合使用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观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根据入院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SOFA及PCT的变化,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析SOFA联合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第1、5天SOFA评分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经过治疗脓毒症组SOFA评分改善更明显,PCT下降更明显。存活组患者第5天SOFA为(8.36±1.87)分,死亡组第5天SOFA为(13.22±2.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存活患者第5天PCT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据ROC曲线分析,SOFA及PC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7、0.814;SOFA及PCT联合的AUC为0.875。  结论  SOFA和PCT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白蛋白(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为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8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其入院后28 d预后,将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n=136),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n=47)。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ALB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183例患者中,47例于入院后28 d内病死,病死率为25.68%。病死组与存活组年龄、性别、病因、合并症等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而ALB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以严重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为因变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 5,其AUC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或ALB水平单项分析。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ALB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预测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2例,根据入院时患者病情分为脓毒症组21例,严重脓毒症组24例,脓毒性休克组17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死亡组21例。对各组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MEDS评分,并测定血乳酸水平,记录患者28 d的存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OFA、血乳酸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5),而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MEDS评分: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病死率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MEDS评分及血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脓毒症患者MEDS评分、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患者病死率也显著增高(P<0.05);多凶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MEDS评分及血乳酸均是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EDS评分的实用性优于APACHE II、SOFA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30-33+封三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的早期动态监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入我科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入院当日(D1)及次日(D2)的PCT水平和SOFA评分。随访28 d,记录机械通气时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ICU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PCT、SOFA组内及组间的差异;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D1、D2单独及联合PCT、SOFA对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D2的PCT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P=0.000);存活组D2的SOFA评分与D1相比,显著下降(P=0.040);死亡组D2的PCT水平比D1显著上升(P=0.045)。死亡组D1、D2的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0)。脓毒症患者D1预测28 d死亡的AUC最大值为0.714(PCT联合SOFA),PCT联合SOFA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9%、76.2%;D2预测28 d死亡的AUC最大值为0.837 (PCT联合SOFA),PCT联合SOFA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1.4%。结论PCT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且入院次日的PCT联合SOFA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suPAR?PCT在脓毒症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82例脓毒症患者?29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入组当天血浆suPAR?血清PCT水平,记录APACHEⅡ和SOFA评分?观察脓毒症存活组(n = 51)和死亡组(n = 31)入ICU第1?3?5?7天?出科或死亡当天血浆suPAR?血清PCT变化趋势,分析suPAR?PCT?APACHEⅡ和SOFA评分在预测死亡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患者入组第1天血浆suPAR水平(13.89 ± 0.65ng/mL)高于 SIRS组(8.22 ± 0.61 ng/mL)和健康对照组(4.65 ± 0.30 ng/mL)(P<0.001)?脓毒症组血清PCT水平(19.18 ± 4.83 ng/mL)高于SIRS组(1.10 ± 0.77 ng/mL)(P < 0.001)?存活组随时间延长血浆suPAR?血清PCT水平呈下降趋势(P < 0.05),而死亡组血浆suPAR和血清PCT值随时间延长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波动,各时间点血浆suPAR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 0.05),在第1?3?5天,死亡组与存活组的血清PCT无明显差异(P均 > 0.05),在第7天和出科/死亡当天,死亡组较存活组血清PCT升高(P均 < 0.05)?脓毒症患者第1天血浆suPAR的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765,以血浆suPAR值12.01 ng/mL作为区分存活与死亡截点的灵敏度是87.1%,特异度为72.5%?suPAR联合APACHEⅡ评分区分脓毒症死亡和存活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857,高于单个指标suPAR(AUC 0.765)和APACHEⅡ评分(AUC0.83)?血浆suPAR分别与血清PCT(r = 0.326,P < 0.001)?APACHE II评分(r = 0.492,P < 0.001)?SOFA评分(r = 0.386,P < 0.001)呈正相关? 【结论】 动态监测血浆suPAR有助于早期对脓毒症患者进行预后的评估和严重程度的判断,而血清PCT在早期不能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和严重程度的判断,suPAR联合APACHE II评分可提高预测脓毒症死亡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入院时血清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浓度与危重病评分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105例连续收入ICU的患者被分为非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IRS和脓毒症组(包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3个亚组),健康志愿者(n=18)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入院时血清CG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 SIRS组、脓毒症各亚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GA浓度比健康对照组和非SIRS组明显增高(P<0.05).CGA浓度与PCT、WBC、血肌酐、APACHEⅡ和SOFA都成正相关(r=0.759、0.570、0.507、0.576、0.718,P<0.05).ROC分析显示CGA、APACHEⅡ与PCT评分可作为28 d死亡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89和0.685).以血清CGA浓度为139 μg/L为截分值,Kaplan-Meier分析提示CGA增高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症患者入院的血清CGA浓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GA浓度超过139 μg/L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CGA是预测ICU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10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重症医学科24 h内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计算 SOFA评分,对PCT水平和SOFA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109例患者中,28 d存活77例,死亡32例。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ROC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灵敏度79.3%,特异度67.9%,95%可信区间(95%CI)为1.034~1.128;SOFA的AUC为0.789,灵敏度74.8%,特异度69.1%,95%CI为1.092~1.233。PCT水平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28 d生存情况的AUC为0.815,灵敏度91.1%,特异度75.1%,均较单独预测有效(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能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而PCT水平和SOFA评分联合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脓毒症28 d死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PCT、PLR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结果:130例患者中死亡36例,存活94例。死亡组PCT、PL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PLR、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联合PLR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PCT、PLR单独应用,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95%CI(0.772,0.951)。结论:PCT、PLR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患者28 d死亡预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且二者联合...  相似文献   

10.
甘元秀  陶杨  冯宣云  刘斌  王敏   《四川医学》2023,44(9):911-915
目的 探究血清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3(USP13)和组织因子(TF)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8 d后的生存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77例)和死亡组(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USP13、TF水平,脓毒症患者血清USP13、TF水平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USP13、TF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估。结果 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及TF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USP13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SOFA评分越高,血清USP13水平越低,TF水平及28 d死亡率越高(P<0.05);血清USP13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3,P<0.05),血清TF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5);ROC曲线显示,USP13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751,截断值为52.00 pg/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48.05%;TF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770,截断值为70.12 pg/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68%、71.43%;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849,明显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联合vs. USP13=2.015、P=0.044;Z联合vs. TF=2.262、P=0.024),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6%、94.81%。结论 USP13、TF在脓毒症不同预后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二者均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密切相关,USP13、TF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 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急诊科诊断的206例脓毒症患者和184例非脓毒症患者,随访脓毒症患者28 d 的预后分为存活组(127例)和死亡组(79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WBC、急性生 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变化.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 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死亡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 PCT、IL-6、APACHEⅡ评分、SOFA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死亡组治疗治疗1、3、7 d后的血清PCT 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年龄、血肌酐(Cr)、APACHEⅡ评分、SOFA、PCT及IL-6是影响脓毒症患 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年龄、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及IL-6预测脓毒症死亡的曲 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804(0.742~0.871)、0.673(0.608~0.746)、0.827(0.763~0.896 )、0.764(0.718~0.814)、0.858(0.791~0.932)、0.715(0.643~0.797).血清PCT、年龄及APACHE Ⅱ评分的最佳阈值分别为7.2 μg/L、63.4岁、22.5分时,其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结论 影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感染,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乳酸(Lac)、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列为休克组,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同期收治的98例普通脓毒症患者为普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SAA、Lac、PCT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再将休克组患者根据4 w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休克组的SAA、Lac、PCT含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休克组患者4 w内死亡率为20(20.41%);死亡组的SAA、Lac、PCT含量、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SAA、Lac、PCT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9、0.835、0.797,截断值分别为206.03 mg/L、5.20 mmol/L、30.61μg/L。结论SAA、Lac、PCT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Lac、PCT的准确度更高,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蛋白(albumin,ALB)、胰石蛋白(pancreatic stone protein,PSP)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儿3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126例、严重脓毒症组105例、脓毒性休克组91例,另选取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ALB及PSP水平,分析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PCT、ALB及PSP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4组血清PCT、ALB及PS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PCT、PSP水平高于对照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严重脓毒症组PCT、PS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ALB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PCT、PSP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ALB水平低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322例患儿中死亡48例(14.91%),存活274例(85.09%)。严重脓毒症组病死率高于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病死率高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PCT和PSP水平高于存活组,ALB水平和PCIS评分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ALB、PSP及PCIS评分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ALB、PSP对脓毒症患儿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741、0.783、0.784,P<0.01),三项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7.5%、91.6%,预测价值较高(AUC=0.953,P<0.01)。 结论血清PCT、ABL、PSP水平对脓毒症患儿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者联合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较高,对预后的预测更加准确,临床可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3-13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42)和非脓毒症组(n=40),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检测患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脓毒症患者来评价患者预后,存活32例(存活组)和死亡10例(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差异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5天时,脓毒症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非脓毒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中死亡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9年1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ICU时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分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组(n=42)和非肝损伤组(n=62),将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按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6)和死亡组(n=26),记录104例患者入ICU 6 h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入ICU 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量表II(APACHEII)评分最差值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同时记录脓毒症相关急性肝损伤患者28 d预后。PTX-3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脓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乳酸(lactate,La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脓毒症患者(普通脓毒症32例和脓毒性休克26例),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肺炎对照组和2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第1、3及7天和健康对照组及肺炎对照组外周血Lac、PCT和CR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各时间点外周血PCT、CRP、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普通脓毒症死亡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脓毒性休克组死亡组PCT却下调(P<0.05)。脓毒性休克存活组第3天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入院后第1天,PC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分别为0.741和0.817;入院后第3天,LCR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03,PCT和第3天LCR对评估预后均有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Lac、PCT和CRP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且PCT、LCR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脓毒症患者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特点,为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71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7 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4 例);根据 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58例)和死亡组(13例)。记录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检测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IL-1、IL-4、IL-6及IL-8。比较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间上述指标的不同,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P=0.001)、APACHE Ⅱ评分(P=0.001)、CRP(P=0.019)、IL-1(P=0.001)、IL-6(P=0.004)、IL-8(P=0.001)及IL-10(P=0.001)皆比脓毒症组高,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在血清PCT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325)。按照28 d预后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中SOFA评分(P=0.001)、APACHE Ⅱ(P=0.001)、IL-1(P=0.037)及IL-8(P=0.035)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RP(P=0.544)、IL-6(P=0.586)、IL-10(P=0.676)的差异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IL-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657]、IL-8(AUC=0.689)能反映患者预后,但预测价值低于SOFA评分(AUC=0.845)、APACHEⅡ评分(AUC=0.834),而联合监测IL-1与IL-8(AUC=0.704)较单独监测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结论:CRP、IL-1、IL-6、IL-8及IL-10和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具有潜在价值。联合监测IL-1、IL-8能够反映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将脓毒症患者82例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n=40)、重脓毒症组(n=30)、脓毒症休克组(n=12),探讨PCT、D-二聚体与脓毒症病情的关系;随后根据患者28 d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n=55)与死亡组(n=27),通过ROC曲线分析PCT、D-二聚体对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PCT、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死亡组PCT、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CT、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9,对脓毒症预后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结论:PCT、D-二聚体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指标,动态检测其水平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入选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n=30)、严重脓毒症(n=26)及脓毒性休克(n=46)3个亚组,按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血清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以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分析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APACHEⅡ、SAPSⅡ及 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z=-5.424、-5.512、-7.662,P均=0.000),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组(z=-4.559、-3.910,P均=0.000),而后2组患者血浆PA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7,P=0.669);脓毒症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SAPSⅡ及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s=0.376、0.326、0.483,P=0.000、0.001、0.000),但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不明显(rs=0.143,P=0.152);死亡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增高(z=-3.15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显示,PAF及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787)。结论: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用于指导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浓度检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共83例,根据28 d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n=63)和死亡组(n=20),比较2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最高值、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乳酸(lactate,Lac)浓度、血清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和sTREM-1浓度等方面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及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疾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最高值和血清sTREM-1浓度上要高于存活组(P<0.05),而在血清PCT、全血CRP和Lac浓度上2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TREM-1浓度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和血清sTREM-1浓度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血清sTREM-1浓度有望成为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也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